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的几点感悟
2014-10-21李奇英
李奇英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也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反思。笔者从教师思想观念,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多媒体应用方面存在的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新课改 思想观念 教学模式 学习方式 多媒体
新课改无疑是教育界的一次大革命,笔者通过自己不断地对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反复的实践探索,对实施新课改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思考,从中有以下几点感悟。
感悟一:新课改是教师思想观念的改革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观念的正确与否必将决定行为的效果与价值。经常听到一些从教多年的教师感叹:“ 课改,课改,越改越不知道这课究竟该怎么上了!” 的确,课程改革从旧走向新,从破走向立,需要一个过程,课改带来不适应的“阵痛”是理所当然的。究其原因,我想是这些教师在学习新的教学方法的时候,首先不是研究它的原理和指导思想,而是简单地模仿。我校自学习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以来,一部分同志并没有汲取洋思中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而是机械地,甚至于是刻意地复制,片面追求课堂上教师讲几分钟,学生学几分钟,每个板块用了多少时间,并且将洋思中学每节课只讲四分钟奉为经典,并以此作为评判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这样做,我想只会抓了芝麻,丢了西瓜,把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变成了教条。殊不知,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或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单是机械地模仿几个步骤和技巧,不在思想观念上改革是不行的。还有一部分教师守旧思想严重,如今上课仍然是满堂灌,惟恐讲不细学生不明白,考试不及格。这些不是方法问题,是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就是对学生信不过。思想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迈大步。
感悟二:新課改是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课堂教学要高效,教学改革要发展,还得回到对教学模式的理解与运用,因为教学模式就是课堂教学的结构和程序。只要解决了教学模式的问题,课堂教学的结构、次序等问题即迎刃而解,对新课程的教学也就不会不知道如何下手了。同时,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决不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需要深入反思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劣,建立适合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并在运用过程中加以发展。
面对新课程的教学内容,从何处入手来考虑教学模式的结构呢?也就是从哪些角度建立教学设计模型。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着手,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构成了教学模式的结构内容,但不可平均用力,最突出的着力点应放在过程与方法上,因为这是动态的因素,最不容易控制,也最需要讲教育艺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过程与方法的选择是立体互动的,主要有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自主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具体的操作要因时制宜,灵活选用。 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要有模式,但不要模式化。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内容、不同的环境等因素决定于教学模式的千差万别。所以,只要你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你所采用的任何形式,都能作为你的教学模式。
一切课程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有教学的活动都应围绕它进行展开。明确了这一点,你就不会“ 乱花渐欲迷人眼 ”,避免了以往学习先进教学模式成了“雾里看花”,而实践成了“跟着感觉走”的现象。在设计自己的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材内容的不同,或先学后教,或先教后学,或以学定教,或以教导学,灵活选用。总之,就是要“去其形而取其魂”。只要能使课堂高效的方法就是好方法。这样的课堂也才是多姿多彩,趣味无穷的。
感悟三:新课改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 ,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那种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且主动全面的发展。为了使合作学习得以有效的开展,课堂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与人交流,互相帮助的机会,它的价值在于通过合作,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所以教师应合理选择合作时机,在设置问题时,应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和生活化,使学生乐于合作,便于合作。
感悟四:新课改不等于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科学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不仅从手段和形式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更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深层面赋予教学以新的含义,在教学上的优势是其它教具无法比拟的,但在使用时也出现了以下几点现象:
1.由于新课改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多媒体教学的推广。于是,部分教师一说要上新课改的课(特别是公开课),就一定要用多媒体教学,好象没有多媒体教学的课堂,就不是新课改的课堂。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
2.传统用粉笔加黑板授课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多媒体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多媒体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
3.个别教师由于不会自己制做课件,或者觉得做课件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于是乎到网上随便下载一个就用,结果是课件与自己的教学设计不合拍,牛头不对马嘴,牵强附会,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师要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但不应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而更应该放在如何使教学资源最大化和最优化的挖掘和利用上。同时,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提倡使用,尽量使用,但不是每节课都用,要根据课程内容进行选择;
2. 课件不必面面俱到,而要突出重点,同时内容不能太多,否则会“喧宾夺主”;
3. 最好自己制作,如果是下载课件,必须根据自己教学设计进行改造,非改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