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春玉米保苗成苗技术
2014-10-21侯瑶
侯瑶
旱地春玉米种子萌发、出土和成苗是受干旱和低温冷害影响较大的时期之一,成苗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后期的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因此,根据旱地春玉米成苗特点,采取有效的保苗成苗措施,达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是实现旱地春玉米高产稳产的基础。旱地春玉米的保苗成苗技术贯穿在播种后到拔节全过程,既包括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中耕、蹲苗、促苗等传统精细管理措施,也包括种肥施用、病虫草害防治、化学防寒防旱等先进适用技术。
一、查苗补苗
玉米播种后就要及时进行查苗补苗,以确保全苗,达到高产的合理密度。查苗要做到“五查”:即播种后3d查墒、5d查种、10d查芽、15d左右查苗、查病虫。检查方法是在需要检查的田块上S形分布取3-5点,每点取1m2,扒开垄沟检查粉种、烂种、烂芽、芽干、烧种、烧芽、冻伤等情况,计算坏种坏芽百分率,一般坏种坏芽打动5%以上时就应该做好补种补苗的准备工作。用相同的取点方法,在玉米出苗后要检查缺苗率,对缺苗的地块要及时补苗。补苗有两种方法:一是移栽补苗。即在间苗时根据缺苗情况,有目的地在行内留足供移栽的预备苗,或根据往年缺苗程度在播种时,每隔7-8垄,在垄邦或中间播一行种子,作为供移栽的预备苗;移栽苗龄以3-4片叶为宜,移栽苗要健壮无病,移栽时带土不伤根,并剪去大叶(注意不要伤心叶);一般在下午移栽,最好在阴天或雨后进行,栽苗深度以10cm左右为宜,坐水栽苗,用湿土平垵并按实;栽苗成活后要及时松土并补施少量氮肥,促其生长。二是在缺苗断垄严重或无预备苗的情况下,可采取补种的方法实现全苗,补种要做好种子精选和浸种催芽工作,并在普遍出苗以后进行,要求刨垵坐水点种,覆土一致,一般覆土5cm左右。
二、间苗定苗
间定苗的宗旨是在调控幼苗的空间和资源条件(光照、水分、营养等),达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和合理的密度,尽可能做到苗出不全要定全、苗出不齐要定齐、种不纯要定纯。间苗一般在3-4片叶时进行,播种量较大时,可在2-3片叶时先疏苗一次。间苗过晚往往造成幼苗拥挤,相互遮光,竞争水分和养分,不利于壮苗的形成。并且,间苗过晚会导致间拔费力,造成茎基折断还会造成所留苗的根系,影响其生长。间苗过早,由于苗小,间苗费工,且不易选留壮苗,更重要的是如遇病虫害等意外伤害易造成缺苗断垄。
定苗一般在4-5叶时结合第一次中耕进行,病虫害严重的地块可推迟到6叶期定苗,要求去除病、弱、残苗和自交苗,留匀苗、齐苗和壮苗。间定苗最好在晴天下午进行,以便于识别病苗、弱苗和虫咬苗。双珠留苗的,两筑苗之间的距离在10-15cm之间,且要留长势、大小一致的壮苗。
三、中耕
农谚说:“锄头底下有水、有火、有气。”这生动地总结了苗期中耕锄地的保墒、增温、透气、促成壮苗的重要作用。苗期中耕要掌握“两头浅、中间深、苗旁浅、行中深”的原则,第一次中耕可在出苗后小苗成垄时进行浅中耕,中耕深度要掌握粘质土宜深、砂质土要浅,墒情充足要深、干旱时要浅。一般粘土地、干旱或雨水多时,要多中耕,一般2-3次,砂质土、墒情好、杂草少的地块可适当少中耕,一般1-2次即可。
四、蹲苗
蹲苗的目的在于控上促下、促根深扎、提高幼苗根冠比和抗旱能力,为高产打好基础。蹲苗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中耕松土,创造表层干燥疏松、底土湿润、透气良好的土壤环境;二是扒土晒根,晒根后10d左右要及时覆土,促使次生根迅速伸展。注意扒土晒根必须在3叶期进行,以一叶一心至两叶一心期进行最好,苗壮、墒情好的可晒根15-20d,反之宜缩短时间或不晒根。
蹲苗要以“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为原则,苗色黑绿、长势旺、地力肥沃、墒情好的地块可进行蹲苗,地力瘠薄、墒情差、秧苗瘦弱的则不宜蹲苗。蹲苗时间一般为30d左右,从出苗后开始,最迟不晚于雌穗生长锥开始伸长期,要防止蹲苗时间过长形成“小老苗”、导致减产;土壤肥沃,生育期长的品种,密度大、苗势旺的蹲苗时间可长些,反之,要适当减少蹲苗天数。
五、促弱小苗
定苗后,如果幼苗生长不整齐,要对弱小苗进行单株偏管,一般用硫酸铵或碳酸氢氨等速效肥料刨垵追施,天旱时,可用硫酸铵兑水10倍灌根,也可以用1%的尿素水溶液进行喷施。
六、种肥施用
一般亩施NPK复混肥15-20kg,农家肥3000-5000kg,有利于壮苗的形成和生长。
七、化学除草
玉米田杂草主要有马唐、稗草、马齿笕、狗尾草、反枝笕等,约占总数的90%以上。即使多次中耕,草荒威胁仍很大,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因杂草竞争,对照区每亩多损失氮肥5.23kg、磷肥0.88kg、钾肥6.32kg.经1次施用化学除草剂,一般可保证不闹草荒,免去中耕作业使机械伤苗减少,亩穗数可增加150-300穗。在除草剂的选用上,以每亩施用乙阿合剂100-150g兑水30-50kg效果最佳,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八、病虫害防治
1.玉米大小斑病
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主要危害玉米叶片,故统称玉米叶斑病。
症状:玉料大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和苞叶,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病斑呈长棱形大斑,天气潮湿时,病斑上会长出黑色霉状物。玉米小斑病的病斑小,一般不超过1cm,近椭圆形,边缘赤褐色,轮廓较分明。天气潮湿病斑上也会长出黑色霉状物。
传播侵染:玉米大、小斑病都是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第二年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次侵染,植株感病后出现病斑并产生分生孢子,靠风或雨水的飞溅传播引起再次侵染。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增加植株抗性、消灭病源、适时早播、合理密植以及加强肥水管理,可使玉米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另外实行2-3年轮作,彻底处理病株残体,能减少越冬病源,降低发病机率。
药剂防治:用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稀释液,在发病初期喷施,可有效控制病害发展。
2.玉米丝黑穗病
癥状:主要危害果穗。病果穗外观比正常果穗短,顶部没有花丝抽出,病穗全部变成黑褐色孢子堆。雄穗发病时一般无花粉,小花畸形呈叶状物,花轴顶端变为一小堆黑色孢子。
传播侵染:病菌以厚坦孢子混入粪肥,种子越冬,翌年条件适宜,厚垣孢子萌发侵染幼苗。
防治方法:一是选用抗病品种。二是实行轮作、深耕 实行3年以上轮作,可基本消灭土壤中的病菌,深耕也可以把病菌翻入深层,避免危害。三是及时清除病株,在病穗外膜未破之前,将病株拔除,深埋或焚烧,以免土壤带菌。
药剂防治 用15%可湿性粉锈宁100-250g,加水5kg拌种50kg;也可使用种衣剂进行防治。
(作者单位:161006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