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审计风险防范对策措施探究

2014-10-21李志宏

山东工业技术 2014年24期
关键词:审计风险成因事业单位

摘 要:审计活动在事业单位整个的运行中是非常重要的,其中审计风险更是存在于整个审计活动中。所以每一名审计人员都应该掌握审计风险的发生规律,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审计防范措施。本篇文章就是通过对事业单位的审计风险防范对策进行的研究和探讨,找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一些措施来应对风险,希望能对广大读者略有帮助。

关键词:事业单位;审计风险;成因;措施

在事业单位的日常运行中,内部审计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不属于审计部门,是一个独立存在的评价系统。内部审计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很重要,一个科学、良好的审计机制可以使事业单位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及提高单位对目标的实现进度。但是审计的风险随之也而来,审计风险存在于整个审计项目和整个过程之中,无论审计人员怎么样努力,审计风险都不会被控制到零的程度。因为审计人员在任意一个环节的疏忽都会导致最后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存在偏差,导致审计风险,并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潜在的威胁性。然而,审计人员保持谨慎的职业态度,准确的运用其职业判断能力,能对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进而制定出合理正确的审计程序和方法,这样也是可以讲风险降至我们可接受的水平的。

1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

导致事业单位内部存在审计风险的形成是由许多因素组成的,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种形式。

1.1 客观因素

一般来说,由于事业单位整体上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存在的不完善,给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操作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风险。客观存在的外在因素阻碍了单位内部审计的独立自主性和公正权威性,正是由于单位内部的利益冲突,影响了审计工作人员的判断,使得工作人员不能够客观公正的处理所有和审计相关的业务,以及提出一些相关有效的建议。

此外,由于内部审计法律法规的不够成熟,以及其实行规范的工作效率也还不太完整,这些也是导致审计风险存在的部分原因。再者说,国家颁布的关于对内部审计的规定也不够成熟,内部人员的实际行动表现的也不够积极,加之这些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经验不足,而且由于相关的规定并没有给出明确的信息,致使工作流程不是很完善。本应该按照法律规定来办的事,内部人员也不遵守规定,而是根据本身自己的看法与经验来进行实际操作,这些也都给审计结果带来了巨大的麻烦,使得审计风险系数增高。

1.2 主观因素

审计人员自身的素养与审计风险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联系。其中,审计人员对法律知识的认知,以及其专业的业务能力和作为一名职业的审计人员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等等,这些东西都是非常重要的,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应当是身为审计人员所必须具有的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随着时间的积淀,以及在工作中的慢慢总结和积累。在面对繁琐复杂的审计对象和工作内容时,若审计人員缺乏工作经验和能力,那么其在工作中就会表现的茫然不知所措,以此类推,就会出现以下各种现象:如原本就有的许多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漏洞百出,也或是不能够深入的调查事件的本质原因,加之之前的有利的线索发现的主要问题,导致审计人员做出错误的判断。审计人员自身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名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责任感的审计人员,其自身对审计风险系数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一名在工作中徇私枉法,具有报复心理,弃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和客观公正态度于不顾的审计人员,并且在审计工作中有意的疏漏最重要问题的实际调查,随之得出与实际情况大不相同的审计结论,这样做的后果不单单是影响审计的质量,更是给审计工作埋下巨大隐患,增加了单位的审计风险。

除此之外,如果被审计方不好好配合审计工作的话,这也会给审计工作造成大量的麻烦。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不少单位都对审计这项工作存在有特别严重的防范和排斥心理,不去理解和支持审计工作。这就导致一些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推后了审计工作完成的时间,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审计工作的质量。

2 对事业单位内部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

2.1 审计人员自身素养的加强

审计人员应当加强对相关科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处理业务的能力。伴着改革开放脚步一步步的迈进,每时每刻,我国的社会环境都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身为审计人员,必须去不断地学习,不论是对新知识,还是新的科学技术,从而适应社会环境的改变,并利用自己学习和积累的技术知识更好的控制审计风险,进而降低审计工作中的风险系数。

审计人员必须依法进行和审计相关的一切工作活动。我国于1994年颁布了与审计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更加说明国家对审计活动的高度重视。在这部法规中,我国明确详细的对审计工作做出了规定,即在进行审计活动时,审计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审计活动,不能依法滥用职权,对于那些违法违纪行为,在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后,执法部门将依法给予严厉的惩处。

在审计活动中,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审计行动准则,提高审计工作的规范性。其中,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通过多年的审计活动所总结出的经验,加上多年的研究分析,成功的将审计工作的运作规律贯穿于审计准则中,在审计活动的每个步骤中,都可以发现审计准则的运用,所以说,审计准则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能够帮助审计人员简化复杂的审计工作,使得审计工作朝向科学而又有序的方向发展,这可以极大的提高审计工作的工作效率。当然,审计人员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审计工作中也是极其重要的。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活动时,应当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于审计这份工作要发自内心的尊重,进而将这种尊重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动力。严格要求自己能客观公正,依法进行审计工作,努力做好审计这份工作,给自己树立一个良好公正的职业形象。

2.2 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除过审计人员自身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影响,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是内部审计风险的形成因素。所以,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对于企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风险评估机制可以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系数,当然,这不仅仅是审计人员的工作,企业的相关领导也要配合风险评估工作。 (下转第293页)

(上接第280页)

至于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一般来说分为四步:第一步,由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之间相互交流,依据环境的变化先制定出一个初步的审计方案;第二步,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把所有和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的资料数据拟成相对应的计划书,同时交给审计委员进行评判;第三步;在审计委员会通过计划书后交回给审计人员进行实施,并记录该计划书在实行期间存在的不足;第四步,进一步完善审计计划,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计划书进行调整。

3 结语

总体上而言,由于我国近年来的不断发展,导致国内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即便是能做到以上所说的各种降低审计风险的措施,审计风险却依旧是不能完全避免的,这样对于审计人员自身来说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审计人员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和处理方式。虽然审计风险无法完全避免,但风险评估机制的建立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如何,审计人员在不断提高自身应对审计风险的能力的同时,也要努力寻找防范和降低风险发生的更为有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企业建立审计风险机制的目的,才能保证社会经济走上健康和稳定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董良科.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20):21-22.

[2]梅淑先.事业单位会计信息建设的有效途径[J].中国商贸,2014(07):16-17.

[3]王玉宝.建立与健全事业单位会计监督机制的措施探讨[J].2013(06):20-21.

[4]赵霞.对事业单位会计监督职能的探讨[J].2013(04):18-19.

作者简介:李志宏(1968-),男,吉林长春人,中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审计。

猜你喜欢

审计风险成因事业单位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关于降低审计风险以提高审计质量的研究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
风险导向审计在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应用研究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