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技术探讨

2014-10-21徐立军

基层建设 2014年25期
关键词:路基填筑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徐立军

摘要:目前,公路工程在我国的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土方填筑碾压施工技术是公路路基工程的施工环节中相对复杂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比较受重视的一个环节,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也尤为重要,文章将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对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介绍。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引言

在高等级公路施工的全过程当中,路基的填筑会对公路整体施工质量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只有严格地按照国家相关规范精准施工,才能确保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积累路基填筑施工经验,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高水准的公路打下坚实基础。

1公路路基填筑施工的准备

在路基填筑施工前,首先应当把路基中线和填筑范围进行准确的测量放样,还要进行必要的地表清理工作,这个环节必须要把路基范围内所有草皮、树根和松散有机质土等彻底地清理干净。通常清表的厚度不应小于15cm。若采用原土或是砂性土对路基范围内洞穴、坑洼和墓坑等进行填埋时,应碾压密实。施工中前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不短于100m的路段进行试验。在正常施工阶段使用的填料和施工机具,应在试验路段填筑施工中大致相同。必须要通过试验路段铺筑,获得最佳配套机械、松铺系数和碾压次数等重要施工参数,为服务于之后的正常施工,为其提供必要参照。

2 公路路基的填筑施工

2.1土质路基的填筑

通常土质路基有水平分层填筑、横向填筑、纵向分层填筑和联合填筑等四种填筑方法。在具体的公路路基填筑施工中,要以现场实际情况为依据,合理选择适当的填筑方法。一般来说,公路的路基填筑多采用水平分层的填筑方法来进行。对于土质路堤而言,应当分层填筑,且每层厚度不宜超过50cm;对于路床顶的最后一层厚度不宜超过10cm。每层顶面应设置大于2%的横坡,以方便排水;在路基顶两侧应当设置临时性的阻水带,且每隔20m需设置急流槽一个,以预防边坡出现冲刷破坏问题。对采用不同性质填料进行同一路段填筑的情况,则必须进行分层填筑,还要严禁混填。

若透水性较大填料必须填筑在透水性较小填料的下面时,而且两种填料粒径的差距较大时,就必须要设置过渡垫层;若透水性较小填料填筑于下面时,则必须要设置4%的双向横坡,以预防路基内部出现积水问题。在地面横坡大于1:5 之时,可将原地面挖成台阶状,且台阶的宽度要大于1m;对于半挖半填的路段,可从填方坡脚的方向向上挖成内侧倾斜台阶状。对填方相邻作业段的交接处,在非同时填筑时,可对先填地段按照1:1 的坡度分层留阶。如果两地段同时填筑的话,则必须分层相互交错衔接,接头的长度应大于 2m。

土质路基填筑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含水量的控制问题。填料含水量应当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上下2%之内。如果含水量过大就会出现压不密实现象。一旦发生含水量过大的问题,就必须翻挖晾晒,待含水量满足相关要求后,方可再行碾压。

2.2石质路基的填筑

在具体实践中,用于填筑石质路基的石料,其抗压强度需要15MPa 以上,用于边坡码砌的石头强度更应在20MPa以上。路基填料为强风化石时,则应按照土质填料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填石路基填料的粒径不应大于铺筑层厚的三分之二,石料粒径不宜大于10cm。填石路基通常也应分层填筑、分层碾压。对于十分陡峭山坡路段的施工,或是大方量爆破移挖作填时,可采用倾填方法进行施工,但距路床底不小于1m的范围内,则应采用分层填筑碾压进行施工。在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施工时,应按照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的顺序卸料,再利用施工机械进行推平处理。如果填筑石块间有较大空隙,可用碎石、石屑等细料填充饱满方可。

2.3土石路基的填筑

土石混填路基通常须采用分层填筑方法进行施工。在石料含量大于70%时,采用人工铺筑,铺以推土机整平方法为最佳;若石料的含量小于70%时,可采用推土机等工程机械直接填筑;若石料含量不足30%,的话,则应按照土方路基施工方法进行填筑;土石路基填筑的松铺厚度通常应在 40cm以内,路床范围内最好改用土方进行填筑。

3 公路路基填筑后的壓实施工

填筑路基的材料会对路基的压实产生一定影响。在填筑材料当中,除了填石及含石量大的土石混填料外,其它材料都和含水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最佳含水量状态下进行压实施工,才能获得理想的密实度。对于构筑物墙背、台背,以及施工段交界处等特殊部位,压实施工机具难以正常施工,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可采用平板振动夯实机等小型设备进行碾压施工。

碾压机具和方法也是确保压实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根据填料性质和要求达到的密实度,选用和配置碾压机具。然后根据机具性能,确定适宜的松铺厚度。每一施工段配置自重以上、振动力以上的振动压路机、拖式凸轮振动压路机。施工时每次填料都应做一次重型击实试验,准确掌握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重等控制参数。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洒水车,路耙等设置用于控制含水量。土的松铺厚度,在碾压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方可振动碾压。采用灌砂法检测压实度,当压实度检测合格,才能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石方及土方混合料填筑时,必须严格控制石料的最大粒径及松铺厚度,且所有填石孔隙要用小石料和石屑填满铺平。压路机碾压的过程中,还要继续使用小石料或是石屑填隙,直至重轮下石料不出现松动、表面均匀平整为止,一般情况下碾压一遍即可。

4 公路路基填筑施工中应当注意的事项

4.1公路路基填筑施工中还应注意如下事项

每层填筑完成,采用灌砂法等方法对密度进行检测;"路堤填筑之前,应检测填料含水量,当填料含水量不符合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时,要及时进行纠正,确保填料含水量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填筑施工;路堤填筑施工完成后,对路堤表面排水横坡、平整度、边坡等进行整修,整修按照设计结构尺寸进行,自上而下进行削坡修整,不得在边坡上以土贴补。桥涵及其它结构物两侧填土。公路投入使用后,往往在桥头或其它结构物处存在跳车现象,这不仅影响行车速度、安全性和舒适性,而且容易使桥台、台背、桥头伸缩缝以及连接的路面结构遭到破坏,从而成为公路运营中必须经常性保养维修的重要路段,为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桥涵及其它结构物两侧填土。

4.2对路面平整度的控制

对于公路路基的施工而言,平整度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路面的施工质量,如果路基不平,即使面层填铺平整,压实均匀,仍会出现路面凹凸不平的现象,因此,需要对路基的平整度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情况下,在基层施工中,应该按照路面基层的施工技术进行,同时做好路面的养护工作,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养护的时间和养护措施。例如,在夏季,为了避免高温对于路面的影响,可以使用沥青乳液或者不透水薄膜等进行养护,养护时间多在2周左右。如果在养护过程中发现基层存在破碎、凹槽等现象,应该及时进行修补和压实,避免其对于整个公路工程的影响。在对面层进行施工前,要对基层的平整度进行复检,并对其进行彻底清理,避免杂物、灰尘等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清理完成后,要进行施工放线,确保基层标高与基准线的精准度。对于超出标高控制范围的基层部分,要进行找平处理,对凸出部位进行刮平,然后才能进行基层的摊铺施工,在施工中需要注意摊铺的宽度以及施工接缝的平整性,避免留下质量隐患。

结束语

生产实践表明,对于公路的路基填筑施工工程而言,不但要确保填料的合理选择,还要对施工工序进行相对严格的控制,并在施工的过程中遵循一定施工原则,解决和预防可能出现的路基填筑施工质量问题,这样才能确保路基施工质量,为公路整体施工质量提供基础保证。

参考文献:

[1]杨香英.路基填筑施工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3(01):112.

[2]赵磊;丁小江.路基石方爆破与填筑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2(07):89.

[3]柳宏.石灰土路基填筑施工及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2(11):34-35.

[4]李勇军.山区高速公路路基填筑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07(32):45.

猜你喜欢

路基填筑公路工程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中高填深挖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
基于移动 GIS 的公路工程外业调查系统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项目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及有效措施研究
市政道路路基填筑施工技术分析
浅谈公路工程路基填筑施工技术
浅谈高铁路基试验段A、B组填筑工艺控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