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计算教学
2014-10-21余斌
余斌
摘要:现在新课程强调要着眼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和生成,几何知识在小学数学中的地位日益明确,内容也日渐丰富。怎样教好几何图形计算教学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重视创设情境,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二、进行活动交流,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三、解决生活问题,促进有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创设情境 活动交流 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教学,要设计丰富的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感受几何图形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下面结合本人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重视创设情境,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理解数学”。小学生由于认知、心理年龄等因素的制约,不可能或很少进行自主的探索,就需要教师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等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及时从生活情境中提炼数学问题,实现生活经验“数学化”的过程,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
例如: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时,我没有按照教材提供的学习材料去教,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教师节那天,小方送给老师一个长方体笔盒(出示给学生看)当时她用了好多漂亮的包装纸,你们知道至少要用多少包装纸吗?这种与学生密切相联的生活实例,对学生而言,有着强烈的亲和力,一下子拉进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他们非常积极地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思考中。孩子们还知道在实际包装的过程中总要比长方体六个面用的纸多一些,所以要用至少来说明我们算的是六个面的净面积。使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你会发现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上学习的气氛更加浓厚、每个孩子都参与了进来。
二、进行活动交流,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基础,它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应用、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践操作有利于学生在做数学中亲历学习过程, 实践活动是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思考与策略自主探索再创造的学习过程。数学学习应强调实践性,数学学习不能光靠背、记接受知识,而应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因为,通过探索与引导,能在自己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理解已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使探索性得到开拓,创新性得到发展。 实践表明:当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科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引入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与人合作”,并与同伴交流思想的过程和结果,不但充分地体现教学的民主,也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现个性的舞台。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我把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沙子、水“推”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通过探究、合作、交流,发现规律,生成圆锥体积公式;继而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测量、计算用沙子随机堆出的圆锥体的体积——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
三、解决生活問题,促进有效的教学质量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是数学学习的意义所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空间与图形”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可有效的实现数学与生活的沟通。
比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题作为巩固新知的练习:学校计划在仪器室旁的空地上新盖长15米,宽10米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的房高是2.8米,墙体厚2.5分米。请你帮助学校计算一下新盖这样一座房屋大约需要多少块砖?(不考虑泥所占墙体的空间)如果房顶用沙子、水泥、石子浇铸而成,厚度为2分米,大约共需要这三种原料多少立方米?学生解答后,教师接着又说:盖好后用涂料粉涮它的四壁和顶面,用边长4分米的瓷砖铺地,(瓷砖可以割开使用)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大约需要多少块这样的瓷砖?学生解决这样的问题觉得有价值,兴趣很浓,他们经过自主探究各自采用不同的方法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接着教师又引导他们交流解法,拓展思路。又如教学完“圆柱体的侧面积和体积”后,我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一些圆柱体容器如“饮料桶、热水瓶、煤气储气箱等,向他们提出为什么这些容器的底面都要制成圆形的?学生通过设数计算、对照比较、合作交流得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在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形的周长最小,进一步作出,高度一样的容器,以圆形为底面制成的容器侧面积用料最省,所以这些容器都要做成圆形。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学以致用,巩固了所学知识,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情,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的多元目标的达成,主要是看学生在课堂中的有效参与及其能否在数学活动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总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