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设计
2014-10-21王洁瑜
王洁瑜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9-0245-01
心理学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有效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置身于生动教学情境时,有利于激发学习需要。在生物教学中,通过不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精神;通过创设成功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究问题的热情,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心理特征,以教材为内容,根据当今学生"求趣、求动、求知、求新"的心理需要来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教学问题设计要趣,激发思维的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初中生物的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或轶闻趣事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
例如在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植物体内的水为什么可以从根部到达树冠呢?(2)"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3)有诗云:"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森林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它们对气候的调节做出了什么贡献?通过在情景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诱发了其思维动机和探究的欲望。
2.教学问题设计要悬,激发思维的探索性
好奇心是追求知识、探索真理的源泉。教师在设计教学问题时认真分析教材,寻找最佳处创设悬念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急于追下去的心理,因而注意力倍加集中,求知欲倍加旺盛,例如在讲授新课"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时,为了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进入积极思考的状态,教师可从生活实际出发设计问题:农民在移栽庄稼时为什么要选阴天或傍晚,还要带土移栽?为什么早上不宜到树荫底下锻炼身体?为什么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生活在淡水中和海水中的鱼要不要喝水,为什么?施肥前为什么要先松土?俗谚"冷水田低产水稻"、"烂泥田低产水稻"有何科学根据?这些现象或者俗谚都是学生所熟知的,如何用生物学知识来解释呢?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期盼、渴求的心理状态,有效地激活了思维的探索性。
3.针对学生的实际设计问题
一些教师设计的问题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规律。这样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前提来设计问题。如学习"尿液的形成"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尿液形成的示意图,然后要求学生描述尿液形成的过程。学生的反应是不知所措,一脸茫然。实际上,这一图解,对于教师来说是很简单,看上去一目了然,可对学生来讲,已经超出他们的认知水平,思维陷入了混乱之中了。因此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原尿是怎样形成的?人在一昼夜里形成的原尿大约有150升,而排出的尿液却只有1.5升,那多余的148.5升到哪里去了?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有效地打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后得出问题的答案,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4.设计有梯度性的问题,搭建阶梯,循序渐进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要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有梯度、有层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是教學中难度较大的知识,解决不好,就会出现知识缺陷,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因此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要善于进行解剖,化成若干个小问题,组成"问题串",各小问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形成思维活动的生长点,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这样就可以降低问题难度,学生就会循着老师的思路逐步展开思维,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5.控制问题数量,提高问题质量
没有质量的数量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教师设计的问题不在多而在精,力求问题的提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并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的变通性和深刻性。能比如学习免疫调节后,提出:(1)机体在初次受到抗原刺激后,为什么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2)在第二次接触到同一抗原后,为什么在短时间里能产生更大量抗体?两个问题,即包含体液免疫的主要过程,体现出本课的脉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核心知识。
一节课的设计离不开问题,课堂情节的深入总是伴随着一个个精彩问题的呈现。 问题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 总之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是一门"艺术",只有不断探索、实践、交流,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完美、妙问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