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厂安全运行管理问题分析
2014-10-21田鹏家杨海龙
田鹏家 杨海龙
【摘要】本文从水电厂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加强水电站运行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水电厂;安全运行;管理
1.水电厂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目前我国水电站仍没有严格执行设计施工流程。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水电站只求尽快地投产发电,没有考虑到任何的节省材料与为国家节约资源的心态,而且在运行的过程中为了追求高利益与经济,也并没有严格执行设计施工流程,这不仅仅给水电站的运行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还浪费了国家重要的资源。
1.2水电站的监控技术仍存在监管不严的情况。
目前,我国水电在监控管理制度仍存在漏洞,这是导致我国水电站监管不严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水电站监控管理不严的现象,使得我国水电站在运行管理的工作开展方面没有一个严格的监理依据,导致水电站管理混乱。
1.3我国水电站的运行管理仍缺乏对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教育培养。
由于现今大部分大型水电站都是近二十几年最新崛起的,其水电站中严重匮乏专业性很高的水电运行管理人员,这种方式下运行的水电站势必存在着管理上的漏洞与问题。
1.4现代大型水电厂建成运行后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下游河道水流量减少,水位下降,水电站的机组安全运行受到威胁,干流河道的通航压力不断突现,一旦处理不好,不仅对水电站有一定的影响,还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发生激化。
1.5水电站运行管理中仍有生产事故现场应急处理机构不完善的情况。
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的水电站仍缺乏一个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造成的。一个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不仅仅是保障我国水电站顺利运行的先决条件,更是我国水电站管理企业员工的重要依据与管理方式。
2. 加强水电站运行管理的建议
2.1坚持安全发展的理念
1)将安全发展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当中。企业文化蕴含着企业的发展理念和核心价值观,员工通过对企业文化的学习与熏陶,可以有效地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思想。进而内化为自身的观念,使其在工作实践中自觉践行安全理念,规范操作,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安全教育的学习。水电厂在抓安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树立“安全没有99 分”的理念。要通过定期的安全学习,对近期水电行业所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总结与分析,从中積累经验与教训。学习过程重要对事故的学习要展开讨论,让员工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通过员工之间的交流,使他们将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本企业的生产实践。结合本水电厂的特点和运行方式,认真巡检,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缺陷,保障设备安全运行,保证员工生命安全。
3)建立起安全管理机制。水电厂安全运行与管理离不开相应的机制和规章制度的保证。为此,要通过建立起安全检查制度、安全责任制及评价与考核制度。比如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报电厂安全运行的情况;建立电厂、部门、班组、员工四级责任制度,使责任落实到相应的岗位;通过进行安规考试来不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以此来实现水电厂的安全可靠运行。
2.2全面开展安全运行分析以保障水电厂的安全运行
1)全站安全风险的识别
水电厂的安全风险首先来自于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其次是电站机电设备的运行与维护。因此对全站安全风险的识别,有助于水电厂在生产与管理中规避各类安全风险,以保证水电厂的稳定运行。为此,要对全站的风险来源进行识别,对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来进行判别与评估,进而根据相应的管理经验指定出风险的应对措施与方案。这样有利于做到“防患于未然”,万一发生了安全事故也可以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2)做好电站设备运行方式分析
由于水电厂的运行具有设备多、系统复杂的特点,因而系统的运行必然是复杂多样的。合理的运行方式有利于系统的稳定、良好运行,反之,会给水电站运行带来安全事故的风险。水电站生产人员必须根据系统和设备的特点对系统、厂用及辅助设备的各种运行方式进行分析。特别是当有检修工作或设备异常等原因需要改变常规运行方式时,须清楚改变运行方式可能对系统带来的影响,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及发生异常的严重性,以此来合理安排系统运行方式,提高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3)设备状态分析
设备状态分析是水电站安全运行的保障,是状态检修的基础。目前一般水电厂都采用了大量先进的自动装置与监测系统。为此,要对这些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为设备检修和运行方式安排提供依据。另一方面,水电厂在运用大量新技术与自动化设备的同时,这就要求投产后加强设备巡检、监视和状态分析。分析需明确异常的紧急程度和处理的难易程度;对紧急的需立即处理,对难以处理而又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须制定事故预想,明确监视点并加强设备监视。最后形成设备异常分析报告,报告中写明设备异常现象、造成异常的原因和建议处理措施等。
4)应急预案与事故预想
水电厂的安全运行与管理,针对安全事故制定预警机制和应急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内容。针对水电站可能出现的重特大安全风险问题,如水淹厂房、送出通道受阻、全厂失电等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针对应急预案组织相应的桌面演练,以提高生产人员应急处理能力。同时水电站投产后还将针对雷雨、大风、冰冻等自然条件变化和设备状态、系统运行方式的变化等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情况进行事故预想;针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和问题进行分析,以保证异常和事故情况下能及时反应,快速控制事态发展,进而将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2.3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督工作
1)对于一个水电站,对安全生产需要有管理的部门和监督的部门。对水电站进行针对性巡视检查,其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水电站需制定内容详细的巡视检查项目,由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的部门执行。要求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每小时进行1次巡视检查,每4个小时进行1次全面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要采取尽可能措施避免事态扩大,并及时上报。而监管部门则对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中相关记录进行核实,并不定期进行抽查,检查其巡视检查的工作。加强监督管理检查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一个水电站如果只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是不够的,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监督检查工作,促进工作的落实。通过监督检查工作我们能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生产设备的缺陷,从而提高职工安全生产,保证安全生产的管理。
2)加强培训是设备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随着大量的机电设备在水电厂中得以应用,并且这些设备技术也常有技术更新的情况。因此,作为对水电工作者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可以加快员工对新技术、新设备的熟悉与掌握,有利于加强对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各种性能的了解。从实践操作来看,首先要向运行人员提供设备的详细图纸和资料,最好是能请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讲解。并且要求对相应的运行规程进行及时修订。其次,业务培训应加强安全运行的常规学习,比如关于安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何避免习惯性违章、如何办理工作票等。班组培训台账必须结合现场实际,开展运行分析和事故预想,定期组织现场模拟培训,加强运行人员对故障、事故的准确判断和快速处理能力。
3.结束语
水电厂的安全运行,离不开管理实践中对安全发展理念的坚持与执行。坚持安全发展的理念就是要从员工的切身权利和利益出发,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规范管理的原则,实现水电厂的稳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