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

2014-10-21黎文芳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改革

黎文芳

摘 要: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推进下,教学改革在全国各地如何进行,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对语文教学产生了一些困惑,就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大家交流。

关键词:改革;学习负担;教学理念

反思与疑惑一:教师还要不要教?

我们的课改课成功与否,衡量的标准是什么?我想那就是有效产: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老师只是作为一个问题的预设者出现,这样的课堂就真的有效、高效吗?“洋思”强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我们教的依据是什么?是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产生的无法解决的疑惑,或者生成的问题。教的要求是什么?是少教,而不是不教。有的问题教师必须讲透、讲实,有的问题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想透、做实。那可是提问的艺术,而不是观赏的艺术,观课的是旁的老师,而不是上课的老师和学生。你说“洋思模式”有效,如果没有“四清”,它真能那么有效?“杜郎口模式”有效,如果没有那不公开的课前预习指导,它真能有效?它不是完全不教吗?我仔细想一想,他们真的没教吗?恐怕不见得,他们教的工夫在课堂外,课堂上展示的内容只突出了两个关键词:学习,结果。所以学生在课堂讨论交流中生成的问题是应该落实解决的,即使当堂课解决不彻底,课堂外的工夫也应该做到位。

反思与疑惑二:师生对话还要不要?

课堂上一有生成性问题,学生一产生疑惑,教师必然会有引导,有时学生的意见会有分歧,甚至和老師的看法相左,教师要参与学生的讨论,这时师生对话就产生了。我观了一些课改课,学生一有问题生成,老师就会问:“同学们,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同学们,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把问题踢球一样传回给学生。这样好吗?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我们要考虑“传球”的技巧。我们的提问要有引导作用,不是简单地撒手了事,让学生发表一下观点。上次,我们听了一堂关于课堂提问艺术的讲座,于漪等老师面对课堂生成性问题的引导性提问设计精彩,在师生对话中完美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反思与疑惑三:重视预设而忽视生成的课堂教学现状到底有没有真正改变?

在课堂上我们看到的是学生的学习和展示,学生学习的流程和展示的方式(“选择题”形式)都有预设的痕迹,这当然是必须的。但是有预设也要有生成,“教学预设性与教学生成性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相遇,生成教学智慧。”有的课改课从头到尾是学生忙于接受和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展示任务,我们把一堂课安排得那么满,他们没有时间去质疑。因此,我的感觉就是,有些课改课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参与意识,相对而言,创新意识的培养明显不够。当某个学生提出了一个质疑来会怎样?提出一个疑问来又会怎样?那师生的注意力会马上转向对质疑的探讨和对疑问的解答上,却忽视了要把这当成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来加以肯定。其实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当我们缺少对这种质疑精神的关注和肯定时,就会一点一点抹杀掉学生的创新意识。

反思与疑惑四: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了吗?

为了上好展示课,学生也好老师也好,上课前要花大量时间准备,这样的课堂到底高不高效?为了一堂自主研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展示汇报等环节都要展示出来的所谓“常规课”而花上那么长时间准备,有效率吗?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课后又对一些知识点加以补充、检测、清理学习任务。看看我们可怜的孩子,课前忙、课时忙、课后忙,那么他们什么时候不忙?不累?两节课的时间,一节课导学自研、合作探究,落实知识点,一节课时间展示汇报、鼓励质疑、反馈检测可不可以?

反思与疑惑五:我们向其他学校学习一些先进模式,到底要学什么?或者说学习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常常听老师慨叹:某某模式操作起来太难,课堂教学改革的难度太大。生搬硬套的模式永远都不会属于自己。其实每套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都含有自己的教学理念,这个理念才是我们要学习和思考的核心。

总之,新的语文教学应在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并期待终身学习所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乐。

参考文献:

郭迎春.浅议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2).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改革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