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讨
2014-10-21魏会峰
魏会峰
摘要: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充满激情。鼓励学生大胆设疑、自主探索,鼓励学生自主出题、自我检测,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教学中语言要以鼓励为主,多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评价,既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又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9-0227-01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使学生从"学会"上升为"会学"。《数学课程标准》说: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1.激发兴趣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会学的条件,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最为活泼、最现实的成份,只有学生把学习看成是一种快乐,是一种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一种最大的享受,才会产生巨大的动力,才会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因此,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数学。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1.1 提高教学艺术,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教师的人格力量和师表形象最容易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拥有渊博的知识,并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让学生有一种敬佩感,教师除了精心备课,还应注意自己的教态是否自然亲切、语言是否精练与幽默、板书是否简明工整等;同时还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以温润的情感影响学生,增强教师的亲和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2 趣味数学思想、以及数学家的小故事都是激发兴趣的好材料。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时,我及时给学生介绍了杨辉三角。鼓励学生对(a+b)n(n是正整数,且n>2)展开讨论,经历探索公式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平行线的特征时,又向学生介绍了古埃及人如何利用平行线的特征测量地球的周长,让学生体会数学广泛应用及古人的聪明智慧;在学习《无理数》这一章时,我给大家介绍了古西腊希伯斯因发现了无理数的存在并坚持这一真理,而被毕达哥拉斯学派扔进大海的故事;讲到《黄金分割》时,又给学生引入许多生活例子:比如人体最舒适的温度23度与人体正常温度37度的比巧妙的符合黄金比0.618,琴键上最动听的音符也正在0.618的位置……我还让同学上网搜索有关的奇闻逸事,让同学体会数学的美与奇妙。
1.3 在数学中品味生活是培养兴趣的最好方法。数学中有趣的内容很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引领同学在生活中发现、理解数学,在数学中品味生活是培养兴趣的最好方法。在讲对称时,我事先让同学收集有关对称的图形,结果同学带来了风筝、自己剪的窗花、故宫等建筑物的图片、甚至树叶等,同时我利用多媒体投影给同学展示了中外建筑、国旗欣赏、交通标志、剪纸艺术等对称图片等,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散了同学的思维。
2.教师把握好讲与不讲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
有人总结教师的"三讲三不讲",三讲是:基本概念规律理解和运用出现错误或易混淆之处要讲;学生新旧知识断线之处要讲;解答不完整,知识抓不到要领,思路阻塞之处要讲;三不讲是:已学懂的内容不讲;似懂非懂的不讲,组织讨论解决,没有熟练的技能技巧不讲,组织他们练习。在一些程度较好的班级,有的教师甚至大量的放手让学生自学,他们把课堂分为"三个十五分钟"即十五分钟自学,十五分钟讨论核实,十五分钟变式练习,简称"思、核、变"。在教学中吸取这些经验时,还根据班级学生的认知情况,学习自觉性等灵活把握,而不是生搬硬套。
3.鼓励学习设疑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石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错误与探索相互交合,才能孕育出真理。"课堂中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既要指出问题,又要呵护学生自尊敏感的心,这就靠教师的教学艺术了。在教学中对典型错误及时放大,延迟评价,让学生在正确与错误的探索中不仅知其错,而且知其所以錯。从错误中思辩,给学生思维发展的空间,把错误作为质疑和探究的出发点,让其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在大家争论和教师的点拨中,让真理浮出水面,让思维在错例辨析中深化,比教师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更让他们记忆深刻。
4.树立自信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动力
自信是一种自我激励的精神力量,能够激发潜意识,释放出无穷的热情、精力和智慧,帮助人们获得成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数学认知、数学实践等方面的信念,它影响着学生对数学学习任务的选择、接受和学习状态的准备;影响着对数学学习的坚持性和情绪调节,是能否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关键。
4.1 抓住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好胜心,是一个需要肯定、褒扬,体验成功刺激的群体,教学中教师应创造合适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带来的成功,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4.2 进行积极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结果、过程等做出积极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多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对学生进行良好的评价,既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又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总之,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有所创新,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在合作与交流中创新,只有这样,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得以提高,才能让学生获取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学课程标准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局组织编导)
[2] 《指导--自主学习》(王永、余文森、张文质编)
[3] 《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集美大学师范学院方元山)
[4] 《数学课程标准》
[5] 《数学教育评价研究》,唐瑞芬、李士琦等编译,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