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机防风系统设计

2014-10-21刘伟

中国机械 2014年23期
关键词:防风稳定性

刘伟

摘 要:为解决门机防风缺乏设计依据和参考的问题,本文对防风系统进行分析,整合现有各方面研究门机防风的设计要求,对门机的轮压及整机稳定性、锚定力、防风铁鞋和惯性制动器、防风拉索和缓冲器等进行设计计算,确定门机的防风设计方案。

关键词:门机;防风;稳定性;设计计算

1.概述

随着门机的大型化,其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关注,防风安全成为码头作业中一项最为重要的安全防治工作。门机防风是个系统,目前国家规范繁杂,不同部门对防风要求不一样,我们针对这种情况,整合现有各方面研究门机防风的设计要求,对门机的轮压及整机稳定性、锚定力、防风铁鞋和惯性制动器、防风拉索和缓冲器等进行设计计算,确定门机的防风设计方案。以此作为门机防风的设计依据和参考,解决设计防风系统缺乏设计依据的问题。

2.门机防风系统计算

2.1轮压计算

门机的轮压关系着码头基础建设和整机稳定性。分为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的轮压,并以门机在最不利位置,受最不利的风向条件下的理论计算。

四支点门机按刚性支承假定计算支承压力和轮压,即假定门机的四个支点始终保持在同一个平面上。

式中: 非回转部分总重量; 回转部分的总重量(包括货重);t旋转中心和门架中心的距离;

、 总力矩M沿X和Y轴的分量;l、S轨距;b、B基距;n每条支腿的行走轮数量。

2.1.1工作状态最大轮压

当门机最大幅度、满载、风由后向前吹,且臂架处于支承平面垂直于对角线连线AC,即 ,货物外摆10度时,出现最大轮压(B点)和最小轮压(D点)。

式中: 工作状态下风作用在门机上的最大风压

风力系数;

工作状态下最大计算风压;

构件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正面风作用面积( );

风力方向与构件表面纵向轴线呈的夹角( )

倾覆力矩:

式中:e门机回转以上部分质量的重心到回转中心的距离

h风载荷作用于整机的型心高度; 风载荷作用于货物的高度

最大轮压: ;最小轮压:

2.1.2非工作状态最大轮压

门机空载最小幅度臂架平行于轨道放置,非工作状态最大风压沿臂架从前往后吹时,有最大轮压。

式中: 非工作状态下风作用载荷; 风压随高度变化系数;

非工作状态计算风压 ; 构件平行于纵向轴线正面受风作用面积( )。

倾覆力矩 最大轮压 ;最小轮压

整机稳定性

根据GB/T3811-2008规定,门机的稳定性计算按无风静载、有风动载、突然卸载或吊具脱落和非工作状态最大风压四种工况进行(基础一定情况下,不考虑坡道、轨道高低差和惯性力等附加力矩)

(1)无风静载:门机吊起试验载荷的重量,位于最大幅度时的状态;

(2)有风动载:门机吊起额定载荷重量,位于最大幅度,貨物外摆10°,并且整机受到沿着臂架方向,由后向前吹的Ⅱ类风的状态;

(3)突然卸载或吊具脱落:门机起吊额定载荷重量,位于最小幅度,并且整机受到沿着臂架方向,由前向后吹的Ⅱ类风,此时门座机悬停在空中的货物发生突然卸载(或吊具突然脱落)的状态;

锚定力和防风计算

大车锚定装置和防风绳的作用一样,均为防止非工作状态下,起重机不沿轨道滑移,设计时只考虑一种保护单独作用的情况。当臂架处于最小幅度平行于轨道放置,非工作状态最大风压沿轨道吹时,大车锚定处于最不利状况。

锚定力计算

风载荷

式中:C风载系数;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计算风压;A垂直于风向的迎风面积。则主动轮和轨面的粘着力

式中: 主动轮的总轮压;f主动轮和轨面的粘着系数。

得总锚定力和防风水平力为

一般门机配备四个锚定插板,所以单个锚定插板的水平力为 。

防风拉索计算

防风拉索装置主要具有防止门机在非工作状态下发生倾覆作用,当门机遭受最大风速作用时,可根据不同的工况计算出门机各腿的的腿压值,以此作为垂直方向上防风拉索装置的受力情况。根据拉索装置的空间布置,(如图2)防风系缆图)可求出拉索的受力 的大小。

根据空间几何关系,得:

式中 为负腿压值。由此式可以见,只有减小防风拉索系缆装置顺着和垂直于轨道两个方向上的距离,才可以减小防风拉索受到的拉力,也就是 为零时,防风拉索所受力为最小值。

电动铁鞋计算

起重机处于最小幅度,并且起重机变幅平面垂直于轨道。风顺着轨道方向吹的情况下进行计算,此时起重机受风面积最大,即风载荷最大、最不利情况。此时风速按 ,风压为 ( ) 风载荷

由整机水平方向力平衡得

式中 是行走机构从动轮的数量, 是电动铁鞋的数量, 是每个电动铁鞋所可以提供的水平方向力。

缓冲计算

由计算式: 得

式中: 运行机构速度;S缓冲器缓冲行程。

总结

本文在对门机的相关防风装置进行设计计算,主要包括:门机轮压计算、整机稳定性计算、锚定和防风水平力计算、防风拉索设计、电动铁鞋的选型计算和缓冲器的选型计算等,确定了相关防风装置的通用设计方案及其验算方法,提供防风系统设计依据。

展望

在进行防风系统设计时,对如何正确预估风载荷需要深入研究,使防风设计更加合理,要适时对气候的变化进行可预见性的研究,及时调整防风的设计标准。而是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变,采用最优化的组合防风方式。

猜你喜欢

防风稳定性
独柱墩桥梁上部结构抗倾覆稳定性分析
人性化沟通应用于种植牙手术护理过程的效果观察
感冒来碗防风粥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电网稳定性预测
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整体控制稳定性分析
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整体控制稳定性分析
纳米级稳定性三型复合肥
非线性多率离散时间系统零动态的稳定性
任意切换下的连续非线性切换系统的输入—状态稳定性分析
防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