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低压系统中的电压配电问题分析

2014-10-21宋维忱王鸿徐佳敏

基层建设 2014年25期
关键词: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

宋维忱 王鸿 徐佳敏

摘要: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电力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因为区域经济等因素的影响,现有的配电网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满足农村对电力的需求。因此,如何解决农村配电网低电压问题,成为更好发挥电力对农业生产促进功能的基础。笔者通过多年工作实践,结合实际对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为我国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做出了有意的探索。

关键词: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加快,农村用电量也越来越大。在我国的农村电网中,存在着电能质量差、安全隐患大、地表线损耗高、偷电漏电现象严重等许多问题。导致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中电力问题频发,不能有效地保证农村的用电需求。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利用先进的智能化控制设备和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农网电能质量,是我们未来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1 我国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自动化和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人们对配电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对电网设备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利用现代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通信技术等对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电,我国农村电网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生动的中国社会进步史。在1998 年以前,农村的用电一直比较混乱,存在着人情电、关系电、权利电的“三电现象”和乱收费、乱摊派、乱加价的“三乱现象”,而且农村的电力设备也普遍陈旧落后,设施老化现象严重,为农民的用电带来了很多的不便。1998 年底,我国实行了大规模的城乡电网改造,经过近5 年的改造,使我国农村电网的质量有了本质的飞跃,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不断的改革发展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有效地解决,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发展。主要的问题表现在:

1.1 计划经济色彩严重

在我国的农村电网低压配电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系统中,农电和供电二元体的体制导致在农电管理中人员不能很好流动。供电公司员工和农电员工待遇也相差很大,供电公司员工工资往往是农电工人的几倍,而农电工人的工作環境又更加艰苦。长此以往,就出现了农电工人责任心不强,消极对待的问题,对农村电网低压配电智能化和信息化的系统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1.2 农民的安全用电意识不高

随着现代化的家庭电器走进千家万户,农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农民的安全用电意识确并没有太大的提高,对各种家电的安全用电还不是很了解,依然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还需要我们的电力工作者加大对安全用电意识的宣传,使我们农民的安全用电意识不断提高。

1.3 现有的电网系统中,配电变压器等设施还不够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高,原有的电力设施已经满足不了现在农村的生活需要了。在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建设中,要通过新架设高、低压电力线路和增加农村配电变压器等措施来改进。但在实际中,导致配电设施不足的原因有很多,由于国家没有再次对农网建设投入资金,而供电企业自身的资金也不足,又不能让个人自己出钱来架设电网,就会出现一些地区的电器设施数量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

2 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主要特点

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是由具有通讯功能的智能化保护测控装置通过低压开关经计算机或数字系统连接,来实现对配电开关等运行设备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可以有效地保证电能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是连续自动化生产的有力保障。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与传统的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2.1 系统数字化的特点

数字化是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主要特点,它是采用高精度的数模转换芯片,对各种现场的检测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这样就会保证检测的精度,同时提高系统实时性检测的准确度和稳定度。

2.2 系统多功能化的特点

在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中,智能保护测控装置克服了传统系统中元件功能单一的缺点,是集保护、控制、测量等功能于一身的测控装置。替代了原系统中变送器、继电器等元件,从而减少了柜内二次接线。相对原系统来说,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更加方便快捷。

2.3 系统网络化的特点

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中智能检测装置都具有数字通讯接口,通过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检测数据进行实时的采集处理,可以在计算机网络平台上实现数据的数据的保存、处理,程序的控制、管理以及故障的报警分析等一系列的功能。最终在配电系统达到无人值守和远程管理的目的,这是任何传统方法都无法实现的。

3 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3.1 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构成

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主要是由监控管理层、前置通信层和现场间隔层构成。监控管理层是指利用装有监控的工控机或普通PC 机来实现远程的数据采集与分析,通过局域网络传送给上级计算机。具有远程操控、检测记录、故障分析、故障报警、设备维护信息管理等功能。前置通讯层是指利用网络通信控制器对变电所通过智能化检测所得的数据进行汇总,汇总后统一上传到监控中心,并把接收到的来自监控中心的指令下传给各智能设备。现场间隔层是指通过智能化监控设施对现场的电参量进行实时监测,同时对智能化设备和电动分合机构的开关状态进行检测。

3.2 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功能

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建设,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更加稳定的电能资源,而且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我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了更大的社会效益。它具有的智能电力监控系统有着完善的网络管理功能,对各种复杂结构的网络,以自上而下的金字塔方式进行管理。对农村电网配电系统中的核心问题具有有效地检测

功能,包括基本参数、电能质量、高低压设备运行状态等等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4 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路线

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建设一定要本着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坚持创新的原则,这样才能在建设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4.1 智能化和信息化农网系统的建设要坚持试点先行的原则

智能化和信息化農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是我国农网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建设中一定要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安全可靠、试点先行”的原则。因为现在农网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在我国还并不是特别成熟,没有成型的理论可以借鉴,需要我们在建设中不断地去摸索和改进。首先通过选择试点进行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及时的总结经验,积极记录发现的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为以后的建设提供参考。以此为基础,在巩固试点的同时,积极推广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

4.2 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建设坚持以科技引领

“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在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建设中,科技力量是建设的基础和动力。在建设中我们一定要积极引用新科技、新设备、新材料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发展动力。通过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克服建设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才能更好地推动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建设。同时只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保证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自动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4.3 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建设中坚持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在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建设中,只有不断地创新思路,才能加快建设步伐。在建设中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实现农网数据在线监测,设备状态数据信息自动化管理,加快智能化和信息化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的建设。

5 总结

今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电网的建设更是重中之重。自动化和智能化电网低压配电系统与传统方式相比具有诸多的优点,使的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和信息化应用越来越广泛,是我国农村电网建设的发展趋势,对它的研究一直是我们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在我国的发展已经从起步阶段进入了成熟阶段,并在向小型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本文结合实际对我国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和信息化进行探讨,提出了笔者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作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罗伙根.智能低压配电管理系统控制模块的研究及其实现[J].上海交通大学,2012(12).

[2]朱忠民.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的特点及典型应用[J].电气应用,2006(11).

[3]张东.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组成原理及典型应用[J].电器工业,2010(9).

猜你喜欢

农村电网低压配电系统
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台低压配电系统的配置与维护
一种无人机缓冲系统
品“助读系统”之妙
高低压配电设备故障及处理方法探讨
380V低压配电网故障分析及其消除措施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直扩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
浅谈降低农村电网线损的措施
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管理的相关探讨
浅析农村电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降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