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林产工业产业链共生网络识别研究

2014-10-21李冰么久人等

中外企业文化 2014年5期
关键词:科学性共生树林

李冰 么久人等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人文重点项目(WZD2013-02)

【文章摘要】

黑龙江历来是我国林产业大省,随着近些年来林业产业的发展和对经济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的传播,林产工业产业链共生网络的概念被提了出来,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共生网络发展的同时,其本身的网络识别系统的研究也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被很多的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在本篇文章中,作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林产业研究的经验,对共生网络识别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能够林业产业共生网络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

黑龙江省林产业、产业链、共生网络、识别系统

近些年来,在黑龙江地区国有林区在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陷入了树林资源危机、企业经济危困、生态环境恶化的境地。作为一个林产工业的大省,黑龙江省在新的形势下,大力发展林产工业产业链的共生网络系统,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重对树林本身与周边环境的保护,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通过打造绿色产业链的方式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对单位GDP占用的环境成本得到很大程度的降低。在大力发展共生网络系统的同时,相关部门和单位正在着力打造一个公平公正、简单有效的林产工业共生网络识别系统进行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林产工业产业链共生网络的识别应该遵守科学性、有效性、操作简便性等几个重要原则。

1 识别系统的科学性

林产工业的产业链与其他工业产业链有着本质的不同,不仅要考虑成本与收益的关系,而且要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环境成本,尤其是后一点关乎到子孙后代的生存问题,即使牺牲一定的经济利益,也要率先对环境进行保障,这一点十分重要。在对林产工业的产业链进行识别和判定时,对科学性原则的保持是通过科学的方式对经济的增长进行分析与判定。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特别适合大面积的林产工业发展。在黑龙江地区,高纬度的低温和特殊的光照条件为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特殊的环境条件。目前,在黑龙江,林产工业的产业链主要分为四大块儿,即人造板、家具、造纸和林产化工。从传统的观点来看,这些产业或多或少地对树林和环境造成破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利用科学的力量,在经济建设与环境承受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对这些产业链进行共生网络的识别,首先要遵循的就是识别系统的科学性。首先,对产业链的科学性进行考察,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就成为重点考察的內容。以造纸业为例,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大的污染行业,并不受到人们的欢迎,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便利和对经济发展进行贡献的同时,对树林的砍伐和对水资源的污染一度成为了人们最大的担心。随着科技的进步,针对纸张生产过程的科技创新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使得整个产业对环境的破坏能力大大地降低。单位纸张生产对树木的消耗以及废水的产生量减少都是科技含量增大的体现,对着部分的识别和评价应该根据具体的数据采集进行分析,成为评价这一行业的根据。同时,对于废旧纸张的再利用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技术发展的评定是科学性识别技术的重点之一。科学性是对绿色产业链中的“绿色”进行评估,在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比如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运输、仓储、消费到回收处理的整个供应链管理过程,达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三重目标的统一。一个产业链对于这些过程的资源整合不仅是经济成本的控制,同时也是对环境保护的需要。单位面积的林产能够在各个环节中产生出多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对环境保护的代价进行综合考虑,得出精确的数据,是科学性评价的一个重要举措。对林产工业产业链共生网络评价的科学性第三个方面是对林产本身的共生网络的科学性进行考察,在黑龙江地区,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适合生长的树木种类并不是很多,对于树林的种植以及树林中一些别的经济林业的发展一定要遵循科学的原理。比如,在很多的地区,林产从业者在经济林木中间进行动物的饲养,通过动物与植物之间的物质互动,对树林中的空间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树林为动物的活动提供了空间,而动物的粪便又为树林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从业人员可以从中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这是一个很好的共生系统的理念,从林业本身进行资源的科学配置,取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林产业本身的发展也发挥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当然,以上的模式在黑龙江省具有很强的季节性,相信通过人们的集体智慧,必然而能够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出更加有效的生态系统,以科学的名义对这部分的产业进行考察和研究,对产业链共生体系继续公正的评价和发展的建议。

2 识别系统的有效性

林产工业产业链共生网络的系统研究对于有效性的遵循是识别系统成败的关键,最主要的是对数据的收集。首先,对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产出和投入进行数据的收集,对环境的投入与破坏进行数值上的估算,对于不同的产业链提出相应不同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式,这样可以对产业链内不同企业间的效率或者科技含量进行精确的评估、比较和评价,这才是识别系统存在的必要性。比如,同样是林产化工行业,A公司与B公司的产品大致相同,但是A公司通过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用相同的资源能够产出更多的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同时通过科技的投入解决了化工行业的废气处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了最低。经过一系列数据的分析,A公司的得分高于B公司,这不仅是对A公司的褒奖,同时能够为政府制定公共政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数据的支持,实现产业的转型。识别系统有效性的第二点要求数据的多样和准确。采集数据,首先要求的是数量,只有足够的数量才能从中分析出产业链之间的关系和趋势。例如,对于树林的砍伐与补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新树苗的生长周期与时间、环境温度、湿度等,对这部分的监控是一个长时间多数据的事情。另外,就是数据的准确性,原始数据的准确性是结果准确的保证,只有真实可信的数据才能对结果进行有效地支撑。识别系统的有效性第三个方面是针对不同的产业链不能一概视之,而是应该根据行业、生产流程、产生三废的不同进行不同模型的分析,比如家具行业的污染较之造纸业或者林业化工较低,因此对于数据的收集以及各部分对环境污染的比重也应该有不同的模式。家具业的污染由于对环境不造成太多的直接污染,因此,对环境破坏的因数可以设的小一点,重点考察家具的设计、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科技含量以及数据,而对于另外两个产业则要将环境污染的因数设定的大一些,对这部分内容重点排查。识别系统的有效性本身就没有必要对不同的行业采取相同的标准,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区别对待不同的研究对象正是管理有效性的体现。同样是与林产有关的产业,由于生产与经营模式的不同,造成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模式有所不同,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做好区分,设计出有效性强的林产工业产业链共生网络的识别系统,是目前正在继续的工作。

3 识别系统的可操作性

共生网络识别系统有效性与操作的简便性是一对平衡的概念。所谓的可操作性,就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来进行数据的测试和整理,避免大量的人工成本投入。首先,要求监控的方法尽量不能破坏被检测者本身,比如,对树林生态系统本身进行监控,我们不能采取对树木、林间花草有害的取样方法,而是尽量利用传感器技术在没有伤害甚至没有痕迹的情况下进行,比如对作为产业链源头的树林来说,对于温度,湿度,生长速度以及成材周期等进行周期性的测量,比如温度、湿度可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记录,而生长速度可以以一个季度为一个周期进行数据的记录,最终形成关于树林的综合结果。尽量利用不需要人进行亲手操作的先进设备,比如温度传感器、气压表等,这样就省去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并且对树林本身是一种保护。对于产业链流通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则可以依据企业的生产报表,耗电量、耗水量以及污水处理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流通环节的投入与收效。这些数据在政府有关的监管部门是能够比较轻易得到的。第二,识别系统的可操作性要求识别系统本身的操作性和分析能力一定要强大,这样对系统的打造着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对于各类传感器数据的收集与分析要求系统具有稳定性,在遇到异常情况下,甚至可以发出预警,比如当树林的湿度连续几天都很低时,应该能够提醒林产从业人员及时灌溉。与其他监控网络进行數据交换的能力也就是协同工作的能力也是一个基本的要求。同时,结合黑龙江省林产工业产业链的实际情况,能够根据历年的数据分析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比如全年的温度分布能够对树林中的共生网络系统提供帮助和建议。最后,可操作性要求识别系统的功能能够大面积的集成,这样对于操作者工作强度的减小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相关操作人员的培训也有积极地意义。

4 总结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林产工业的基础大省,有着丰富的林产资源。在环境保护形式越来越严峻的今天,对于林产相关产业链的识别和监察是一件重之又重的事情,对识别系统地开发应该遵循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鉴于目前的林产工业产业链共生网络识别系统的研发还不是十分的成熟,这就需要相关的学者和部门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集中力量促进这一事情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树林.论中国林产工业的崛起.中国人造板.2006,07

[2]陈绪和.林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中国人造板.2008,04

[3]黄福平.我国林产工业可持续发展之探讨.林业经济问题.2001,08

猜你喜欢

科学性共生树林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学校
秋天的树林
在树林里捉迷藏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雨后的树林
注重职校学生职业素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
关于青少年科幻画创作辅导的几点思考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