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课堂,别样的精彩
2014-10-21杨丹
杨丹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感性到理性螺旋上升的过程。学生和老师是参与把握这个过程的主人,教师的指点江山引领着动态生成的方向,学生的积极行为为动态课堂注入了灵魂。小学语文动态生成的课堂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字的色彩斑斓,领略了中华文化的丰富多彩,达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弹性预设;动态生成;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9-0134-01
动态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仅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而是追求一种"变化"的过程,这里看不到知识的填压,只有教师的引导,智慧的闪耀和知识的不断生成。显然,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不能跟着感觉走,飘到哪里是哪里。课前精心预设,建立弹性教学方案;课内不拘泥于预设,创造性生成;课后超越课堂和教材,拓展延伸,真正引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1.精心预设,建构弹性教学方案
1.1 全面分析学情,是语文课堂预设的前提和出发点。学情分析的关键点在于要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准确把握当前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很多课前预设与实际教学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教师无法把握小学生和成年人之间的认知差异性。一名低年级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很伤心,鱼缸的鱼被水淹死了…",直接把"鱼在水中死亡"和"淹死"做简单的对等,这完全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的,此时就需要教师通过动态生成的方法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正确的生活常识。
1.2 立足学情,立足教材,建立弹性教学方案。建立弹性教学方案,就是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本人的教学风格对教材适当地进行改编或重组,紧扣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心,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预设课堂教学的明线和动态生成的暗线,预设学生可能达到的目标。同时还应预设"争论"方案,预设"合作"方案,预设"错误" 方案和预设"意外"方案,让周密而又灵活的安排引领教学。
2.围绕弹性预设,创造性生成
2.1 围绕主线,螺旋式生成。虽然任何文字都是一种抽象的语言符号,但是汉字是一种有生命的文字,汉语是一种有灵魂的语言。让祖国的文字如同十月怀胎的婴儿一样,在每个学生心中一点一点慢慢地长大,这是小学语文课堂的主线(暗线)。一堂有生命力的语文教学,主线(明线)设置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让学生体验到文字的灵魂这条主线是不变的。教师要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感悟文字和文章的灵魂。
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的教学中,"富饶"两个字就是本课的主线,富饶不但意味祖國河山的物质富饶,更要烘托出西沙群岛渔民的精神富饶。那么如何围绕这条主线动态生成呢?首先要让学生体验到西沙群岛的物质的富饶与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在打开课文之前,先可以借助多媒体,学生在看、听、动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西沙群岛的勃勃生机,体验到了生命的"富饶"。伴随着具体活动的体验,当学生打开课文时,课本的文字不再是抽象,在学生的齐声朗读中,每个文字都被赋予了具体的意义,不同的学生从"富饶"两个字中都读到了各自不同的感悟。
动态生成的课堂立足教材,而超越教材,让教材更丰富;立足课堂,而超越课堂,不光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活动中,还要触及到学生的心灵。围绕主线,螺旋式生成,循序渐进中,学生的心灵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升华。
2.2 理性应对意外,创造性生成。弹性的预设包含有"意外"生成的预设,同时也为预设之外的意外留有了空间,以便在目标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意外"生成的预设体现了充分的教学准备,当"意外"发生时,教师能应对自如,让课堂生成始终围绕着教学主题,但是动态的课堂"不像教师课前想得那么美","不速之客"随时会进入课堂,此时教师要理性对待意外,巧妙地将学生从"歧路"上拉回来。
在《风筝》一文的课堂教学中,我带着自制的风筝,走上讲台,立即引起了学生的好奇,正当我自信满满要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被一名男生的话吸引了过去:"风筝有什么好玩的?我的遥控玩具飞机才好玩。",课堂的气氛超出了我的预想,假如此时不能及时把学生的思绪拉回来,课堂教学的生成会打折扣。
稍作停顿,"你能说说为什么遥控玩具飞机比风筝好玩吗?"我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到课堂的主题。
"因为……因为……"学生举出了一堆理由来支持他的观点。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能讲讲放风筝和玩遥控飞机相比有哪些优势?"
伴随着提问的话音,课堂中传来了"哗"、"哗"的翻书声音。
课堂教学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学生是这个过程的中心,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学生每一个课堂行为都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不能因为学生稍越"案池"半步,便遭封杀。我的教学经验是重视课堂意外并不等于每次都能恰如其分地应对,课堂教学要做到尽量地利用好"意外",为动态生成服务,不提倡生拉硬拽,而把课堂的主线切得支离破碎。尤其是一些非学生导致的课堂意外,教师可以简单地幽默一下,只要"意外"没有留下影响教学的负面痕迹就可以。对于课堂上那些无法及时回应的"意外",教师要做好课后反思,找出应对的办法,让下次相同的"意外"出现在课前预设中。
3.超越课堂,拓展生成
课外拓展学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要极力避免抄写词语等机械简单的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一次放风筝的课外活动来延续《风筝》一文的动态生成。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极其丰富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自然世界、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等都是语文教育的有效资源,通过课外延伸,让学生带着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走进生活,把生活中的知识带到语文课堂,在夯实语文教学内容的知识基础的同时,把相关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语文课堂的动态教学是新课改理念下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实践,是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在课堂,我们领略祖国文化的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课堂,我们感受到人性的美好;在课堂,我们听到了世界的声音。
参考文献:
[1] 窦桂梅《窦桂梅与语文教改的三个超越》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09
[2] 孙素英《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6
[3] 熊生贵《语文教学实施指南(小学卷)》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1
[4] 豪吴忠《从教课文到教语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