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和Hashi
2014-10-21陈洲冯新凌
陈洲 冯新凌
摘 要 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在使用筷子,人类使用筷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以前。然而不同国家使用的筷子的形制却有着细小的差异,从这些细小的差异入手,可以试图探究不同国家之间深层次的文化差异。
关键词 筷子 差异 历史 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筷子作为一种食器,广泛使用于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国家中。以中国、日本、朝鲜和韩国为代表,筷子至今仍然是这些国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餐具之一。虽然同是使用筷子的国家,筷子的形制在不同的国家皆有差异。
1 筷子的起源
“箸”是史料记载中筷子的最早称呼。《韩非子·喻老》曾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礼记·曲礼》中有载:“饭黍,毋以箸。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其中 “梜”,也是指筷子。现存最古老的筷子实物,于西汉晚期马王堆汉墓中出土。此实物十分精致,可见,在当时已经是无人不用箸了。
2 日本Hashi的历史
作为和中国隔海相望的日本,其第一部文学作品《古事记》中就有关于“箸”的记载。历史上,筷子约在公元七世纪由遣隋使传入日本。首先是用筷子的,是宫廷皇室、神社和寺院。后来,普通百姓也逐渐开始使用筷子。之后的一千多年里,筷子渐渐转变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器物。日语中,“Hashi”(はし)一词的本义乃指“细长之物”。筷子恰好具有这样一个鲜明的特性,于是日本人就称呼“箸”为“Hashi”至今。此外,“Hashi”在日语中对应的汉字还有 “端”、“橋”、“嘴”(喙)等——这都与筷子的形制有着相通之处。
3 筷子和Hashi在形制上的区别
中国的筷子的形制很早就已经固定下来。最普遍的一种是:前段的三分之一是细长的圆柱形,尾端的三分之二是正方形,其长度为6寸7分(约25厘米),粗细直径在6毫米左右。《淮南子·精神训》有言:“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后人便用“圆首方足”来指代人类。而筷子的形制是“方头圆尾”,和“圆首方足”恰好相反。此中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阴阳调和”的思想,人类和筷子已经被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
而日本的Hashi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足尖”,通体形似一个细长的锥体,箸尖正好和为一点。其款式繁多,长度不定,但一般都比中国的筷子短。也有烹调专用的巨型长筷,日语写作“菜箸”。
同样是以稻米为主食并且使用筷子的国家,筷子的形状和制式上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1)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不同导致了饮食结构不同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中华民族十分善于利用自然,所以中国菜种类复杂,花样繁多,而其中的水产类食物仅仅是中华民族纷繁食谱中的一小类。因此国人需要一个无论何种菜肴都可以方便夹取的筷子,这就决定了筷子的圆尾是最为合适的形状。
日本则是由四千多个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的岛国,其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是其可首要利用的。日本人的肉食以鱼肉为主,鲜少食用红肉。日本語中,和鱼有关的汉字就有将近二百个。所以,在享用鱼肉时,就免不了要挑刺,尖尖的筷子末端就和镊子一般,可以很容易地将鱼肉中细小的刺拣出。
(2)社会文化不同导致饮食习惯的不同
从传统饮食习惯来看,中国人以五谷为主食,蔬菜和肉食为辅,皆烹熟后食用。中国菜肴讲究“味”与“调和”。《左传·昭公二十年》有记:“和如羹焉,水火醯(x"n)醢(h#3i)盐梅以烹鱼肉,悼之以信,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耳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可见饮食中讲究调和是很早就有的。中国多民族、多人口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饮食的多元化,并将多元“调和”起来。
日本资源匮乏,而分食的习惯可以很好的保证饭菜不会被过多地浪费,所以分食的习惯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就让使用者对筷子长度的要求稍微降低,无需伸长手取食。另外,日本菜一般细小精致,常常有以细丝、小丁、小片、小块为形式的料理,恰好适合细短精致的日本筷子来夹取。
4 结论
筷子形制的不同,体现了两国饮食文化——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差别;而这些差别又折射出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上的不同;同时这些不同又反映了两个民族的相互关系和其历史发展的轨迹。如此细小平凡的器物却能显现出了两个民族本质上的区别和历史的联系。了解这些相互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友好的国际性交往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云.中国箸文化史.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蓝翔.筷箸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
[2] 一色八郎.箸の文化史.東京:御茶の水書房,1998.
[3] 樋口清之著,王彦良,陈俊杰译.日本人与日本传统文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