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结合,开出理想之花
2014-10-21周利琴
周利琴
八年级是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学生们没有了七年级对中学生活的新奇,也没有九年级面临毕业升学,择业的两难选择的压力,处于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这一时期是潜心努力学习的时期,但也是一个产生剧烈思想变化的时期,更是一个危险的时期,是一个分水岭。八年级是两极分化较重的一个教学时段,如果班主任教师片面追求升学率,以“抓两头,帶中间”为名,放松对八年级的教育,就会使这个阶段的学生“方经秋霜,又披早雪”,给整个中学阶段的教育增加了困难,那么怎样才能当好八年级班主任呢?
一、首先分析八年级学生现状
(一)处在"心理断乳"的年龄
生理上的日趋成熟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变化,同时心理发育成熟度显著落后于身体发育,使得他们的“成人感”往往与现实世界发生矛盾,因此为了使自己得到内心真正的满足。他们往往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获取同龄同伴的认可,一是追求流行文化。在这两种方式中,前者属于不太成熟的小团体,后者使他们的身心受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与此相对的,作为主流文化代表的学校与家庭,与他们追求流行、崇尚绝对自由、要求独立的内心世界恰恰是相对抗的。于是,反感、敌对、叛逆、孤独、焦虑、偏激等敌对行为和心理状态就产生了,喜欢上网聊天,迷恋游戏,与上一代人之间的代沟也由此形成。
(二)功课由基础性向科学性过渡
七年级的课程大多数的内容,是中学的入门功课,是给初中整个阶段打基础。出现掉队或知识漏洞,往往是非智力因素起作用,是贪玩、不读书,该记的不记,该练的不练造成的。八年级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各门功课都有其内部的科学体系,再也不是小学的常识性或七年级的基础性了,特别是出现了需要高度逻辑思维,一步疏忽掉了队,往往步步艰难,甚至把全部功课拖了下来。学习上的挫折不仅是后进之源,而且还是后进的催化剂,这是关键。
(三)社会助长因素
心理断乳摆脱了成人的控制,走进了同龄人的伙伴。一个人胆子小,不敢恶作。两个人成了伴,三个人成了众,胆子壮了,主意也多了,只要有一人挑头,恶作剧便接踵而至,而且互相挑动、逞能,显示“力量”与“智慧”。谁管教就盯上谁,气势汹汹,摆出寻衅闹事的架势。若不及时制止,一而再,再而三,反面的强化,使他们越发疯狂不羁。
二、班主任教育对策
(一)班主任自我素养
第一,正确的育人观念。
八年级是把七年级管理缺口的回补再自我更新,确定新的班级目标,营造新的班级舆论,创建新的班级愿景,而不是早早指定中考目标,否则只会加速分化。一个班是否能带成功关键是看你把八年级这个班级带向何处。
第二,班主任不光只是能力更要有魅力。
有强的能力可以让学生佩服你,也不容易会对你提出的班级管理制度表示抵制,更容易接受你提出的教育观点,班主任个人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第三,要有时代感、有创新精神、有个性。
思想前卫,让学生感到老师也是某些流行爱好兴趣者。一首歌,一部影视,一句时髦语言等。
第四,要有“爱心”“童心”以及 “责任心”。
班主任的爱心特别重要,只有你真诚地“爱”学生,才能更好地和同学沟通,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班主任还应该具有“童心”,能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思考一些问题,从而做出更切合学生实际的做法来。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更是一项非常繁琐、细致的工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是不能做好这一工作的。
(二)教育原则
第一,尊重孩子,要求要严格,对待问题要一丝不苟,做事要严谨。
第二,做好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一是帮助他们正确发挥独立性。
二是帮助他们适应学习环境。
三是帮助他们处理好人际关系。
(三)管理部署
第一,根据八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本班的实际,确立本班级在八年级这一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
第二,建立一套严格、规范、人性化,切实可行的班级管理制度。
第三,选拔和培养好班干部。
一是感染意识,也就是以自己各方面的优良行为去感染、带动同学们。
二是服务意识,要随时想到,班委就是“服务”,而不是“严管”。
三是独立意识,也可叫主动意识,班委不要事事依赖老师的指令,而要在老师指导下积极动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工作,要开创特色,在工作中体现我们的智慧和不凡。
四是竞争意识,班委要敢为人先,争做优秀,优秀并不是争做最好,而是你应该让自己做得更好,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第四,要注意对学生进行个人修养、人格、个人品质的教育培养。
(四)大力加强班主任与家长、科任教师的配合
第一,家长与教师密切配合。作为教师和家长,首先明白,孩子的智力基础和品质基础是在家庭中奠定的,人的智力和品质是在家庭的塑造下成型的,学校是接过这块毛坯进行继续加工的,倘若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配合,再好的师资和学校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教师必须经常电话长联系家长,定期召开家长会,共同教育好学生。
第二,科任教师与班主任紧密团结。班主任是沟通学生和科任教师的桥梁,要协调好科任教师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形成以班主任牵头的科任教师集体。对于在本班级任课的教师,班主任只有让他们形成一致的教育目标、教育要求、教育信念、教育期望,使所有科任教师具有同舟共济的理念,有全面统一的教育行为,统一对某个学生实施更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才能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学生的心灵要靠教师的心灵来塑造,学生的集体由教师的集体来示范。班主任只有让班级任课教师努力使自己成为集体主义者,才能使班级学生形成明确的集体目标,良好的人际关系,统一的组织结构,健康的集体舆论和自觉的集体纪律。
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和八年级班主任,不仅需要严格管理学生,更要用魅力、用热情和朝气感染学生,用真心去挑战每个学生的世界。班主任是连接学生、家长和科任教师的纽带,家长、科任教师的积极配合对教育好孩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长、教师、学生完美配合,才能造就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