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技术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14-10-21刘晓晗

科技视界 2014年36期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

刘晓晗

【摘 要】《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于一体的电学专业课程。要想在电学领域有很好的发展就必须学好这门课。由于这门课本身的特性,笔者改进了传统的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人为分开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原理性、应用性、灵活性都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以及应变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然而现在职业院校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困难甚至失去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了这门课程的学习效果。为此,学校不惜血本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实施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课程,这种努力是卓见成效的。但是无止境的投入未必能使职校生快速成才,还需有良好的教育理念和适应当下的教育方式。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该课程的专业基础知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为此,笔者实施了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下是我对《电子技术基础》一体化教学的思考。

1 传统教学模式

以前我们上《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都是按照纯粹理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逐章逐节的按部就班的讲下去,这种方法虽然不错,但是学生对电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是很浅显的,甚至不理解,给学生造成一种上“理论课无用”的误导。长此以往下去,学生会对《电子技术基础》这门课感到头疼甚至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 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2.1 不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在目前的教学进程中,先安排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然后集中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对抽象地理论知识不能完全理解只能靠死记硬背,大大降低了学习效率。尤其是教师把一些实践操作的知识以板书的形式在黑板上呈现,学生更是觉得枯燥无味、抽象空洞。转而进入实训技能操作时,学生虽然很感兴趣,但是由于专业基础知识遗忘较多,无法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完成课题的练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分离,造成学生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结果是越学越乏,逐渐失去学习信心,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2.2 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大部分职校课程的设计与生产实践相脱节,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还要再进行学习,无法适应工厂的需求。

2.3 不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职业教育由于长期使用普通教育的课程设置,以理论知识为本位,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技能操作的练习,使得很多老师出现理论水平很高、动手能力却弱的现象,不利于培养既能讲授专业知识又能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

3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在职业教育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技能教学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的一种教学设计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任务驱动法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下面是我把任务驱动法带入本课程第一章中第二节《半导体二极管》进行教学的一点实践和思考。

任务驱动教学法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能使学生主动探究、思考、运用和解决学习的难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这样大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它分成几个基本的教学环节。

3.1 创设情境

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

3.2 确定任务

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任务的解决能使学生更主动、更广泛地激活原有知识,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充实知识,也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3 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发展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3.4 效果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更是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了独立探索、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学生获得了满足感、成就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伴随着一个跟着一个的成就感,减少了学生们对学习的茫然。

从教师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为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开放的空间,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民主、个性、和人性,课堂氛围真正活跃起来。

4 如何把任务驱动法加入到《半导体二极管的特性》

4.1 《半导体二极管的特性》的教学过程

为实现班级学生的培养目标,基于班级实际考虑,本课程的设计本着从学生身边的案例出发,并结合岗位能力及创新能力对学生进行培养,力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下面以《半导体二极管的特性》为例说一说具体的教学过程。先让学生回顾PN结的相关知识,然后由“二极管是1个PN结构成的,那么它是否也具备PN结的特性呢”?导入本节课的内容。由于半导体二极管的特性——单向导电性比较抽象,学生无法深切的理解其含义,所以加入实验的教学,既把学生带入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探究氛围中,又能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其次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要具体明確。下面进行任务分析,进行实验教学。为了突出二极管的特性在实验中先以电阻为例进行教学,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电阻是没有正负极性的元器件,双向均可导电”。让学生把电阻换成二极管再次实验。学生根据两次实验对比得出结论“二极管是有正负极性的元器件,只能单向导通”。在此环节中,学生学习积极性被调动,激发了学习效果。

为了巩固知识点,学生采用计时赛的方式在规定的5分钟时间内分组完成电路拼搭,用实验来校对练习。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指出二极管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进行到此已把知识点讲完,学生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为了强化知识点,也为了让部分优秀学生积极思考,加入习题进行任务拓展。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此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获取知识,做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4.2 建立激励体制激发学生动手热情

在此教学环境中,教师为学生建立了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加上教师建立激励体制,保护和激发了学生的动手热情,此课堂上形成良性的循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有很多有趣和耐人寻味的细节问题,只有多观察、多思考、多联想、多实践才能使这门课生动、富有吸引力。实践也证明,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和适应现在学生学习的需要。只有下决心、花大力气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让每个学习者将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职业教育才能做激烈的竞争中生存。

【参考文献】

[1]王永宜.电子技术基础[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8.

[2]林春景.模拟电子线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责任编辑:薛俊歌]

猜你喜欢

电子技术基础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行动导向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