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高效课堂浅析
2014-10-21王秋华
王秋华
摘要: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的双向交流过程。教师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活跃,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增加知识的容量与建构,提高教学效果以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高效课堂的开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基础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原则,全面落实课程目标管理;改革教学方法;健全评价机制。要如何践行这样的理念呢?笔者认为打造高效课堂是关键。
从本质来看,高效课堂是在研究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的基础上,立足于优化教师、学生、教科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构成协调、高效的课堂生态系统。要能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发挥教科书的基础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纵观我们目前的历史课堂,新课改实行了多年,各地竞相出台了多种模式,看似贯彻了新课改的要求,但往往因为盲目跟风,脱离学校实际,形式大于内容,效果并不太理想。加上部分教师教学方式陈旧、评价制度未彻底改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偏见等因素造成了课堂效率的低下,制约了课改的进一步发展。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我认为要从以下途径加以改进: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激情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对某一活动有浓厚的兴趣,活动效率就较高,而且不易产生疲劳感。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动力。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提供能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从事活动、探究问题的情境,经过一定的努力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材料、条件和实践。教师利用情境创设,唤醒学生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笔者曾听过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交通与通信工具的进步》,教师的导入设计很精彩,引入了当时最受关注的马航M370客机失联事件,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进而让学生从视频和图片中指出常见的交通和通信工具,导入新课。历史的长河浩如烟海,我们可以讲讲“历史上的今天”,借助“影音”、实现“情景再现”等方式将学生吸引到我们的课堂。
(二)课程内容努力做到“三贴近”。课程内容做到“三贴近(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的理念,是指课程内容要面向学生生活的时代和面向社会实践。现实生活是最鲜活的历史,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去触摸历史,摆脱历史的枯燥与沉重,将过去、现在、未来的有关知识浓缩在一起,享受历史的愉悦与魅力。
(三)幽默亲切的教学表达。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给人以启迪。生动形象,机智诙谐的授课方式能使教学过程更活泼有效;面对学生的差错,平和的话语更能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好感。“亲其师信其道”,和学生关系融洽的教师往往教学的成效更为理想。
二、精心备课,细化安排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方向,對教学内容、媒体、策略起着控制作用。教学目标应是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均不可缺少。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简明准确,表述清楚,易于检测。
(二)吃透教材。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另一方面,还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既要善于捕捉教材中的细微知识点,精心设计,也要能够做到统揽全局,合理安排知识体系。首先要宏观把握教材。把每节课都放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去,掌握历史阶段特征。其次是微观拓宽教材。在使用教材时,对一些内容进行必要的充实和具体化,使之生动形象和更易理解。这对提高学生的读史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很有好处的。再次,深化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讲课时不但要突出重点、难点,还要注意深化各个标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三)摸透学情。教学目标的四个要素中,行为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学目标的达成,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只有对学情有了详细的分析,才能对教学的策略、方法做优化选择。
(四)严谨的课堂结构。严谨的课堂结构是上好一节高效课的关键所在。可以将教学过程步骤化,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将教学过程分为了以下几步:第一步:导(3分钟),导入应明确教学目标,三维目标的培养要具体。第二步:学(10分钟),学生自主完成导学案基础知识的梳理,网络的建构与基础知识的夯实。第三步,思(8分钟),问题探究多运用材料,增加思维含量,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并且要有梯度、有层次,环环相扣,能让学生由易到难,积极思维,逐步提高。第四步:交流展示(10-15分钟),著名剧作家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之后,还是一人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每人就都有两个思想。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打造高效课堂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第五步:讲评(5-8分钟),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对学生未解决问题进行讲解。最后及时反馈,当堂检测,夯实基础。第六步,用,(利用自习课)限时训练,做到作业像考试,强化思维深度和广度的训练。
当然,教无定法,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拘泥于某种形式,要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课程标准选取最适当的教法和步骤。
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爱的事业。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热爱,学生对老师尊重敬佩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于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诚然,现今的学生不会再把老师看作神圣的化身,但作为教师,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是教师的重要责任,也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基本保证。教师要以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要以平等、民主的精神与学生“对话”,让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倡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内涵包括主动性、独立性,合作学习的内涵包括交往性、互动性,探究学习的内涵包括问题性、过程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究,培养学生阅读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第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确立“我想学”历史的“主动学习”的态度。第二,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我能学”历史的“主动学习”的能力。第三,教师应培养学生在活动与探究中掌握“我会学”历史的“主动学习”的方法。总之,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引导学生去阅读、去探究、去合作、去思考、去收获,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总之,要构建中学历史高效课堂,我们必须深谙新课程理念,认识到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动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历史高效课堂的保障。还要把功夫下在课下,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一定要做足功课。让我们立足课堂,为提高课堂效率不断进行实践与探索,找到有效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