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WebQuest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4-10-21谢婷婷
谢婷婷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对课程教学洋溢着饱满的热情,因为每当畅游在互联网丰富多彩的信息海洋中,我总会觉得自己充满着勇往直前的动力,拥有着更新的教育理念和不尽的教学资源。但同时我也在思索,如何用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的教学,如何将我在信息海洋里发现的那一颗颗美丽的珍珠与我的学生们共享,甚至让学生们比我发现得更多,比我做得更好?这些环绕于脑海的困惑在我发现WebQuest时终于释然了。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里,代表了先进教学理念的WebQuest正在全球流行。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伯尼?道奇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Webquest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它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能够完成的且具有吸引力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要求他们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来得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下面结合高一信息技术第六章《网页的设计与制作》的WebQuest教学设计,对这种教学方式的七个模块进行分析探讨。
一、清晰深刻的主题
选择一个WebQuest探究主题是一个耗时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要想使这堂课令学生和自己满意和成功,必须尽力做好选题工作。我认为以下四点是WebQuest选题必须遵守的原则:
1.所选的题目必须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
2.把那些认为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达不到最佳效果的课用WebQuest表示出来。
3.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Web网页。
4.所做的WebQuest要稍微超过现在学生所要求掌握的知识范围。
在高一信息技术课程第六章的教学中我拟定的主题是《个人主页制作——我的秘密花园》。因为这一章是培养学生信息收集、获取、分析、策划以及整合的能力,实践性很强,如果仅仅凭在课堂上教师滔滔不绝的讲授和连续不断的演示,学生获得的也只是纸上谈兵的空洞理论,并不能很好地形成他们自己的操作技能。只有让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中学习,提供一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去实践,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才能提高。这个探索性学习其实是连接了课堂接受式学习和完全开放的自主式学习,并且在基础知识的范畴内稍微延伸了一点难度。
二、引人入胜的情境
一个有吸引力的情境或引言可以直接影响这个WebQuest方案是否能有效地开展、是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情境或引言大多是用一段优美文字或者故事情节引入主题,例如《个人主页制作——我的秘密花园》里的引言用了一首清新的小诗,意在缓解现代高中生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形成的紧张情绪,应和他们需要透气空间的急迫心情。
三、切入实际的任务
任务的设计是一个成功的WebQuest的核心。WebQuest的“任务”模块对学习结束时学生将要完成的事项进行描述,最终结果可以是一件作品,或者是口头报告。具体可包括整理、復述、判断、设计、分析等,或是这些任务不同程度的综合。“任务”与“引言”一样,最好是有吸引力和引导性,让学生跟着你设计的任务思维走,并且积极地配合完成任务中提出的问题。
四、循循善导的过程
在这个模块中,给出学生完成任务将要经历的步骤,让学生知道完成任务的过程。其中包括把任务分块的策略,对每一个学习者扮演角色或看问题视角的描述等。整个过程描述部分相对简短而清晰。我在这一个模块整合了另一个模块的“资源”,因为我觉得在划分过程的步骤中,把必须要用到的资源一起分类归纳进去,这样才比较方便学生合理利用。
五、公正合理的评价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同时还要重视他们在网上查找资料的熟练程度。因此,除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以外,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予以评价。这样,既可以验收前面的学习效果,又能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更好的建议。在《个人主页制作——我的秘密花园》中评价的标准涉及几大方面的内容:对每次课堂活动结束后的评价;对个人分工任务的评价;对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价;对最终完成结果的评价。
六、意义深远的结论
学习的最后阶段——总结,既是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反思,又起到了帮助学生学习、进行归纳的画龙点睛之用。“结论”部分还给我们提供了一些较为深刻的可以继续探讨下去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下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可能会用得到。
WebQuest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点,它的互动性、自主性与跨越时空的特点,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摆脱教师、教室的过多控制,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创造了条件。教师通过尝试应用新的技术和新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当然,WebQuest不是万能的,它的生命力在于:需要师生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紧密结合,需要独立精神与合作精神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