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吊丝成为粉丝
2014-10-21孙平
孙平
吊丝逆袭为高富帅是困难的,但吊丝逆袭为粉丝却是分分钟的事。
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地位却大为不同。所谓m丝,要f般努力才能刷出存在感,而作为一名粉丝,凭借这个群体,当诉求一致时,你就获得强大的话语权。想想50多岁才公开婚娴状况的刘德华吧,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粉丝不!答!应!
这就是“粉丝经济”的强大之处,尽管这是一个用到俗滥的术语,但直到移动互联的大面积应用,才开始真正闪闪发光。
此前,粉丝经济更多地指向演艺界,其中,有两个重要要素:明星主要占据了曝光平台,而这一平台基本是垄断的,另一个就是明星的影响力越大,则曝光平台就越乐意曝光陔明星,明星的知名度和曝光平台成正相关关系。因此曝光平台和被曝光的明星都处垄断地位,任何个人想要挑战其地位都是困难的。但这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粉丝经济,因为这种选择基本是单向的,用户基本是被動的、因此这基本上是靠宣传和知名度就能取胜的时代。
感谢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这项伟大的民主实践首先在商业领域掀起颠覆性的革命,而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的应用,更加强化了这一革新:用户从被动的消费者成为主动的选择者,并进而影响到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
这一过程都发生了哪些事呢?首先是传播平台的改变。尽管主流传播平台的强势地位一时难以撼动,但基于互联网的传播平台却越来越成气候。曾有门户网站做过调查,一线城市中,大概50%的年青人已经不再阅读报纸,他们更多地是在手机和网络上获取新闻。
与之伴生的另一个变化是内容发布主体的变化,一切个人、企业、组织机构或者政府机关,无论规模大小、数量多少,都可以成为发布内容的主体,都可以吸引自己的粉丝,至于能吸引到多少粉丝,那就看各自的本事。而且发布内容也是无比丰富,不同需求的用户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内容,并结识到兴趣趋同的同志。
粉丝只有聚合在一起才能进发出力量,否则只是乌合之众。互联网之前,广场承担了聚合粉丝的角色,而现在互联网取代广场成为聚合中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并且能实现即时的和无障碍的交流,这使得粉丝的力量得以完全释放,而且数量越多,其作用力就越大。
小米手机成长为大米正是移动互联时代粉丝经济的最佳案例。张瑞敏有句话:“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用在小米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小米诞生在移动互联兴起之时,巧妙地利用了移动互联分享和共享的特点,开展病毒式营销,使得产品在很短时间内通过口碑而被大众获知,而饥饿销售法更凸显了其物有所值的价值感,并放大了小米的品牌效应?
有人质疑,如此超配的手机售价如此便宜,雷军靠什么赚钱,殊不知,这才是小米的高明之处,先利用有吸引力的产品不断聚拢用户,而后再为这些用户群体提供外同产品及增值服务盈利。想想腾讯吧!QQ一出生,也有很多人质疑马化腾靠什么来赚钱,毕竟QQ只是个免赞的礼交软件,但一旦有几亿用户在使用QQ时,这个问题就变成了还有什么钱不能赚?
因此,对粉丝经济而言,如何吸引粉丝是首要问题,这要求必须有足够吸引力的产品。但仅仅吸引是不够的,因为消费者习惯喜新厌旧,同时面临的选择也不可同日而语。因此,粉丝经济的最后落脚点即是所谓的死忠粉。对产品发布者来说,如何增加用户粘度才是需要更加着力的地方,而这一切都指向持续的良好的使用体验。
因此这是一个粉丝胜利的时代,当产品提供商无时不在考虑用户体验时,那些素来弱势的吊丝们才能真正体会消费者即上帝的感受。同时,当粉丝握行绝对投票权时,一切产品都无法仅以宣传和知名度取胜,而是品质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