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作业创新思路初探
2014-10-21郭瑞品
郭瑞品
摘要:在新课改理念下,历史作业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探索创新精神、健康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作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9-0276-01
初中历史教学中,知识需要更新,理念需要改变。在当今中小学生减负和新课改要求下,我们更应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培养新型人才。所以,在历史作业的设计上,我本着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理念,努力让历史作业成为促使学生心智健康成长的工具。以下是我个人在历史作业上的一些尝试.
1.放手学生、创设情境,拓展思维空间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设计中,教师常常扮演着课堂垄断者的角色,其实,教师最大的悲哀就是包办,不放心学生。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善于挖掘,善于引导,它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展现空间,设计一些可知可感的问题,让他们在探知中走进历史,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感受历史、理解历史。青年是国家的栋梁,民族的希望,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习题设计:1919年初,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在会上提出的合理要求,遭到拒绝。会议竟然决定将在山东侵占的一切全已转给日本。中国作为战胜国之一,竟然同战败国一样被人宰割!消息传来,举国震惊,五四爱国运动爆发!青年学生群起激昂,满腔爱国热情如潮水般爆发,他们以演讲、游说等形式鼓励更多的人加入抗争的大潮,假如你是当时万千青年中的一员,请你有感而发写一篇演讲稿,用你的激情、智慧感染国人,和你一起加入视死力争主权的抗争队伍中。(八上《伟大的开端》)
2.发挥历史功能、客观公正评价人与事
初中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思维发展、思想认识等因素的局限,往往不能完善的看待、处理事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习历史目的之一,就是用辩证的思维一分为二的评价人物与事情。
习题设计:甲午中日之战,中国战败,清廷无奈,只好决心求和。光绪二十年,李鸿章做为全权大臣前往日本,同日本的伊藤簿文进行会谈。伊藤向李鸿章提出许多无理要求,如日本要占据大沽、天津、山海关三地,它以为在强大的压力下,李鸿章是不敢拒绝的。谁知李鸿章竟断然拒绝。李鸿章说:"中国有的是力量,我们再到战场上见,不必在和谈上枉费时间了。"有些日本人认为和谈受阻是李在当中做梗。3月24日,当李从会谈地出来,乘轿返回行馆时,途中遇一刺客,向他开了一枪,枪弹打入左颧骨。李昏倒,刺客被俘。这样一来,各国使节对日大加指责。日本自觉理亏,才同意签订了《马关条约》 。
请结合所学知识,客观评价李鸿章。
评析 :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询问老师等方式了解与此相关的内容,不仅可以开拓眼界,而且可以结合历史人物的特殊身份和其所处的特定历史环境、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人物,这样,可以完善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全面的、客观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相关的内容:如对左宗棠陈独秀等人的认识与看法)
3.进行角色互换,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地位
爱因斯坦认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古代先贤们也认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是学的开始,为此,在学习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并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如学习《鸦片战争的烽烟》时,预习之后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3.1 为什么英国要卖鸦片给中国?既然知道鸦片是毒品,中国人还要去买?既然毒害人民的身体,鸦片为什么在中国泛滥成灾?别的国家为什么不买呢?
3.2 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就没有鸦片战争吗?
评析:进行角色换位,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历史,更好的理解历史。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容应对中考
现在的中考试题越来越新颖、灵活,非常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如應变能力、答题技巧、思维方式、语言组织等能力的考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作业情况中我发现,对于一些开放性习题的回答,学生存在语言表达不力,干涩、枯燥、口语化严重等缺点,没有语感和美感。因此,在习题的设计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合适的习题,既需要学生熟悉历史,统观全局,更需要学生良好的语文功底,而这正是拉开学生层次的地方。对于这样的习题处理,我采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如先个人完成,不尽人意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再小组共同完成,然后进行优秀范文展示。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是两个苹果,一种思想再加一种思想,它就成为智慧。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团结合作、共同探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更可以博采众长,互通有无,成熟思维。
新课改背景之下的作业设计是一个不断更新向前发展的过程,我衷心的期盼,通过历史作业的创新与变化,让历史作业成为学生自由发挥的平台,在这里,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身上的潜能得以释放,智慧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善,让历史伴随学生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