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文教学的一点实践
2014-10-21黄海松
黄海松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在语文考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现今的作文却是学生最害怕的绊脚石:有不懂构思的;有缺乏材料的;有语言干瘪的……总之一旦动起笔来,很多学生往往冥思苦想、绞尽脑汁,看起来很是痛苦。学生之所以有这种种痛苦,主要是因为素材积累不够,没有养成练笔的习惯,写起作文来就是为了应付教师,于是乎越写越辛苦。针对以上令人头痛的现象,经过反复的实践,本人在作文教学中积累了一点经验,现在将之一一道来,与各位同行交流。
一、每周重视词汇、佳句的积累和名著的阅读感悟——读书笔记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缺乏词汇的训练、佳句的积累,学生的语言表现力难于得到有效提升。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每周五前,每位学生都必须完成两页容量的读书笔记。
具体包括四块内容:
第一,生字词收集。通过“摘录词语—解释—造句”的形式,指导学生从语文课本中积累字词。
第二,佳句积累。指导学生从语文课本、报刊杂志、名著作品等的阅读中摘录出个人喜欢的美言佳句,然后进行赏析(语言特点、修辞手法、语句理解、句式特点等方面),最后再进行仿写。这个环节主要训练学生对美言佳句的赏析和理解。
第三,每学期指定阅读一本名著,每周完成一定量的阅读章节,然后将本周所阅读的内容用200字左右的文字概述出来,写在读书笔记上。这个环节主要是帮助学生养成名著阅读的习惯,同时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
第四,抒写阅读感受。针对本周阅读的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以此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印象。
以上四大板块总字数必须填满两页纸——统一使用A4纸规格大小的软抄本。
二、我手写我口——周记之生活记事系列
面对周记,不少学生喜欢模仿优秀作文,缺乏真实的生活体验。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提出要求——周记统一命题“生活记事系列”,内容只能写当周内发生的真实事件,可以通过记叙的方式完成,也可以关注国内外新闻之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同时要学会给自己的作文命上一个新颖准确的作文标题,这样才更能吸引人。经过两次的指導与讲评,学生写出了不少充满生活气息的周记,例如:《爱的脚步》《苹果》《一角九分》《当桂花飘香时》《错失流动红旗之后》《喝早茶》……优秀作品在课堂上朗读之后往往能够引发学生的赞扬声。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学生慢慢学会了去观察生活、表达生活,于是作文也开始有了生命力。
三、当堂作文训练,提高写作速度
学生每次写作文总喜欢磨磨蹭蹭地完成,时间一长很容易养成拖沓的毛病。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决定在学生的写作速度上下工夫。
每当有两节连堂课时,第一节我先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包括审题立意、选材布局等,然后通过具体的作文给学生以真实的感悟。接着,通过安排三到四个作文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审题立意,巩固所学的知识。第二节课上,我才给出作文题目,要求学生5分钟内完成作文的构思立意,然后课堂完成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构思、写作的速度,我会在课堂上反复巡堂,每隔10分钟就进行一次调查,并且报出写作速度较快的学生人数。这样,学生之间无形之中就会形成一种良性的赶超的竞争氛围,同时还会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可谓一举两得。
经过半个学期的课堂作文训练,大多数学生都能够快速进入写作状态,并且在课堂上完成作文,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效率。
四、互批互改,相辅相成
初中生每学期最少完成6次大作文,教师都必须精批细改,这样的工作量不可谓不大。但是这样的精批细改能够对学生起到多大的作用呢?或许多数学生都是兴奋地看完教师评语和打的分数后就扔到一边去了。如果能够面批的话就不一样,每每得到面批的学生都会容易明白自己的不足并在下次作文中加以改进,可是时间又不允许这样。
优秀作品都是反复修改出来的,我们开始尝试让学生互批互改初期,多数学生可能只会在字词的书写、病句上下工夫,但是仍会有个别能够从立意内容上进行点评。这时,需要教师及时将点评到位的作品加以展示,给学生以一定的引导,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及时成长起来。为了显示公平公正,我要求每次作文都要有两位同学进行评分——其中一位是同桌,另位一位可以自定。通过不同评改人的不同意见,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为下一阶段的作文修改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文批改完后,我都会在当天进行全面的审核,如果有点评不到位的就加以指正,如果有评分不合理的我会阐述理由重新打上一个参考分数,及时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当天内根据修改意见,重新修改自己的作文,誊写到另一个作文本上。这样,学生手上就会有两个作文本——有时间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对比两篇作文的进步之处。当学生看到自己也能够评价他人的作品、发现经过自己修改的作文更加紧扣题意的时候,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将被调动起来。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的一点实践,具体实施起来还是需要大家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去安排,不当之处请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