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设计创新思维研究

2014-10-21王婧芳金磊

基层建设 2014年25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建筑工程设计

王婧芳 金磊

摘要:建筑是凝固的思维和艺术,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发挥出主观努力、艺术行为、技术专业等方面的能力,要从行业、时代和发展的眼光出发,充分考虑建筑物历史、人文、艺术、功能方面的特点,使现代建筑设计更加具有科学性、经济性和合理性。本研究根据强化建筑设计所发挥的巨大功能,分析了创新思维对建筑设计的重大意义,并对当前可拓性建筑创新设计思维的运用展开的研究,希望为提升现代建筑设计的水平与质量有参考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创新策略

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越来越有更多的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如特殊人群对空间的独特要求,休息室及吸烟室的设置等等,设计者就该为使用者考虑到更多的空间环境。人设计了建筑,建筑是为人服务的,建筑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这就是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和终极意义所在,所以强化建筑设计的创新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建筑设计创新发挥的功能探究

1、创新理念的开发功能

创新理念指导下的现代建筑設计可以提高建筑物的技术功能和文化气息,使现代建筑设计成为一个集中技术、文化、环保等多元化要素的创造,不但可以开发出现代建筑的新功能,更能够激发现代建筑设计人员的创新动力与热情,实现对现代建筑的完善、开发与发展的系统性功能。

2、创新理念的艺术功能

创新理念可以开发现代建筑设计人员的艺术想象力,不但使设计的现代建筑更加具有艺术气息,更能够做到建筑技术性能与艺术表现的有效统合,这是现代建筑设计的要旨所在,同时是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

二、传统建筑与当代建筑在设计上的差异性研究

1、设计特点上的差异

与传统方式相比现代建筑设计更加注重技术与观念的融合,现代建筑设计更加强调对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因素的融合,这使得现代建筑设计的特点上更加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

2、设计程度上的差异

传统建筑设计一般局限于现实和短期,因此传统建筑设计具有显著的随意性和短视效应,这会导致建筑物既没有体现设计思想,也没有文化内涵。现代建筑设计立足于长期和未来,具有显著的战略性,这样就形成在现代建筑设计程度上表现出严谨性和规范性。

3、设计手段上的差异

传统建筑设计的手段是纸笔作图,这样的设计工作不但效率低而且难于把握建筑设计的核心与关键。现代建筑设计的手段是计算机和网络,通过各种自动加工数字软件和模拟三维设计技术使得设计的质量、效率、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4、设计思想上的差异

传统建筑设计集中在经验总结、规范遵守之上,这就给建筑设计一个固定的模式和空间,设计者可以自主创新的范围受到限制。现代建筑设计思想倡导创新、变革和突破,这使得现代建筑设计更加具有创造性,形成了对现代社会和现代建筑行业的良好适应。

三、建筑设计创新的具体策略

1、更新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

在现代建筑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充分考虑让自己的作品既具有独特的个性,同时还要与整个城市的环境相融,设计的作品不仅要美观,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即美观还要具有实用性,同时一个优秀的设计作品还要有充分的文化内涵,在作品的结构、技术中充分的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底蕴,这也是创新的一种表现形式。

2、创新现代建筑设计的知识理论

要充分借鉴先进国家的设计理论和经验,在借鉴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开放性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吸取先进的经验和理论为自己的设计所用,开拓自己的创作构思和推理分析。

3、体现环保设计理念

环保思想具体就是指自然和人之间的关系,建筑生态化就应对人、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很好的处理,它需要为人类创造一个舒适的小空间,同时又要对大的周围环境实施很好的保护,促使有利于人类发展的资源能够持续存在。当前,我国在生态建筑方面已经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绩。设计环保绿色建筑是设计人员应当具有的社会积极态度,它势必随着不断进步的人类技术观念的发展而拥有更加宽广的发展前景。

四、建筑设计中可拓性建筑设计的应用

1、基于原型借鉴的发散法

所谓原型借鉴,就是从自然环境中寻找原始素材,把自然中的结构元素或图形样式等原型借鉴到建筑设计创新当中,经过发散思维的可拓变换,新的设计方案就有原型为依据。在可拓建筑设计中使用原型借鉴的发散法,要对相关的原型素材进行描述,合理利用可参考的创新资源,以实现建筑设计创新的目标。发散发是可拓建筑设计创新的基本方法,其它的方法都是发散法的衍生方法,分析创新目标和创新条件后,新的创新理念才得以形成。在使用发散分析的可拓建筑设计创新实践中,要从相似性或因果性等有关联的信息中寻找发散方向。尽管创新环境对建筑设计创新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从建筑周边的环境着手同样能够产生别致的创新思想。

2、基于中介融通的传导法

传导效应是在变换一个对象后引起另外一个对象也发生变换的现象,基于这种中间融通传导作用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就是传导法。当建筑设计创新中的矛盾无法直接解决的时候,通过传导变换就很有可能解决问题,传导分析无疑是提高建筑设计创新水平的有效方法。传导法在我国古代有著名的实例,宋朝大臣丁渭在重修烧毁的皇城时,面临着浩大工程中的许多问题:大量的建材和劳动力需求,以及建筑垃圾的处理。丁渭并没有按照一贯的思维去处理这些问题,而是在皇城大门前就地取土烧砖,不仅解决了建筑材料和劳动力的问题,还在开挖的地方引入河水,减轻了运输的负担。在工程完工后,建筑垃圾直接回填取土的地方,又使城内土地恢复了原貌。从这个例子就能形象地感受传导思维的实践方法。

3、基于属性变换的共轭法

可拓学理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不同的属性,这些相对的属性被称为共轭性,事物的共轭性就好比手掌的手心和手背,两者相互依存,体现出双方的属性,从而构成了事物的整体。在可拓建筑设计创新中使用共轭法,要重视属性的变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实现建筑设计创新的目标。共轭法主要用在设计创新受限较大的建筑环境当中,环境的特殊性所带来的不仅是建筑设计的陌生感,还包括新环境下的建筑特色。共轭法的思维模式就是让建筑与环境形成共轭性,建筑看似比较独立,但却与周围环境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基于属性变换的共轭法要以认清事物的共轭性为前提,通过变换初始创新元来解决实际问题。

4、基于要素重构的可扩法

要素重构是指重新组合事物自身的各个要素,经过变换形成不同的发展趋势。在可拓学理论中,要素的重构变换就形成了可扩法。在可拓建筑设计创新当中,创新要素的重构对建筑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建筑设计创新的要素呈现出多元化和广泛性,在复杂的建筑系统中,材料、环境、技术、风格等多个创新要素都可以进行重构,从而提高建筑系统的合理性。运用要素重构的可扩法,必须要明确建筑设计创新的条件和对象,在此基础上才能够实现创新的目标。

结束语

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动力在于创新理念的深入,在21世纪现代建筑设计更加注重对个性的表现和文化的展示,现代建筑设计工作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和习惯思维的桎梏,对现代建筑设计的细节和关键进行再次认知与结构,为创新理念更好地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造基础,在设计思想更新、知识理论创新、环保思想体现等重点环节突出于体现的基础上,将现代建筑设计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以适应新时期社会、公众和行业对现代建筑设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乔芳.因地制宜创造和谐人居---城市花园建筑设计的创新[J].住宅产业,2012(05):63-64.

[2]周黎敏.技术整合与建筑创新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02):51-52.

[3]刘海泉.浅谈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环保节能理念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3):77-78.

[4]陈恭良.新形势下我国建筑设计应如何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5):104-105.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建筑工程设计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BUBA台灯设计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有种设计叫而专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