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在身边
2014-10-21谢怡
谢怡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开沅教授说过:爱国主义并非空泛口号,爱国必先爱家,只有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才能热爱它、建设它,进而热爱祖国。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在历史教学中,如果一味地说教会适得其反。中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程,历史的过去性特点,使得历史不能像其他学科知识那样复原与复制。
注入情感,融于记忆,结合身边的历史激发学生兴趣,这样在学生的心目中,历史不再是遥远的、不可捉摸的人和事,养成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通过所熟悉的身边的事物进入历史世界”的目的。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注意把现实与历史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我讲到“马关条约”的内容。
我问学生“马关条约”割地的内容有哪些?
学生甲回答: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学生回答后,我用多媒体出示台湾地图指到一个红色圈点的小岛屿,告诉同学这就是钓鱼岛。
学生恹恹欲睡的眼神马上就放出光芒,齐刷刷地看向电视。
我趁此机会用多媒体出示钓鱼岛的历史,从明朝、清朝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胜利、到新中国70、90年代。
展示了一系列史实之后,我问学生,钓鱼岛是谁的?
学生大声回答:是我们中国的。
我趁此机会教育学生:以前我们之所以被任意欺侮,是因为什么?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历史的教训。
爱国主义教育如春雨般侵入学生的心田用不着传统的说教,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得到了提升。
再如,学习“抗日战争”一课,讲到“日军的滔天罪行一目时,我结合现实日本新历史教科书问题及小泉三次参拜靖国神社事件,引导学生依据史实,控诉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有力回击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否定历史的态度,警惕了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复活。使学生认识到了任何国家与民族都应正视历史,尊重历史,以史为鉴,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又如讲到抗日战争时,国民党迁都重庆,我趁此机会讲到了我们学校的历史。在抗战中我们青木关中学叫国立青木关中学,我们现在的高三部在抗战时是国民党的教育部所在地。青木关关口有一座碑,是纪念抗战时国立音乐学校迁到此处而修的。
下午放学后,我叫有兴趣的同学一起去看了那座碑,学生对此感慨万千。还不知道我们青木关有这么悠久的历史。
反思:
历史具有过去性的特点。长期以来的历史教学,教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地重复书本知识,学生在台下摇头晃脑地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學习无用的东西,即使再生动,也难以产生学习的“内在诱因”。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历史与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人们创造现实是在过去提供的客观条件下进行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现实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客观上总会打上历史的烙印,总会借鉴和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新课程通过“活动课”“活动与探索”“议一议”等栏目的安排让同学感到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教的初中生,大多十几岁,他们生长在比较优裕的环境里,对老一代开发家乡艰难历程,对祖辈、父辈艰苦创业的经历知之不多,对有些事情甚至不相信。学习家乡的历史,了解自己生活的地区是学生的需要,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的情感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发并得以升华的。
只有把身边的事和历史结合起来,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他们才会明白、相信、信服。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会得到了提升,有些学生还会主动探究历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是我们历史教师的任务和职责。
参考文献:
黄慕洁,白月桥.中学历史教学.北京:光明日报,1996-09.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