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地区学生学习特点探究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措施
2014-10-21王粟高桥金等
王粟 高桥金等
课题题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特点研究》;立项编号:2013A039;负责人:高桥金
【文章摘要】
民族地区高职教育高职学生中少数民族比例50%以上。基于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研究和探索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措施,旨在为民族地区高职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民族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动手能力;民族学生;培养方案
1 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状
贵州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制约,基础教育相对全国都比较薄弱。黔东南州实施“科教兴州”战略后,基础教育已有了稳步的提升,但离全国现行的基础教育水平仍存有很大的差距。例:全州初中阶段的入学率达到85%,高中阶段的入学率仅达到23%,少数民族学生约占在校生总人数的82%左右;在教师中,普通初中有专任教师9007名,其中少数民族教师7758名,占普通初中教师总数的86。13%;普通高中在校生39427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2718人,占高中在校生总数的82。98%,普通高中有专任教师1948人,学历合格率为63。46%,基中少数民族教师1414人,占普通高中教师总人数的72。59%,全州共人普通高中30所,其中独立的少数民族中学22所。另据调查,贵州省的基础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实验条件和师资力量的不足,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较慢。
据调查,黔东南教育的现状为: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育优先,科教兴州战略难以全面落实;经济贫困是导致初中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教师的综合素质偏低、知识深度和广度不够,师资力量薄弱;教育管理发展缓慢。在贵州省,“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在20%左右,“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导致贵州省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动手能力的提升较慢。
2 贵州省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学习特点
通过实地调查与分析,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受家庭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学生的民族生活习惯浓厚,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表现为纪律松懈,学习不够主动的特点;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水平的限制,学生文化水平有限,对学习专业知识理解能力弱,在动手能力训练时表现为进步较慢;受到少数民族语言习惯的影响,高职学生在动手能力训练时不善于交流与总结,在动手能力的提升上较吃力;民族地区学生容易被外界新兴事物吸引,不能把动手能力的训练放在首位;学生人家庭经济水平低,急于参加工作,不安心学习的态度对动手能力的提高影响较大。
虽然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在动手能力的训练方面存有较大的难度,但民族地区高职学生都很看重视学习,并希望在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很看重爱情、亲情、家庭责任和家庭荣誉,相对而言他们把金钱权利、从众认同和法律规范放在次要的位置;他們天性善良,生活简朴,为人公平、正直与大方,容易接受正面的引导与教育。
3 构建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动手能力培养方案
什么是动手能力?儿童教育专家萧愚在站高一线看教育博文中指出,动手能力这个词的词源是“hands-on”,这个词的意思虽然有动手操作的意思,可实际含义比动手操作宽泛得多,还有亲身体验,亲自实践的意思(韦氏词典:relating to, being, or providing direct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he operation or functioning of something)。而我们通常看到“动手能力”这个说法的时候,往往会望文生义的想象外国学生是不是个个心灵手巧。事实上,由于中国人从小使用筷子,若从心灵手巧这个角度理解这个词的话,实际上是中国人动手能力强。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hands-on”单纯地理解成动手能力,而最好理解成实践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表达知识能力、表现能力等。
鉴于民族地区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深刻剖析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措施是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应是民族地区高职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
3.1 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动手能力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教学活动应重点关注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培养目标应准确地定位在为培养适应现代工业发展的专业技术应用性高技能型人才而准备专业领域内熟练的专业动手能力,这种能力包括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能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在工作中表达与展示知识与技能的能力。
3.2 基于民族地区学生学习特点构建高职教育动手能力培养方案
3.2.1 正确引导学生健康地学习和生活
改革开放过后,国家政策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行倾斜,使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西部计划的实施,吸引了一大批企业到西部发展,较快促进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但与发达地区仍保持有较大的差距;城市生活方式和信息网络发达,也助长了部分学生忘记学习任务,迷恋于网络,忙于谈恋爱,缺乏上进心。因此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正确引导高职学生健康地学习和生活是贵州省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
3.2.2 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队活动促进民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少数民族学生从出生起就与其周围的环境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形成了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地区的学生的性格特征,思想观点及知识能力等。以少数民族的文娱活动为依托,以形式多样的民族团队活动让学生接受更多的新鲜事物,使学生知识面变宽,思想开放,容易产生好奇感,产生积极进取之心,使之进步。以团队形式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参与相互的游戏竞争,促进高职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3.2.3 学习国内外的先进的教学方法
对少数民族学生,因长期生活在民族地区,固有思维模式与传统的教学也产生的矛盾。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把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例:项目式教学、多元化教学等。这些新兴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让现代的高职学生接受,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表达知识能力、表现能力等。
3.2.4 引入以考促学的实践动手考核方式促进高职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把一些实验、实践课程环节的成绩进行独立考核与计算,把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作为一门课程进行考核。在过程考核中实验实训教师应严格把关,公平公正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例:金工实习、数控操作、CAD软件的应用实训等,把每次的实习实训划分为若干个环节,对每个学生在每个环节的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最后拆算学习的实践课程总成绩。高职院校应采用这样的学习考核制度引導学生对动手能力的重视。
3.2.5 多证制毕业
贵州省内高职院校大多实行“双证制”毕业制度,即:除完成相关的学业外,还必须持有所学专业的相关的技能证才能顺利毕业。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把动手能力真正的作为职业院校的一大特点,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要求学生持有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技能证;持有两个以上的多证考核毕业制度。高职院校应严格按考证制度开展技能鉴定活动,严格考试纪律,提高技能考证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2.6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许多高职校的学生往往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企业发展,当现实与理想发生的较大的差距时,如事先对参加工作准备不足,特别是心理准备不足,从而对工作失去信心,遇到困难就后退。应认真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践学习二次或二次以上,这样的做法有利于高职毕业生参加工作后拥有更多的技能和较强的心理准备。
3.2.7 加强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基础技能实训条件建设
加大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基础技能实训条件建设,可弥补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环节动手能力训练不足,同时也能结合学生的所学专业准备较好的基础技能条件,为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准备好基础设施。
3.2.8 培养少数民族“双师型”教师队伍
民族地区高职学生更容易接受少数民族教师的教导,用民族语言辅导民族学生,消除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语言方面的障碍,让民族学生在实习实验过程中上手快,专业知识理解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实施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动手能力培养方案工作要点
3.3.1 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惯
贵州省内民族地区高职学生具备公平、正直、朴实大方的优点,在个人的自尊心方面较弱,但涉及民族自尊时会转变得非常强大,我们在实施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应多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认可代替否定,避免民族学生心理上受到伤害。在民族地区实施关爱式教育是提高民族地区高职教育质量的法宝之一。
3.3.2 严格校院纪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民族地区高职学生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比率较大,在这些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在原来的生活环境中养成了纪律松散的习惯,表现为早晨不按时起床、不按时吃早餐、不按时上课、晚上不按时睡觉,这些现象严重影响校园的学习风气。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认真关注学生的作习状况,在管理制度上严格控制学生的出勤率和作习时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3.3.3 改变实训教学的被动位置
将实训教学提升到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大幅提升实践教学的课时量,减少单位实训课时覆盖的学生个体数量,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只有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实训中,才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3]。高职院校中容易出现实训条件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无实训条件,开不出必备的实训项目;或有硬件条件但缺少能胜任实训教学工作的“双师型”教师;或有教师但教学设备台套数不足,不能满足学生实训需求;或有设备有教师便实训教学教师人数不足。解决问题的题的关键是改变实训教学的被动位置,高度重视实训室建设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兼职教师的比例,加强高职院校人才资源开发与应用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3.3.4 把实际的动手能力作为日常考核内容之一
动手能力很多时候比的是熟练操作和完成动手过程的能力,让实训教学过程考核常态化,让每一位学生在每一天都处于实操考核状态,让学生在每一次实操课堂都能找到成就感,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可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3.3.5 加强引导,培养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重点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专业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动手能力的训练,以高职学生基础技能训练为突破口,让他们在基础技能训练过程中制作趣味性的作品,在制作作品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在培养动手能力中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激发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专业技术的学习与训练上实现更快的进步。
【参考文献】
[1]萧愚,动手能力究竟指的是什么?写在诺贝尔奖揭晓之际[Z]站高一线看教育博文2009.10
[2]李长虹,论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
[3]张一鸣,关于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几点思考[J]文史资料2010.10下旬
【作者简介】
王粟(1970-)男,汉族,贵州电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机械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高桥金(1962-)男,侗族,贵州电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
裘敏浩(1981-),男,汉族,贵州电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数控加工技术教学方法;
曾德芝(1986-),女,侗族,贵州电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CAD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