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性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2014-10-21岳颖
岳颖
摘要:劲性钢骨混凝土能够适应现代工程结构大跨、高耸和重载的发展趋势,符合施工技术工业化的要求,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建筑效果,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文章主要从施工材料进场,钢构件吊装的操作,测量放线的操作,钢结构的现场安装,劲性混凝土柱及梁模板施工等方面就劲性钢骨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劲性混凝土;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生活和居住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筑物除了传统的居住功能以外,还增添可观赏性、美观、科学性等新的功能,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种高层建筑在大城市中耸立,使得有限的土地资源更加的稀缺,因此建筑物不断的向上层空间拓展;同时为了缓解城市中拥堵的交通,节约时间,我国加快了道路之间的桥梁建设,为了节省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的往返的时间,我国也加大了城市之间的跨海大桥的建设,所以一种新型的劲性混凝土被应用到了大跨度、高耸、重载工程建设上。
一、劲性混凝土的概述
1、劲性混凝土的组成
劲性混凝土组合的结构构件是由混凝土、型钢、纵向钢筋和箍筋组成的,基本构件是梁和柱。劲性混凝土组成结构分为全部结构构件采用劲性混凝土的结构和部分结构构件采用劲性混凝土的结构。
2、劲性混凝土的特点
劲性混凝土的特点是具有强度高、构件截面尺寸小、并且与混凝土握裹力强、节约混凝土、增加使用空间、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等。
二、钢构件吊装的操作
构件安装前核查构件编号,标明安装方向,保证构件安装位置正确。安装时对就位偏差、垂直度、标高严格检查,使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高强螺栓的初拧记号须清楚、整齐。终拧必须保证施工扭矩,当天安装的高强螺栓必须终拧完毕,同时24小时内须复检施工扭矩。无论初拧或终拧,都应按一定顺序进行,基本原则是由中央向四周进行紧固。严禁先拧紧螺栓群周围螺栓,再拧中央部位的螺栓。高强螺栓扭矩扳手班前必须标定,设置专用扳手标定平台。
三、测量放线的操作
严格按规范要求操作,为防止视线过长,目标模糊、晃动等影响,当土建施工到一定高度时,把基准控制点向上转置,严禁逐层传递。施测前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并将测量结果作好施工记录。
钢柱垂直度监控时,仪器应尽可能架在轴线上,如果做不到,也可以架偏,但最大偏差角应控制在15°以内。平面控制主轴线投放,应在每一节的钢梁形成框架后进行,严禁交叉投点。测量放线前后,及时对测量仪器进行检验,确保仪器在可知度状态下运行。
四、钢结构的现场安装
1、合理安排吊装顺序和吊机行走路线,选择合理的吊机吨位。
2、一节钢柱的安装。在进行安装一节钢柱前,要先对地脚螺栓进行检查,地脚螺栓的埋设精度直接影响钢柱的吊装,吊装前应对所有地脚螺栓的平面位置和标高使用全站仪对其进行精确定位的检查,要求螺栓平面位置偏差≤2mm,标高偏差≤5mm。再以汽车吊作为起升机械进行吊装。吊装大致就位后即在劲性柱的上部四个方向,用钢丝绳一头挂在型钢的加宽翼缘上,一头拴在地锚上临时固定。
3、二节柱吊装。在一节柱脚二次灌浆、一节钢梁安装完毕后,方可进行二节柱的吊装。在连接处,一节柱与二节柱相对应的位置上均焊有连接耳板,钢柱吊装到位,用拉揽绳准确调整位置,校好垂直度后,用螺栓加垫板将上下柱耳板连接起来,作为临时固定,待焊接完成后再将耳板割除。
4、钢柱的校正。(1)钢柱垂直度控制。每安装一根柱子,都用两台经纬仪进行独立校正。要求柱子初校时就要将垂直度调的非常精确;(2)标高控制。控制点的竖向传递采用内控法,每次从首层基准点进行投测,在各层安设激光接收靶,考虑到激光束传递距离过长会发散,影响投测精度,故在工程进行中按高程要分次投测控制网,并不断与基准点复核。
5、钢柱脚混凝土二次浇筑。钢结构校正完毕后,要用C40膨胀细石混凝土对柱脚底板与基础顶面间空隙进行二次灌浆。要求先将空隙清理干净,然后对基础顶面进行凿毛,浇水润湿,支模板,灌入细石混凝土后,捣实、抹平,最后养护成型。
6、钢结构焊接。按焊接工艺卡规定的工艺参数进行焊接;定位焊坡口内的定位焊缝是正式焊缝的一部分,无焊接缺陷;坡口外的定位焊缝不得有咬肉现象,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焊缝无损检测。
五、劲性柱混凝土施工
1、钢筋的制作安装:在对工程建设中的梁柱节点核心区的钢筋进行施工,由于配筋密集而且钢筋只有穿过型钢上的孔眼才能进行锚固,所以在施工对节点施工质量要做到严格的控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刚梁柱节点和配筋图,要把每一个节点对应的大样图制作出来,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确定钢筋的走向、位置、接头等。
2、柱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对于型钢要采用采用钢管木模板支撑体系,为了有效的控制垂直度,要设立一个钢管撑顶紧住膜。对接螺栓之间的距离应该在控制在300~500毫米。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内部含有型钢、外部还有各种柱和梁,所以不利于在钢骨上留有任何的标记,因此为了确保安装的准确性,在施工的过程要对各种钢筋以及各种配套的构件实施严格的控制。
3、混凝土的浇筑:对钢柱脚混凝土的二次浇注采用的是C40膨胀细石混凝土,而对于型钢柱混凝土采用的是C40商品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主要考察的是泵送和型钢柱钢筋密集、截面小等因素,在混凝土中掺入高效复合减水荆,使得坍落度控制在150~160毫米。在柱底铺100毫米厚砂浆,主要是因为柱内的空间比较下,不利于混凝土的流动。而在柱和梁的接头处或是钢筋比较密集并且有很多的交叉的部分,混凝土的振捣要使用内部振动器和外部附着振动器相结合办法。
高标号的混凝土浇注后,混凝土内部释放出大量的水化热,造成混凝土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如果在混凝土凝固降温过程中对温差控制不当,会造成混凝土开裂并使裂缝展开,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混凝土浇筑应分批流水施工,水平、垂直运输由塔吊完成。采用人投放、软管(或溜槽)下料。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大于1.5m,边浇筑边提升。分层厚度控制在50cm以内,同时用标尺杆严格控制,使用φ30高频振捣棒,振捣时间不超过20s,待表面泛浆自平,气泡溢出即可,严禁过振。当上层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浇注完成后及时做好混凝土的养护。
七、结语
综上所述,劲性混凝土结构施工环节较多,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因此,为了保证劲性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我们不仅要对各个工序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劲性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沈翔,刘冬梅.劲性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6
[2] 王燕,楊文惠.半刚接钢框架稳定分析中柱的计算长度取值研究[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
[3] 胡金忠.浅析建筑工程劲性混凝土施工[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