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GB/T1.1—2009国标中关于列项的两点认识
2014-10-21白帆
白帆
【摘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浅谈GB/T1.1-2009《标准的结构和编写》中关于列项的两点认识。
【关键词】标准化;结构层次;列项
ABSTRACT:In this paper,combined with practical work,two views about items on GB/T1.1-2009“Directives for standardization-Part 1:Structure and drafting of standards”are listed below.
KEY WORDS:Standardization;Structure level;items
1.引言
作者发现在编写标准或文档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编制者找到了标准但却不知如何遵循标准,对标准不理解,尤其是在结构层次划分中使用列项时出现的格式问题。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是全国各行各业在编写标准时共同遵守的基础标准,其中5.2条主要讲述了标准的结构应当如何按照层次进行划分。表1是作者依据GB/T1.1-2009中5.2条所述,将标准结构的层次、定义、编号说明及其编号示例总结在一起。本文针对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几点常见问题提出两点认识。
2.关于列项的两点认识
2.1 条与列项的区分
经常会有编制人在文档中出现如图1所示的情况。
图1 条与列项区分模糊的示例
图1说明工作者没有区分条与列项。根据GB/T1.1-2009第8页“条是章的细分,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对条编号”,因此如果示例中“定向机”、“伏尔(VOR)”作为条则不能用a)、b)、c)等进行编号,修改为图2所示。
GB/T1.1-2009第9页“列项应由一段后跟冒号的文字引出”,示例中“定向机”、“伏尔(VOR)”可否作为列项被一段文字与冒号引出呢?这是本文要说明的第二点认识。
图2 定向机、伏尔(VOR)修改为条
2.2 列项的层次
要说明白列项的层次,首先要从整个标准结构的层次说起,表1明确了标准编写的层次:章→条→段→列项。
本文依据GB/T1.1-2009标准5.2条可以有以下几点结论:
(a)章可以直接细分为条,也可以直接细分为段,或是列项;
(b)条可以细分条,也可以直接细分为段,或是列项;
(c)段可细分为列项;
(d)列项可以进一步细分列项,但列项内容不可细分为条或段落。
本文在2.1条最后提出将示例中“定向机”、“伏尔(VOR)”可否作为列项被一段文字与冒号引出?我们试着更改为图3后发现,隶属关系出现了问题,列項中包含了段,因此这种修改方式在标准的编写中是不可取的。
图3 定向机、伏尔(VOR)修改为列项
3.结束语
文中所说是作者关于GB/T1.1-2009标准结构中关于列项使用的几点浅见,希望可以帮助到有这方面疑问的文档编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