建筑赏析公共课的改革创新
2014-10-21王蓉
王蓉
本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而到了关键时期。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创新制度,更新观念,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不仅仅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院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公共课中的艺术赏析公共课则作为高校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也获得了其应有的地位。但是,由于过去传统的高校教育太过于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太重视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意识等基础方面的多方位培养,导致艺术赏析公共课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其起步本身就相对较晚,加之,正处于探索阶段的艺术赏析公共课教学,难免会存在着某些弊端,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首先,对教材的选择缺乏规范
一般说来,艺术赏析公共课都是由该院校的艺术专业教师授课,假使没有艺术专业的院校,则需要到其他院校的艺术院系聘请相应的专业教师,或者直接去设计公司或者艺术机构招聘艺术类的专业人员过来授课。主要原因在于艺术是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科目,是其他专业教师所无法胜任的,特别是建筑赏析这门公共课,授课教师不仅要对建筑本身的结构有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对建筑师本身也要有所了解,而且还要知道他在当时建造这座建筑的时代背景、动机、灵感都要有所了解。
其次,教学形式个人化
艺术赏析公共课本应是对大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不是做一个只有文化知识的美盲,能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但是,现在很多院校却把艺术赏析公共课作为师资技能训练课,授课的内容无外乎讲述历史知识,穿插图片,亦或者观看视频,给学生们呈现的基本上都是平面的视觉效果,没有办法做到三维的直观感受。
再次,无法充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艺术赏析公共课与其他公共课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有着丰富的可直接利用的教学资源。以建筑赏析公共课为例,教师可以直接从书籍或者网络的建筑师作品集里搜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作品进行讲述,也可以以各國各地比较有代表的作品作为论述,更有甚者,教师可以直接以手中的相机拍摄些比较有意思的建筑实例来作为课堂讨论的案例,或者直接带学生到周边建筑进行实地的观察与思考,等等。
以上是当今高校艺术赏析公共课在教学上存在的一些普遍存在的弊端,根据以上弊端我们如何来进一步改进和提高艺术赏析公共课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一、从学校的领导到艺术公共课教师都应认识到艺术赏析公共课的重要性
根据调查得知,出现以上几点教学弊端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是因为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艺术赏析公共课的不够重视。很多人仍把艺术赏析公共课单纯地当做职业技能的训练或者课外的知识补充,而不是作为对学生基本人文性情培养的方向去研究。与其他公共课相比,艺术赏析公共课教育具有其他科目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的训练,更多的是反映出一种人文精神,亦或是对专业、人文、地理等多方面的综合了解。因此,艺术赏析公共课应该引起领导和教师的重视,在高等教育中更应得到加强,而不应被长期的忽视。
二、教材的选择和编制应该规范和有针对性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据和可靠来源,是教学的根本,艺术赏析公共课的教材要对学生负责任地进行选择就必须要进行调查研究。比如,虽然现在市面上关于建筑方面的书层出不穷,但能从赏析这个角度加大学生知识面的教材还是十分匮乏的。那么,关于建筑赏析公共课这门教材的编订,我个人有以下两点建议:首先,因为建筑赏析公共课是通识公共课,主要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不在于多深,而在于多广,所以课程编订要全面系统化。其次,由于上建筑赏析公共课的学生多数是其他专业的普通类学生,艺术基础本身比较薄弱,纯粹的文字对于他们来说,接受程度比较差,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图片的直观感受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因此,在教材编订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呈现建筑图片,还原历史建筑的三维图片,或者建筑结构图。
三、应强化专职教师的培养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水平的好坏和教学效果的成败是息息相关。因此,办好高校艺术赏析公共课的关键是要有一支专业的教师团队。一方面,由于受自身教育环境的差异和专业知识结构的影响,艺术专业教师并不能把艺术赏析公共课的课程目标完全落实到位,特别是建筑专业教师,他们针对专业的学生,会从理论和实际两面出发,在理论方面以建筑的历史为导向去研究建筑发展至今的过程,在实际方面他们则会引导学生去做大量的设计方案,让他们从中获取技能与方法。可是,这两种方法对于无任何专业基础的普通学生来说都不适用。因此,建立起一支专业的建筑赏析公共课的教师队伍是十分必要的,他们能把一些细节放在建筑大的全观上进行阐述,这样对学生而言,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四、教学资源应充分利用
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形象性和直观性,这个特点在书本上无法完全体会的。以建筑赏析为例,教师首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上各种类型的建筑,让学生接收直观展现形象的目的,来激发他们对建筑赏析的兴趣点。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发地多去大自然走走,感受大自然的美,再把大自然的天然美和建筑的人工美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懂得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含义。再者,如果有可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发地进行相应的建筑写生,看到自己喜欢的建筑实物或者图片,可以把它拍下来作为以后学习或鉴赏的资料,甚至可以通过写生的方式把建筑物画下来9。最后,教师可以把建筑模型带到在课堂上,让学生临场对建筑物进行观摩与介绍。所以,建筑赏析公共课必须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把资源融入到教学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总之,在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渠道里,艺术赏析公共课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如果教育途径单一,不够丰富多样,那必然会有广大学生被拒之于艺术之外。学校想让更多的学生融入到艺术的天地里,要通过不断努力地拓展实现艺术公共课课程目标的途径,全方位地疏通各种相关渠道,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艺术公共课的功能,促进学生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