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好课堂

2014-10-21朱立

素质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职业价值观思想引领文化渗透

朱立

摘要:好课堂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思想的引领和文化的渗透;好课堂应充满爱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好课堂要求教师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具备阳光的心态,激励和引导学生实现理想。

关键词:课堂教学 思想引领 文化渗透 职业价值观

一、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现状

思想政治课课堂是学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每一位校长都会把思想政治课当作重要课程来建设。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没有实施专题授课,很少实施小班(或单班)授课,往往是一个专业或几个专业的近百名学生合班授课,从而导致思想政治课过程与目标的错位。在课堂教学上则表现为:重“灌输”,轻“启发、引导”;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重“教材的研究”,轻“与学生实际的结合”;重“教师的教学设计”,轻“学生的独立思考”等等。

今天学生的眼界越来越宽,思维越来越活跃,学生的兴奋点不会停留在教材中相对滞后的知识点上,如果教师的讲授只是教材的“翻版”,就不仅仅是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而是不能起到政治课教学的思想引领作用。课堂教学究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是好课堂?

二、专家学者关于好课堂的论述

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源远流长。从孔子的“愤悱启发”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从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到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几乎所有教育学者都试图破解课堂教学的奥秘,并为此贡献了许多知识与智慧。在众多观点中笔者觉得朱永新和叶澜两位教授的观点更值得借鉴。

新教育改革发起人,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认为:好课堂能够使教师体验挑战,使学生享受学习,让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有六條可以参照的标准:一是参与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课堂教学不能是教师的个人表演,不能是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更不能是教师的“满堂灌”。二是亲合度。师生之间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三是自由度。好课堂充满着自由轻松的氛围。四是整合度。好课堂应具有真正的整合知识的智慧。五是练习度。好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六是延展度。好课堂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

三.高职院校政治课好课堂的标准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人才。人才的质量体现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其核心是提高综合素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还应把创新精神和技术应用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作为高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所以,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应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具体可分为6个标准:

1、好课堂要突出与实际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原则和方法,也是政治课教学生命之所在。与实际的结合表现在:一是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价值观现状的结合,二是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三是与企业现状和企业的用工标准的结合,四是与国家形势和新政策结合,五是与国际形势的结合。脱离了以上的实际,政治课教学就成了空洞的说教,就失去了针对性和实效性。

2、好课堂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引领。好的课堂首先是以教授思想为核心。思想政治课,它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课程,为什么还要强调思想引领?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呈现多元化,各种思潮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如何用政治课教学内容理清人们的模糊认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引领道德风尚,显得尤为必要。所以,不管是讲授新课、还是组织活动课,也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是启发式、还是导向式或是案例教学法,也不管是否使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政治思想引领始终是课堂教学的本质内容。作为教师,一是要了解教材中蕴含的政治思想,二是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政治思想,强化渗透力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观念。

3、好课堂要以学校文化渗透为基本理念。学校文化是长期教育活动形成的价值观念的一种积淀,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宗旨的凝聚,对师生在价值引导、观念整合、情感激励、规范调节等方面具有直接的和巨大的教育意义,对培育师生健康风貌、培养师生良好道德风尚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因此,政治课教师应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的不同情景,使教学内容和学校文化巧妙融合,有感而发,真正收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事半功倍之效。

4、好课堂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无庸讳言,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基本素质较差,所以,课堂教学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即使是父母都放弃的学生。要相信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要发现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每一名学生都是断了翅膀的天使,教师的职责就是充分利用课堂的教学为学生插上翅膀,帮助学生重新飞上天空。

四、好课堂对教师素质的具体要求

构建好课堂需要教师观念的改变,需要教师具备阳光心态。

在观念上,教师要彻底清除“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思想,把课堂当成是展现自己魅力的舞台,是自身生命价值升华的途径。把学生看成是独立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消极接受的容器。课堂是师生共同度过的旨在陪伴学生快乐成长的一段时光,学生在这段时光中,知识得以扩充,情感得以交流,获得成长和发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老师在这段时光中知识得以传承,思想得以光大,获得实现自身价值和理想目标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比普通院校的教师有更多的压力和困惑,但是,不能麻木,不能习以为常,而应以积极、宽容、感恩、乐观和自信的心态调整自己的状态,即阳光心态。教师拥有阳光心态,就会用快乐之水冲淡苦味,就会用宽容稀释偏狭,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坚定的信念和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奇迹。

积淀好课堂的文化,把看似平凡又程序化的政治课堂教学变成塑造健康心灵的艺术摇篮。

参考文献:

1.李树峰 怎样构建一个好课堂,《中国教育报》2006.2.11

2.朱永新 我的教育理想[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353--357

3.叶澜教授对于一节好课评价的标准,

http://wenku.baidu.com/view/666702260722192e4536f677.html

4.温家宝,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国教育报》2009.9.4

猜你喜欢

职业价值观思想引领文化渗透
探究新时期高校教师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保障机制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立足校情 聚焦心理 管理升级 实干兴校
新时期共青团思想引领的路径探讨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以生代教”教学模式初探
从会计教育层次和职业价值观探索中职会计教育新思路
如何培养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专幼师职业价值观调查及职业认同感培养
高职生自我价值感、职业价值观与应对方式影响的研究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