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2014-10-21苏丽君
苏丽君
【摘要】《英語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诚然,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老师足够的关注。
【关键词】“隐形”关注 体验成功
《英语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英语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作为教师,会关注特别优秀的孩子,因为他们是班级里的领头雁,是课堂里最活跃的群体;会关注特别调皮捣蛋的孩子,因为你关注的目光一离开,他就会出状况,扰乱你的教学。可是,教师往往对这样一群人少了关注:他们既没有优秀到让人不能忽视,也不会调皮捣蛋到让人牵肠挂肚。他们默默无闻,安分守己,乖巧听话,几乎是“隐形”的存在。
一、“隐形”孩子的成因分析
1.主观方面,孩子“隐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大多数“隐形”的孩子一般性格文静内向,胆小害羞,不善言辞,他们既有些想要表达自己,又害怕成为被关注的焦点,害怕自己读不好,答不出,所以宁可放弃表达的机会。有时好不容易鼓起勇气想要举手表达了,老师也不一定能邀请到自己。这样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渐渐地,他们就更加没有表达的勇气了。
(2)“隐形”的孩子,往往是不自信的孩子。“隐形”的孩子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听不到师长表扬,他们往往会低估自己,认为自己一点都不优秀。他们害怕自己会回答错误,害怕被同学嘲笑。他们的不自信让自己失去了很多表现自己的机会,而这样的事实往往会给他们造成自己果然很平庸的错觉。
2.客观上,孩子的“隐形”由孩子本身周围的环境造成,包括老师,同学和家长等几方面原因:
(1)不可否认,在课堂上,老师需要与学生互动,完成教学目标,那些乐于表现的孩子会配合得非常好。老师需要及时提醒那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同学,而老师最容易忽视的就是那些处在不好不坏位置的学生。“隐形”的孩子本身就不善于表达,再加上老师课堂上的忽视,长此以往,不免形成了恶性循环。
(2)孩子大多急于表达,而懒于倾听,大多数孩子不能静下心来,慢慢地,认真地去倾听一个胆小害羞的孩子的发言,尤其是这个胆小害羞的孩子声音特别轻,回答得也不一定是对的。思维敏捷的孩子往往急于表现自己,答案往往就脱口而出了。而本身就比较调皮的孩子就更定不下心来听了。这样的课堂环境给“隐形”孩子造成的压力可想而知,他们就更不愿意开口了。
(3)某些家长的不重视,或者说思想观念上的偏差,也是导致孩子“隐形”的一大原因。现在很多家长的教育理念都比较“新”,强调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并不一定要求孩子有多出色的表现。并不是说家长的这个教育理念不对,但是家长的这个教育理念无形中放低了对孩子的要求,让孩子觉得自己目前还不错,得过且过,失去了竞争向前的心态,不想要去进步。
二、从关注开始,让“隐形”的孩子显形
1.是从善意的强迫开始,让孩子体验成功,树立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前提条件之一。不自信的孩子往往会贬低自己,害怕失败,缺乏尝试的勇气。只有让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相信自己能做到,他们才会勇于去尝试。可是,那些“隐形”的孩子往往自己很难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于是笔者尝试着从善意的强迫开始,即使他们不举手,笔者也会在课堂中挑选一些简单的问题提问他们,虽然他们刚开始可能会一时反应不过来,但是经过提醒,还是能够回答出来的。通过这样的强迫开始,让这些孩子慢慢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2.树立正面典型,以点带面。有的“隐形”的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有了明显的进步,教师就应该在全班学生面前大力表扬他,将这位学生之前的表现和现在的表现作对比,重点突出这段时间他的表现是怎样的,比如上课回答问题举手积极了,声音响亮了,作业正确率高了,将他的进步的表现一一罗列出来,最后明确向全班学生表扬他。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鼓励这个确实进步的学生。二是给全班的“隐形”的学生树立了一个正面的典型。
3.培养孩子倾听的习惯。有很多孩子乐于积极表现自己,总想要老师提问到他,老师提问到别人的时候,特别是别人的回答有一些迟疑或者不自信的时候,他会一个劲儿向老师示意,下一个一定要提问到他,而不是静下心来,慢慢等待,倾听别人的回答。这样的氛围对于让那些本来就“隐形”的孩子踏出第一步是非常不利的。他们会紧张害怕,会更不愿意表达。作为教师,需要培养孩子们的倾听习惯,让他们在别人回答问题时尊重别人,仔细倾听。
4.及时与家长沟通,携手并进。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孩子。”可见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之大。要想让孩子发展得更好,家长的力量是不可或缺的。有些家长或忙于事业,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关注孩子,孩子在家都是相对“隐形”的,存在感薄弱;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童年快乐就好,对孩子的学习要求过低,父母的期望值过低,孩子的学习就没有了动力;有些家长对孩子非打即骂,批评为主,一直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造成孩子对学习的不自信。可见,要想改变孩子“隐形”的状态,取得家长的配合时至关重要的。
每个孩子付出努力时,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每个孩子们进步时,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关注孩子,让每一个孩子显形是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阿兰·约翰逊.齐头并进——关注第2级段的落后生[J].基础教育课程,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