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4-10-21周环环

素质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计算机多媒体

周环环

摘要:在实践中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并不顺利,并没有达到理论上该有的效果。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多媒体物尽其用,才能让计算机多媒体在小学教学中发挥最大功效。本文即分析了加强计算机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 多媒体 小学教学 硬件设备 学生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优点

(一)通过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好的表现能力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好的对各种情景进行仿真和模拟,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小学中各种学科的特点,有针对性的根据教学的内容不同选择适合的图像、视频、声音和动画等各种多媒体手段,让所教授的内容生动化,教学内容更加直观,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的突出教学的特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积极的思考,更加主动的进行学习。

(二)通过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增加课程的容量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很好的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加课堂的教学容量,让学生的视野更好的得到开阔,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中学习到更好的知识。

(三)通过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很好的交互性

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在学习的内容上提供很好的交互性,同时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教学策略的使用效果,更好的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二、小学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引起学生好动因子

在小学教学中,我们首先必须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就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国学者把人的年齡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分别为: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其中的童年期在6、7-11、12岁。小学学习时间从一年级开始到六年级,也就是7、8岁到12、13岁之间。小学生处于这样一个阶段正是活泼好动、好奇心旺盛的时候,多姿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势必会引起学生体内的好动因子,影响课堂秩序。这往往是令小学教师很头疼的一个问题。

(二)硬件设备不过关

一些小学多媒体设备落后,经常出现开机速度慢,死机,病毒等现象,也有一些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较低,小学课堂时间只有四十分钟,教师往往在多媒体设备的操作上耽误大量时间,教学内容不能按计划完成,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在面对教学压力和升学率压力,教师只能配合应试教育,放弃多媒体教学,这样就导致多媒体设备闲置,而多媒体教学成了空话。

(三)课件设计不合理

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会有意加入一些有趣的图片或者动画等。表面上看课堂气氛确实比传统教学课堂活跃了,学生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但是一节课结束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却并没有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知识点的学习转移到了没有多大意义的图片或者动画上。所以才会影响教学效果。

三、加强计算机在小学教学中应用的措施

(一)结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因势利导,将计算机融入小学教学工作中

作为小学生来说,主要特点是好动,自制能力差,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爱好新鲜事物,以兴趣来主导自己的学习。他们的这些特点,决定了传统的固定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容易被现在的小学生所接受。因此对传统的教育及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深刻变革也是必然趋势。计算机信息技术及网络多媒体技术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资源、学习工具,他们成为对固定的学校和班级模式的一种新尝试。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我将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作为改进课堂教学设计的切入点。

(二)要开展多媒体教学,必须要有良好的硬件设备的保障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能正常运作的硬件设备的配合,再好的教师也无法将多媒体教学开展下去。因此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对学校多媒体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更换年久失修的设备,安装杀毒软件全面杀毒,软件的更新换代要及时,等等,确保教师能够顺利地开展多媒体教学。同时,每一位教师都要虚心学习多媒体技术,PowerPoint,word 文档,Excel 等的操作方式,以及对课件的美化等一些具体操作。学校可通过考核的方式来督促教师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计算机能力。

(三)随机设问,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处于信息化时代的教师,面临的是和学生一样的多媒体和信息网络的教学环境。作为教师我们能适应这种变化,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我熟练地掌握了 Windows2000 、office2003、字处理软件、文稿制作、网页制作、课件编制等计算机技能。学校建立了科学、合理、完善的现代化计算机教学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教学用局域网,逐步实现教学资源网络化,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师的素质。

教师自身技能的培养和学校的硬件建设,是将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提高小学生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而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模式的改变才是关键。小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是注重感性认识,对理性认识处于初始阶段,记忆力强。根据这些特点,我经常采用提出问题式教学,用问题来设定任务,引导学生去学习,使学生从被动的填鸭式教学中解放出来,变为主动地去学习,这些都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

(四)课件的制作要考虑到学生的特点

教师应该认识到他们所面对的小学生是一群心理不成熟,自控能力还比较差,容易分散注意力的小孩子,尽量不要用花花绿绿的图片或动画干扰他们的注意力。小学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把教学内容重点突出,图片或动画只是知识促进学生理解的手段,比如在讲到单词tiger时,可以穿插老虎的图片来加深学生的记忆,但是决不能把教学内容和图片动画的主次位置颠倒了,适当加入图片或者动画即可,这样既可活动课堂气氛,又可让学生获取到知识。

参考文献:

[1]盛风清.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浅谈[J]. 新课程(小学). 2013(02)

[2]陈伯玲,蒋瑛,张丽娟. 探讨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学习(下). 2014(03)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计算机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