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县新农业综合楼地质环境影响浅析
2014-10-21张桂萍吴俊
张桂萍 吴俊
摘要:新农业综合楼拟建场地不良地质现象调查,论述该项目存在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为今后遇到同类问题有所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地质灾害;斜(边)坡;赤平投影;工程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征地范围平面形态呈四边形状,南北方向长度约60m,东西向宽28m,总面积为1691.6m2。按照设计标高整平后,形成的人工填土边坡最高7.8m。
1 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
评估区地处云阳县人和社区立新村2组,为浅丘地貌,用地范围总体为一斜坡,东北侧(坡顶)为一硬化公路,坡脚为云(阳)万(州)公路,评估范围最低高程198.63m,最高程208.72m,相对高差10.09m。总的地势北东高南西低,地形坡角为5°~12°,评估区北侧有一人工边坡,边坡高度1.4m,修建有挡墙。
评估区位于万州向斜北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在评估区内基岩出露处测得岩层产状170°∠13°,两组裂隙产状特征分别为:①70°∠85°,裂面较平整,无充填,间距1.3~2.5m,延伸长0.5~3.0m;②160°∠71°,裂面较平整,无充填,发育间距1.0~1.5m,延伸长1.0~2.0m左右。区内未见断层及褶皱地质构造简单(见图2构造纲要图)。
图2 构造刚要图(1::80万)
2 地层岩性
评估区内主要分布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4ml)、出露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现分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Q4ml)人工填土
杂色,松散,稍湿,由生活垃圾,建筑回填土及水泥地面等组成,主要成分为砖、炉渣、腐质物及砂泥岩碎块石和水泥地面,广泛分布于评估区民房及公路附近,厚约0.5~1.5m。
(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砂、泥岩
岩性以紫红色、棕红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夹灰白色中厚层状细~中粒长石岩屑砂岩组成。泥岩、砂质泥岩呈薄~中厚层状,局部夹薄层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风化裂隙发育,呈碎块状脱落。基岩零星出露于斜坡上。
受第四系土层和原始基岩面起伏的影响,岩土组合为二元结构,评估区岩土差异性中等。
3 主要地质环境问题
3.1地质灾害
评估区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3.2 斜(边)坡
评估区为浅丘地貌,区内以人工填土为主,岩层产状170°∠13°,斜坡现状稳定。人工边坡主要是土质边坡,均采用条石堡坎治理,现状无变形迹象,最高1.4m,现状稳定。
4工程建设诱发新的地质环境问题的预测
按设计整平后,场地将形成4段边坡,(编号分别为BP1、BP2、BP3、BP4)。现分析如下:
按设计整平后,场地将形成3段边坡,其中岩质边坡1段(编号分别为BP1),土质边坡2段(编号BP2、BP3)。现分析如下:
BP1边坡为泥岩边坡,长约45.0m,坡高0~9.8m,倾向126°,岩层产状170°∠13°,岩层内主要发育两组裂隙,产状分别J1:70°∠85°,J2:160°∠71°,采用赤平投影图(见图4)分析:边坡为切向坡,切向临空,但岩层倾角13°,岩层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发育的两组裂隙与边坡倾向大角度斜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但两组裂隙组合交线倾向坡外,倾角70°,对边坡的影响中等,故BP1边坡失稳的可能性中等,地质环境问题发生的可能性中等,威胁西侧荒地和已拆迁的棚房,损失小,危害性小。
BP2、BP3、BP4边坡为填方泥质边坡,高0~8.5m,岩土分界面倾角小于5°,故失稳的可能性小,地质环境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
5 工程建设对地下水、地表水的影响
在征地范围内无地表水体,且在评估范围内未见井、泉出露,工程建设开挖仅在浅表,开挖深度范围无地下水,故工程建设不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影响。
6对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
用地范围内有建构筑物,计划拆迁,北侧为硬化公路;东侧为居民住房;南侧为云(阳)万(州)公路,西侧为一荒地和已经拆迁的棚房。工程建设形成边坡后,边坡失稳将影响到相应边坡上的硬化公路,根据上述对边坡稳定性的分析,BP1边坡失稳可能性中等,其上未荒地和已经拆迁的棚房;BP2、BP3边坡失稳的可能性小,边坡上的公路和建筑物受影響小,故工程建设对附近建构筑物影响不严重。
7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1、现状条件下,未发现滑坡、泥石流、危岩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内斜坡、边坡失稳的可能性小,发生地质环境问题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
2、预测评估工程建设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损失中等,危害性中等;对地质遗迹、自然和人文景观及附近建构筑物、土地资源的影响不严重;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不强烈。
3、综合评估拟建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中等。
7.2建议
1、建议对形成的边坡及时支挡,对工程建设形成的临时边坡采取放坡或临时支挡,以免发生地质灾害。
2、加强地表排水,应保持地表排水畅通,尤其在雨季应经常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