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合林营造技术
2014-10-21韩保平
韩保平
由一种树种组成的或混有其它树种,但其材积比例不足一成的林分称纯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
一、树种要求
1.与主要树种的生态要求有一定差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树种间的竞争,更好发挥其互补作用。例如,主要树种一般是高大的阳性树种,伴生树种常选树体中等的、生长速度比较缓慢的耐阴或较耐阴树种。
2.生产一定数量的木材或其他林产品,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或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发挥环境美化作用。
3.最好具有抗污染、抗病虫害或耐火特性,尤其是不能与主要树种有共同的病虫害。
4.最好具有较强的萌芽能力,耐修剪,以便在对于主要树种生长构成威胁时通过平茬和修剪等手段调节树种间相互关系。
选择合适的伴生树种是混交林营造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树种资源所限,完全合乎以上条件者实属困难,但这不应该成为混交林营造的限制因素。只要按照以上基本原则,充分挖掘树种资源,参照相同或相近自然条件下营造混交林的成功经验,可以做到比较准确地选择混交树种。我国主要造林树种及其混交树种举例如下:杉木的混交林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柳杉、木荷、檫木、香樟、火力楠、毛竹等;马尾松的混交树种主要有杉木、栲类、栎类、稠木、木荷、台湾相思等;红松的混交树种主要有水曲柳、黄波罗、核桃楸、紫椴、赤杨、色木等;油松的混交树种主要有:侧柏、栎类、椴树、元宝枫、桦树、山杨、紫穗槐、胡枝子、黄栌等;杨树与刺槐、紫穗槐、沙棘、胡枝子等。
二、混交树种
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是发挥混交作用及预防种间关系尖锐化的手段,也是混交造林成败的关键。选择混交树种的第一原则是,生态要求和生长特点与主要树种协调一致。我国营造混交林的历史不长,选择混交树种一般是根据造林的目的、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主要树种的种间关系来确定。
混交林伴生树种选择的原则是,在伴生树种正常生长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护土、改土和辅佐的功能,为主要树种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条件。所谓护土,就是要求生长迅速,很快覆盖地表,尽快发挥水土保持的功效;所谓改土,就是具有良好的土壤改良性能,例如豆科或某些非豆科固氮树种以及其他多种阔叶树种就具备这种特点;所谓辅佐,就是促进主要树种的生长和干形发育。
三、混交方法
混交方法是指混交林中各树种栽植位置在造林地上的排列或配置方式。混交方式由于影响到种间关系,因此是很重要的混交林营造技术手段。常见的方法有:
1.株间混交
主要用于种间矛盾不大的树种混交,如乔灌混交,以较快地发挥混交树种辅佐主要树种生长的作用,但这种方法费工费时。
2.行间混交
主要用于种间矛盾较小的树种混交。混交林内种间的关系只有到林分郁闭后才能表现出来。一般多用于乔灌、阴阳树种的混交,是一种施工技术简单,最常用的混交方法,如落叶松与云杉(或水曲柳)、红松与紫椴等混交,采用这种方法效果很好。
3.带状混交
主要用于种间矛盾较大树种间的混交,其优点是保证主要树种的优势,消弱伴生树种的竞争能力,这种方法施工也比较方便,乔木树种混交常用此法。如北京西山地区采用这种方法营造油松与栓皮栎混交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块状混交
块状混交(其面积不少于成熟林中每株林木占有的营养面积,约25—100m2)比带状混交更能有效地利用种内和种间的有利关系,如一些针叶树幼年喜丛生,块状混交有利于形成这种密集丛生条件,在林分生长后期种间的有利关系恰能发生,这样就比纯林优越得多。块状混交施工也比较方便,适于种间矛盾大的乔木树种间的混交。幼龄纯林改成混交林或低价值林的改造也可采用此法。
四、混交林抗病害能力增强
由多树种组成的混交林生态系统比纯林稳定,原因是生物种群丰富,食物链长,营养结构复杂,有利于鸟类栖息和寄生性昆虫和菌类繁殖,使生物间出现互生互克的作用。
五、针叶林改良土壤的能力比阔叶林低
阔叶林易落叶,易腐烂,形成柔軟腐殖质,自肥力含量高。而针叶林的枯枝落叶形成粗糙酸性腐殖质,分解慢,自肥作用力差。据专家测定,森林每年给林地营养元素归还率、阔叶林为25%,而密度相同的松林仅为14%。
综上所述,混交林的优越性十分明显,为满足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要,积极开展混交林的研究和营造工作,无论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促进生态平衡方面都具有现实和长远的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162131黑龙江省甘南县中兴乡人民政府林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