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农村信用社整合放大服务三农能力
2014-10-21鲍维国
鲍维国
【文章摘要】
国务院在2014年4月16日召开的第43常务会议上指出,确定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措施,决定延续并完善支持和促进创业就业的税收政策。会议确定,要丰富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分类推进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改革,培育发展村镇银行,提高民营资本持股比例,鼓励建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整合放大服务“三农”能力。所有涉农金融机构都要努力往下“沉”,做到不脱农、多惠农。“三农”是我国党工作中的重点,这表明了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任务迫在眉睫,其中农村信用社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要加强对信用社资源的整合,提高其竞争力,增强其对“三农”的服务力。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整合;服务;三农
农村信用社作为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和支农工作的主力军的金融机构,其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随着国家对“三农”的重视,农村信用社的现状也受到了关注,潜在的问题被搬上了台面,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也致使信用社服务“三农”能力下降。因此,为了放大服务三农能力,要针对信用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整合信用社的各种资源,提高信用社的竞争力。
1 服务“三农”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农村信用社由于信用社内部长期累积下的一些弊端,导致信用社无法良性运转,影响了其核心的竞争力,使信用社处于经营困境,致使服务“三农”能力下降。
1.1 市场定位模糊,服务“三农”能力不足
我国从农村信用社刚开始的时候便主要依靠农业银行的发展来确立自己的市场目标,但是从农业银行分离后也没有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不清楚到底是以原有的模式继续运营,还是另辟蹊径。这样一来便导致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市场地位不明确的现象,致使信用社水平下降。所以为了保证信用社的良性运作,信用社开始以最大利润为目标,但考虑到保本情况,只好对人员和服务“三农”的机构予以削减,这种行为所导致的直接后果便是信用社服务“三农”能力的不足。
1.2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三农”信贷资金弱化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由农民入股组成,实行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信用社设有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但是现在很多地方的信用社内部机构没有起到实质的监督作用,各个机构的职责混乱、不清,无法正确的传達国家政策。这些情况都加大了信用社的经营风险,而且近几年商业运作的风险也在加强,导致贷款人在信贷时不敢轻易下决定,这也让信用社弱化了“三农”信贷资金。
1.3 业务缺乏创新,“三农”金融产品单一
相比商业银行的推陈出新,信用社却在墨守成规。创新意识不高,针对“三农”的金融产品单一,达不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其他银行针对市场需要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来迎合时,信用社却一直保持依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带来的利息收入。
1.4 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抑制了服务“三农”能力
信用社的职员一般通过自主招人的方式(2004年后省联社统一招录),人员良莠不齐,比较复杂,与商业银行相比,员工在职的时间也比较长,这样导致一些员工跟不上现在的金融需求,业务素质无法跟上市场发展脚步,间接导致服务“三农”能力不够。
2 农村信用社整合
国家重视“三农”,这对于以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为主的农村信用社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信用社要抓住这个机会进行改革,提高自己的各方面水平,包括管理水平、经营业绩以及核心竞争力,找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机制,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改善信用社的状况,提高服务三农能力。
2.1 认清定位,强化服务功能
无论是哪种行业,都要找好自己的定位,才能发挥其作用。对于信用社来说也是如此,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根据自己的实际要求来开展业务,因为每个地域的风土人情不一样,所以在业务实施时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状况进行详细科学的调查后再执行。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现在不少商业银行将重心从农业金融转向大中城市,所以信用社成为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中心。再加上国家对于“三农”的重视、各地农业产业的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帮助信用社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把重点放在“三农”业务上才是上上之策。
2.2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整合国家政策,健全“三农”保障制度
信用社的内部机构一定要完善,保证信用社顺利发展的前提是要保证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三足鼎立的分权与制衡的法人治理机制。为了防止因为内部原因导致的风险,就要改善信用社的内部机构,让每个机构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保障信用社良好的运行。在良好的运行下要懂得整合国家政策,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搭配不当),结合国家政策健全“三农”保障制度,提高“三农”客户的抗风险能力,让客户感受到信用社带来的益处。还要在党和国家政策中提取有效信息,将政治、经济与社会责任融合成有效机体,处理好服务“三农”与自身发展战略的关系,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
2.3 切合实际、创新现有机制与“三农”金融产品
做好传统的存贷固然重要,但也不能画地成牢,而是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满足市场上的“三农”金融需求,提高“三农”的吸引力。比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小额贷款发放和管理方式,加大支农信贷服务。依据客户的还款能力调整投放资金,这样可以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对于贷款客户要进行信用评价,这样才能有效屏蔽不守信用的高风险客户。在办理“三农”手续要尽量简洁化,便于区分不同的客户,杜绝冒名顶替和超额贷款这类违规问题出现,确保资金发放的安全。
2.4 提高职工素质,放大服务三农能力
农村信用社在招录员工时要注意审核人员的信息,防止一些低素质的人员进入信用社,还要对现有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与工作技能,建立科学的考勤制度,对于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的人员应该辞退,这样才能保障服务客户时不会出现问题,提高服务“三农”能力。
结束语
农村信用社整合能够保障国家对于“三农”政策的实行,也是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农业产业日益发达的今天,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只要把握好机会,处理好“三农”问题,不断提高“三农”金融服务水平,才会给信用社带来改革的春天,帮助其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营业额和业绩,拥有属于自己的市场股份。
【参考文献】
[1]张慧.农村信用社金融创新能力建设[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3(9)
[2]饶志华.农村信用社信息化建设探讨[J].金融科技时代,2014(3)
[3]田东林.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管理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2.
[4]王晓鸽.中国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