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探讨

2014-10-21陈毅禧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精讲多练二轮复习

陈毅禧

摘 要: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必须根据高考命题趋势的变化不断调整,但总的思路没变,各省的《考试说明》肯定是复习备考的指南。同时要注重对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理解和把握,应用新史观确立复习主题,实现对模块知识的有效整合。教学过程强调讲练结合,全面提升学生历史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二轮复习;阶段特征;主题复习;精讲多练

随着2014年高考的尘埃落定,新一轮高考复习又将启程。高考文综历史应如何复习才能实现有效性,这是所有高三历史教师面临的一道命题。一轮复习全面夯实基础,宏观建构,筛网式复习,并关注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培養,二轮怎么办?高考命题每年稳中求变,二轮复习也应该是传承中有创新,那么二轮复习应选择什么策略与方法呢?下面结合我校实际谈谈2015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一、明确复习依据,把握命题趋向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更是复习备考的指南。所有高三历史教师都很重视考试说明,每一年考试说明都和上一年的有所变化。很多老师关注考试说明只是关注考试范围有没有变化,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分析与解读。还要认真研读命题指导思想以及参考例卷中参考样题的调整和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命题思路和导向,在复习中要给予足够重视和渗透。

要把握高考命题趋势除了研究考试说明外,更要研究近几年本省高考试题,特别是主观题。笔者对福建近几年文综历史主观题试题进行简单梳理,发现命题由注重通史、阶段性特征向主题立意迈进。2009年与2010年福建文综历史卷主观题考查均以“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凸显阶段特征”为重点。2011年开始变化,2011年高考第38题在注重考查阶段特征同时向主题立意迈进。2012年高考第38题主题立意确立为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考查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2013年以近现代工业化模式为主题,考查了苏联、英国和中国的工业化道路。2014年第38题以科举制为载体,融会贯通古今中外。

主题化命题是近年历史高考命题的趋势之一,2015年福建高考第38题应该还是这种思路,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注重对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理解和把握,更应注重主题式复习,整合知识,实现有效备考。

二、以时间轴为把手构建通史体系,增强学生历史知识的时序性

新课程高中历史教本采用了中外混编的专题史形式,同一时段的知识显得支离破碎,学生不能很好理解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构建一定的通史体系实属必要,但也要防止另一种倾向,即把整个二轮复习变成通史复习。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构建通史体系,建构时间轴应该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如何构建时间轴呢?

首先,要对历史进行分期,比如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史分为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这样学生能清晰把握历史发展阶段和历史发展线索,对历史事件进行时空定位。

其次,把相关考点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整合在相应的时段,不用具体年份一一对应,从而把握同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内在联系,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时序感和整体认识。

再次,建构时间轴可以单独安排时间,也可以穿插在二轮复习整个过程,建议单独安排两周进行专项整理复习。建构时间轴要由教师引导、小组讨论和个人完善相结合。有些老师为了省事直接把自己做的交给学生,当然这也是一种方法,更好的做法应该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整理。学生亲自动手建构,所花的时间精力肯定比给现成要多得多,但整理过程实际上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其效果是明显的。当然脱离教师的指导也是要不得的,如果学生单独建构缺乏指导会不断地返工,费时又费力。下面是我在指导学生如何建构宋元时期时间轴的一个示例:

①政治:宋二府三司,参知政事,王安石变法;

元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宣政院(管辖西藏、宗教)

②经济:经济重心南移,翻车,商品经济活跃,“市”突破时空的限制,“交子”;

海外贸易发达,晓市,五大名窑,棉纺织业,煤作为冶铁燃料

③思想:程朱理学,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用于航海及外传;文人画、山水画;

北宋四大书法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宋词(苏轼、李清照)、元曲

三、以重要时段及阶段特征为引领,突破重难点

根据福建高考主观题呈现的特点,我们对二轮复习做出调整:改变以往对通史做疏通面面俱到的做法,在建立时间轴基础上,突破重要时段,并以此为引领在更高的层次上把学过的专题知识条理化、专题化、系统化。我们选择转型时期作为突破点。中国古代史可以选择春秋战国和明清时期。以明清时期为例,谈谈具体做法。

1.师生根据时间轴重温明清时期(1368—1840)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重要史实,借助辅导书,归纳出明清时期阶段特征。

明清时期:(1368—1840)

政治上:明废丞相、设内阁,清朝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阻碍了社会发展。

经济上: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工商业市镇,在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手工工场;闭关锁国政策。

文化上:理学占主导,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但出现了批判思想和反封建文学。

在归纳明清阶段特征时,学生实际上也完成了明清通史知识的建构,对明清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在归纳阶段特征基础上引导学生用全球视野看中西对比,实现重难点的突破,如“17—18世纪中国与西方有何不同?”“从东西方的对比,理解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与西方启蒙思想在背景、内容、影响上的区别”“明代内阁制与英国内阁制的比较”“科举制的发展、演变、意义和对世界的影响”等。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进行梳理。

四、以多种史观为指导,确立复习主题,实现知识的整合

二轮复习教师要更新史学观念,以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唯物史观等为指导,确立复习主题,实现对模块知识的有效整合,内容囊括教科书的若干模块、若干个章节、单元的内容。

1.可以實现模块内专题整合

以人民版必修一为例,从文明史观角度看政治文明之制度创新,主题的核心是“人类政治文明是由专制走向民主与法制”。这个主题可以辐射以下章节:“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俄国十月革命”。用全球史观角度看,可确立“中国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与新中国外交”,包括“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相关章节。

2.可以实现模块之间知识的整合

从现代史观角度看近代中国,“中国近代史既是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史,也是一部探索中国近代进程的历史”。政治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开始民主化进程;经济上民族工业的成长,思想上西学东渐,不断实现思想解放。以中国的近代化为主题可以整合以下专题:必修一的“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和中国的民主革命”,必修二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和必修三的“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与理论成果”。

在进行主题复习时,既要注意在宏观上从大处着眼理清主干专题知识线索,使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更要从小处入手,确立小专题,如结合世界背景分析日本侵略中国的两次战争,使知识问题化,能够更好地实现知识迁移与应用。

五、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实现有效复习

高考试题以“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为主导形式,以知识为载体,注重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高考材料题的命题思路:问题的一部分答案只能从材料中分析;材料可能与教材内容有关,但教材内容只能帮助学生理解材料,并不能帮助学生组织答案。因此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历史解题能力是二轮复习中重中之重。要实现高效复习和提升解题能力,在二轮复习中就要讲练结合、精讲多练、讲重难点,强调古今贯通,练高考典型试题,练不同类型题目,练出思路、方法、技巧,节节落实,落实到人。有针对性的“读写训练”也要跟进,包括不同形式材料的阅读、概括等。

以上是本人结合2014年高三备考组的实践,对二轮复习策略作粗浅探讨,希望大家指正。

参考文献:

[1]张铭.图解多元史观,整合历史知识[J].中学历史教学,2011(12).

[2]汪瀛.科学整合历史知识,有效提升第二轮复习效益[J].中学政史地:高中历史版,2010.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精讲多练二轮复习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策略探析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探微
浅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
探讨如何抓好初中化学教学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新思路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二轮生物复习探究
高职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中的精讲多练
例谈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概念图教学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的应用
高三生物课程第二轮复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