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相通又相对的两个悲剧形象

2014-10-21刘璐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双重性哈姆莱特崇高

刘璐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同属欧洲四大悲剧,且二者的创作几乎又处于同一时期。由于写作时所面临的欧洲时局环境相同,两部作品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相同点,但由于作家的创作风格不同,又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现仅就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哈姆莱特和堂吉诃德之间的异同来反射整部小说的同异。

首先,無论是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夙愿,还是堂吉诃德行侠仗义、解救处于苦难中的人们的壮志,他们都能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把生死置之度外,意志坚强。其次,他们的形象都是复杂的,具有双重性。哈姆莱特追求理想又对现实的丑恶感到失望甚至悲观;觉得人生无意义又对死后世界充满恐惧;爱奥菲莉娅和母亲乔特鲁德,又怨恨她们的“脆弱”等等。这一系列的内心冲突描写既显示了主人公心灵世界的复杂性、双重性,又展示出其性格的复杂性、双重性。塞万提斯既写出了堂吉诃德可笑可悲的一面,又写出了他可爱可敬的一面。他的可笑便是他脱离现实、迂腐顽固,往往以主观幻想代替客观现实。他的行动和处境总是与他的预期目的相矛盾,同时也与当时正常人头脑中的合理概念及生活的自然规律相违背。因此,本来严肃的游侠行动就显得荒唐和愚蠢,本来崇高的斗争精神就显得疯狂而顽固,自然也就引起了人们不断的笑声。但他行侠仗义的初衷又是崇高的,为了解救受苦受难的民众,这一看他的行为又是可爱可敬的。再次,他们又都是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哈姆莱特受过威登堡大学的教育,所以他是个人文主义者。他认为腐化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他负有重整乾坤的责任,但一时找不到相应的办法,于是暂且佯狂,以免打草惊蛇。只要不涉及骑士道,堂吉诃德的神志就十分清醒,这时他是一个有着崇高理想和渊博学识的人,他的谈吐中经常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辉。

这两个人物形象又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第一,哈姆莱特本是个快乐的王子,但当他得知父亲是被叔父谋害而亡后,便精神颓唐,痛苦与忧虑使他成了一个“忧郁王子”。而堂吉诃德在履行骑士道时却显得精神矍铄,面对困境也与仆人桑丘苦中作乐,即使被打得全身伤痛,仍保持着一颗乐观的心。

第二,哈姆莱特由于复仇信念的驱使,成了一个面对重重矛盾精神无所寄托的“流浪儿”,正是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成了他行为上的犹豫,成为文学史上的“延宕王子”。相比之下,堂吉诃德便果断得多。在被家人找回之后,休息了一段时间,他和桑丘全然不顾家人的挽留,毅然再次踏上了冒险行侠之旅。

第三,哈姆莱特是个纯粹的利己主义者,他一心只想着为父亲报仇。在得知将杀害自己的阴谋后,不惜牺牲了两个昔日好友的生命来保全自己。而堂吉诃德却自始至终怀有崇高的理想。他大公无私,为了解除劳苦大众的苦难而努力;他除强扶弱,维护正义,疾恶如仇,有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

第四,哈姆莱特思虑细致周密。为了使自己的复仇计划成功进行,他假装疯狂,使叔叔降低对他的警惕。堂吉诃德则鲁莽行事。在没弄清原因的情况下,就贸然行动,如大战风车,把风车误认为巨人而上去大战,结果受了伤,却还说是魔法师施了法术,让人哭笑不得。

第五,哈姆莱特生性多疑,对爱情也是如此。他在第三幕第一场中对奥菲莉娅说:“从前的确爱你。”一会却说:“我从前不曾爱过你。”足见他对爱情的不忠贞。堂吉珂德却深爱着一个实际不存在的女性杜尔西内娅。他对那个将长矛对着他的征服者说:“您刺死我吧骑士,但我的软弱不会损毁杜尔西内娅的荣誉,我仍然确信,她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美人。”可见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哈姆莱特和堂吉诃德同属悲剧人物。我们在忧郁中随着哈姆莱特走向了他的死亡;又在笑声中陪着堂吉诃德步入了他心人心酸的结局。我们在作者撰写的文字中同主人公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体会到了他们的悲伤,也对这两个著名的悲剧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双重性哈姆莱特崇高
《风媒花》中镰原文雄的人物形象分析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参考答案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双重特征与有效引导
齿轮副双重性的分析研究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
The 11 Well-known Kite Families in Weifang
The Four Crafts of K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