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地质勘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014-10-21甘世越
甘世越
摘要:地质工程勘察作为对该建筑物可行性分析、设计、施工及地基基础处理的重要方式,对该建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几项具有建设性的措施,促进地质勘察工作更好发展,确保地质勘察所提供数据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高密度电法;信息数据库;项目管理
1.地质勘察任务的影响因素
工程地质勘察是为了查明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工程地质勘察内容会有不同的级别,勘察任务也不同。
1.1 建筑施工场地的地形情况
建筑工程项目的场地地形情况与勘察的复杂度戚戚相关,两者成正比。通常来说建筑工地场地按照其复杂程度分为3类:简单场地,地形和地质状况对建筑物的地基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中等场地;复杂场地。复杂场地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处理措施才能消除安全隐患。
1.2 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和机构的当地经验
工程地质勘察机构和个人对当地的熟悉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勘察工作量的大小。如果首次在该城市或者地区进行地质勘查,那么勘察的工作量势必因为缺少对当地的了解而增大。相反,要是工程地质勘察机构和勘察人员经常在该地区不同工地进行勘察,那么就可以借鉴以往的勘察地质资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节约了时间,又增进了工程进度和勘察质量。
2.工程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分析,笔者总结出在地质勘察的不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2.1 野外勘察中的常见问题
野外勘察工作是在地质现场进行踏勘、收集该区域的地质资料和信息,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料收集不全、勘察工作量不足、外业施工过程不规范。
2.2 室内土工试验常见的问题
一是粉土的划分工作中,由于颗分试验较复杂,划定粉土的过程中易造成不全面、不准确;二是剪切试验时,由于直剪试验受力条件复杂,不易控制排水条件,试验所得的参数可信度不高。
2.3岩土工程评价中常见的问题
目前的评价方法不太合理、地基承载力确定不够精确等问题。另外在基础方案选择时,一些勘察单位为图简单省事,仅提供单一的基础方案,不结合场地地层实际情况,导致基础方案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4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质量不高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勘察报告中地基评价与结论针对性不强;图件不能满足要求;报告仅是对地基与基础方案,地基与基础设计参数进行分析探讨等问题。
3.工程地质勘察的应用方法
在实际工程地质勘察中,要想更好的开展地质工作,确保所记录的数据符合实际,达到工程所得准确性和正确性,就必须将物探技术与传统的勘探技术相结合,多种方法的有机统一才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存在技术问题的最佳途径。
3.1 使用高密度电阻率法
高密度电法能够同时拥有剖面法和电测深法两种方法所具备的功能,还具有点距小
、数据采集密度大的特点,能较直观、形象地反映电性异常体的形态和产状,加之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具有生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独特优势,故而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高密度电法是指直流高密度电阻率法,其原理与常规电阻率法相同。简单的说就是采取较密集的测点以及多种装置的组合方式同时测量地质信息,靠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提供丰富的地电信息,有利于对地质情况数据资料的处理与解释。具体分析其原理就是以岩石、矿物的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建立的电流场在大地中的分布规律,解决水文、环境和工程地质问题。在野外实际测量时,只需将几十甚至几百根电极置于测点上,然后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开关和微机工程电测仪器,便可实现数据的快速和自动采集。当测量结果送入计算机后,还可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给出关于地电断面分布的各种物理解释的结果。这类方法在选择参数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即电极排列布置时,如果勘察地面开阔,一般使用四极装置,如果场地狭小,最好使用三极装置;极间隔的确定:一般而言,最小电极距应为探测深度的 1/10- 1/15;探测深度的确定:总体而言,设计探测深度应大于探测目标体深度。高密度电阻率法主要应用领域有水利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工程质量检测等方面,而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类方法也会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大体主要有:地形的影响、探测体埋深过大、多解性、旁侧影响等。
3.2建立地质勘察信息数据库
地质勘察实际过程中需要收集很多的信息,这些庞大的信息不仅种类繁多、数量巨大,而且获取这些数据和信息所消耗的人力物力也很多,因而这些数据和信息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可以将数据库技术在工程地质勘察中进行应用和探索。数据库技术使数据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在工程地质勘察的信息化处理流程中,数据管理和处理处于重要核心地位。首先把工程地质勘察信息进行有效分类,可以概括为以下三大类:常规数据类信息、音像类信息和
文字类信息。对于这些划分好类别的信息和数据,一是建立统一规范的數据代码。代码的标准化可以促进数据的共享和交流,也有助于在不同种类工程之间进行数据管理和归档。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可以将《地质术语国家二级标准代码》作为基础,建立相互独立和相互统一的工程地质标准代码库和自定义的特殊代码库,其中特殊库遵循标准库的编码原则。二是建立数据结构的完整模式和实用模式。从地质勘察实用角度出发,建立一套精简的数据结构模式极有必要,可以加快数据和信息装载的速度和提高数据库的易用性。
3.3实施地质勘察项目管理
在各行各业中的项目管理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分析各行各业的项目管理法不难发现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透过多方面的管理,可以有效促进项目的稳定协调进展,所以可以将项目管理法引入到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以科学化、规范化、合理化的项目管理法,使工程勘察的质量、费用、进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工程地质勘察的项目管理,重点是对质量、费用、进度进行控制,主要包括编制勘察纲要、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内业资料整理的质量控制、费用控制、进度控制等内容,并详细做好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工作,为合理设计和勘察提供真实、准确、详尽的地基基础资料和周边地质环境资料。
3.4提高地质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
作为从事地勘工作的技术人员,就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通过学习和实践让自己不断精通业务,精心做好工程地质勘探的本职工作,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的地勘水平。如果在地质勘察中马马虎虎、草率轻浮,就会导致地质勘察流于形式,甚至可能酿成工程事故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因此地质勘察单位应健全单位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开展业务培训班的形式加强地质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他们对地质领域规范、标准及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和掌握,可以在地质勘察中实施“以老带新”的模式,确保地质勘察中所得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工程地质勘察质量,为地质勘察提高真实有效的数据。
4.结语
工程地质勘察、结构设计以及施工是工程建设中的三个不同阶段。本文着重探讨工程地质勘察这一方面的问题,工程地质勘察是运用地质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的理论,按照科学的勘察程序与方法,利用有效的测试仪器和技术,调查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存在的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等提供详实、科学、准确的地质资料。
参考文献:
[1]王璐华.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工程技术,2010(4).
[2]莫廷满.基础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J]. 技术与市场,2010(09).
甘世越
摘要:地质工程勘察作为对该建筑物可行性分析、设计、施工及地基基础处理的重要方式,对该建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几项具有建设性的措施,促进地质勘察工作更好发展,确保地质勘察所提供数据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高密度电法;信息数据库;项目管理
1.地质勘察任务的影响因素
工程地质勘察是为了查明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工程地质勘察内容会有不同的级别,勘察任务也不同。
1.1 建筑施工场地的地形情况
建筑工程项目的场地地形情况与勘察的复杂度戚戚相关,两者成正比。通常来说建筑工地场地按照其复杂程度分为3类:简单场地,地形和地质状况对建筑物的地基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中等场地;复杂场地。复杂场地必须要进行一定的处理措施才能消除安全隐患。
1.2 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和机构的当地经验
工程地质勘察机构和个人对当地的熟悉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勘察工作量的大小。如果首次在该城市或者地区进行地质勘查,那么勘察的工作量势必因为缺少对当地的了解而增大。相反,要是工程地质勘察机构和勘察人员经常在该地区不同工地进行勘察,那么就可以借鉴以往的勘察地质资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节约了时间,又增进了工程进度和勘察质量。
2.工程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的过程分析,笔者总结出在地质勘察的不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2.1 野外勘察中的常见问题
野外勘察工作是在地质现场进行踏勘、收集該区域的地质资料和信息,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料收集不全、勘察工作量不足、外业施工过程不规范。
2.2 室内土工试验常见的问题
一是粉土的划分工作中,由于颗分试验较复杂,划定粉土的过程中易造成不全面、不准确;二是剪切试验时,由于直剪试验受力条件复杂,不易控制排水条件,试验所得的参数可信度不高。
2.3岩土工程评价中常见的问题
目前的评价方法不太合理、地基承载力确定不够精确等问题。另外在基础方案选择时,一些勘察单位为图简单省事,仅提供单一的基础方案,不结合场地地层实际情况,导致基础方案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2.4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质量不高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勘察报告中地基评价与结论针对性不强;图件不能满足要求;报告仅是对地基与基础方案,地基与基础设计参数进行分析探讨等问题。
3.工程地质勘察的应用方法
在实际工程地质勘察中,要想更好的开展地质工作,确保所记录的数据符合实际,达到工程所得准确性和正确性,就必须将物探技术与传统的勘探技术相结合,多种方法的有机统一才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存在技术问题的最佳途径。
3.1 使用高密度电阻率法
高密度电法能够同时拥有剖面法和电测深法两种方法所具备的功能,还具有点距小、数据采集密度大的特点,能较直观、形象地反映电性异常体的形态和产状,加之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具有生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的独特优势,故而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高密度电法是指直流高密度电阻率法,其原理与常规电阻率法相同。简单的说就是采取较密集的测点以及多种装置的组合方式同时测量地质信息,靠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提供丰富的地电信息,有利于对地质情况数据资料的处理与解释。具体分析其原理就是以岩石、矿物的电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人工建立的电流场在大地中的分布规律,解决水文、环境和工程地质问题。在野外实际测量时,只需将几十甚至几百根电极置于测点上,然后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开关和微机工程电测仪器,便可实现数据的快速和自动采集。当测量结果送入计算机后,还可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给出关于地电断面分布的各种物理解释的结果。这类方法在选择参数时需要注意几个问题,即电极排列布置时,如果勘察地面开阔,一般使用四极装置,如果场地狭小,最好使用三极装置;极间隔的确定:一般而言,最小电极距应为探测深度的 1/10- 1/15;探测深度的确定:总体而言,设计探测深度应大于探测目标体深度。高密度电阻率法主要应用领域有水利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工程质量检测等方面,而实际应用过程中,这类方法也会受到一些制约因素的影响,大体主要有:地形的影响、探测体埋深过大、多解性、旁侧影响等。
4.结语
工程地质勘察、结构设计以及施工是工程建设中的三个不同阶段。本文着重探讨工程地质勘察这一方面的问题,工程地质勘察是运用地质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的理论,按照科学的勘察程序与方法,利用有效的测试仪器和技术,调查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存在的与岩土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为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等提供详实、科学、准确的地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