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园林园艺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

2014-10-21陈飞敏

基层建设 2014年25期
关键词:园林施工管理技术养护管理

陈飞敏

摘要:绿色已成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发展绿色经济同样也是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园林建设作为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园林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施工队伍、施工过程中的管理都会影响到园林施工质量,进而影响到园林建设效率。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园林园艺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园林园艺;园林施工;养护管理;管理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自身的生活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城市园林工程得到了飞速发展,并在城市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园林工程的建设中,做好园林施工和养护管理,对于工程的质量和效益的发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应该引起园林建设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

一、园林施工建设的技术要点

1.在园林建设工程开展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为了使工程建设能够顺利的开展,在工程施工建设展开以前首先要对施工设计图进行仔细的研究,了解设计者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意图;其次,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考察,然后依据考察的结果与施工设计图的要求编制施工计划书;最后,在工程建设开展之前还要做好场地的平整工作、排给水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以及定点放线工作。为有序的开展工程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按照施工设计图进行施工,不能随意更改施工内容

施工设计图是设计者实际理念的体现,花草树木的搭配布置都是设计意图的体现,所以施工人员要准确的把握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严格按照设计图的要求进行施工,不能在施工中随意的更改设计图纸,如果这样就会使设计者的设计意图不能够得到很好地体现,到不到理想的表现效果,严重的甚至起到扭曲设计理念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按照施工设计图的要求进行施工,这是高质量的完成园林施工建设的基础。

3.重视园林建设的施工组织设计

园林施工建设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加强对园林施工建设的组织设计对于提高园林施工建设的效率有着明显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施工工期短,工程量比较大的园林建设项目其效果尤为显著。园林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主要有:落实施工工程的建设进度、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施工计划进行合理的调整。

二、园林养护管理的要点

1.园林施工结束后,养护管理工作就十分重要

相较于树木栽植,养护管理是一项周期长而又极其繁杂的工作。各种植物之间都有着不同的生态习性,所以要想植物生长茂盛,发挥其重要的绿化效果,就要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条件。要满足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既不能因缺水导致干旱也不能因水分过多而导致水涝灾害。

2.灌溉对于植物的生长极其重要

灌溉是根据植物叶片内的渗透压大小决定。如果叶片的吸水能力很大证明植物缺水,就应该及时灌溉。对于新栽培的小苗、灌木、阔叶树木要优先灌溉。长期定植的植物可最后灌溉。对于植物生长茂盛的夏季,要特别注意天气炎热、阳光直射的中午不能浇水。因为中午植物的蒸腾作用强烈,水分增加会加剧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导致植物因过度脱水而死亡。

3.灌溉时应采取少浇、勤浇、慢浇的原则

必须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生态习性,因地制宜的合理灌溉。目前常用的灌溉方法是树木定植后,乔木要连续灌溉3~5年,灌木最少5年,如果土质不好或因严重缺水导致的生长不良,应适当延长灌溉时间。乔木每次每株的灌溉量不能少于90kg,灌木则不能少于60kg。

三、园林施工同园林养护管理有机结合

1.施工与养护管理均需领会园林的设计意图

要创造优秀的园林景观,没有设计和施工的紧密配合是不行的,比如在园林植物配置方面,无论是选苗还是现场施工都需要设计师到现场进行指导,从而才能保证其理想的效果,特别是对自然山水园的放样施工以及对一些地形较为复杂现场施工,更需要园林设计师亲自把关,否则很难实现预期的效果。

园林养护是实施园林设计理念,创建成功的园林景观作品的必然要求,园林养护是为全力达成其设计理念,比如施工完成了一处有植物配置以及建筑小品的园林景观,对该景观的层次处理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对植物合理修剪控制植物高度层次,来实现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在这其中的相关环节,比如进行养护作业以及考核时,都离不开设计师现场指导和介入。

2.园林养护应贯穿施工全过程

园林的养护和管理工作需要同施工同时进行,为此在施工中需要密切做好以下几方面养护工作:

(1)灌溉。灌溉这项工作需要根据依据天气的变化和季节的更替以及植物叶片吸水能力,做好调整,比如对于草坪的灌溉,由于其根浅,需要及时灌溉,否则会枯死,然而也灌溉太多也会导致草坪烂根,为此灌溉要根据植物具体情况合理适量;

(2)排水。在园林绿化施工中需要做好排水工作,建立排水系统措施比如对坡度控制需要建立明沟和暗沟排水系统。另外在施工后期管理和养护需要做好排水工作,需要根据植物生长需要以及土壤保湿情况,进行排水,特别是雨季更要注意排水;

(3)施肥。施肥在园林绿化建设中非常重要,需要根据植物生长特点,例如对植物栽种前和成活后的施肥量进行严格控制,还有对雨前和雨后,以及不同的季节等进行施肥合理控制。

3.根据资金安排把握施工、养护档次

对于园林施工和养护资金的使用需要合理安排,并且做好计划,把工程预算管理渗透到施工、养护的每个环节中,从而可以按照资金安排计划施工、养护档次,做好影响工程造假主要因素,比如材料选用及设计变更等的控制,避免施工资金投入过多,导致养护资金削减,无法保证养护效果。

4.做好园林设计

设计工作是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的前提,直接影响着整个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因此,园林建设部门要充分重视起来,选择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能力的设计人员,结合相应的地质勘察数据,在充分考虑园林使用功能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为施工提供良好的指导,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周期。

5.强化监管力度

要切实做好园林工程的监管工作,以保证施工和养护管理的质量。

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要安排相应的现场监管人员,对施工进行跟踪管理,确保施工的规范化进行,减少施工中的违规违章现象,减少材料的浪费;

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得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到园林养护管理中去,自觉抵制不文明行为,减少对于园林设备和园林植物的破坏,从而确保园林使用功能的有效发挥。

6.严格实施土壤性质的要求

种植植物时,土壤酸碱度和施肥比较重要,不可忽视。相关专家曾研究得出以下几点:促进植物生长的最佳土壤pH在6.6—7.6范围之内;利用庄稼土和菜园土作为种植植物时的土。但如今,所需量比较多,无法满足需求,现在大部分主要是将晒白后的塘泥和红壤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作为种植土且将其铺在基层上,混合的比例是7.4或者7.5.

7.提高養护人员的综合素质

影响植物养护效果的因素之一是养护人员的素质,应加强对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因此,相关单位应定期举行培训工作,让养护人员充分了解到植物养护的相关知识,并且相关单位需制定一些考核制度以此来检测养护人员学习程度。培训的目的在于能够充分的了解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专业知识和促进养护人员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最终目的是保证园林处于一个最佳的状态。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城市中,园林工程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施工和养护管理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园林建设部门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加强对于园林施工和养护管理的重视,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提高园林施工的质量和养护管理的效果,推动我国园林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文龙.现代园林工程管理调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2]蔡栋辰.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J].科学之友,2011,22:163-164.

[3]杨雪.园林绿化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J].现代园艺,2014,12:190.

猜你喜欢

园林施工管理技术养护管理
新疆园林施工管理及后期养护技术的要点分析
园林施工管理与施工难点分析
园林施工节能技术的应用
探讨园林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技术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浅谈如何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