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有效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2014-10-21池红华

关键词:团队精神意识探究

池红华

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很多活动的组织流于形式,小组活动停留在肤浅的你说我说的层面上,没有实现学习伙伴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互动、碰撞。如想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小组活动的有效性,促使我们课堂实现成果最大化,还有待进行探究。现在就根据我自己的实践结果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注重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师要通过适时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是这个群体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成长,要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须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帮助、提携、合作、促进。实践中我发现,当教师的引导语经常关注到群体的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慢慢产生;当教育评价也经常关注到小组的发展时,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要使学生在小组的成长中逐步感受到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的愉悦,会客观地看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产生集体的荣誉感。

二、学习时要对合作学习的方法予以必要的指导

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安排了很多合作学习的形式,但学生除了在小组中很无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外,并没有产生較深入的合作成效。实践中我发现,小组的合作学习需要得力的组织,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能很快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选择合作学习的策略,会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组织大家有序活动,鼓励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能对合作学习的成果作简要的总结和评价。这里应该让学生学生明白,在本次合作学习中,自己承担的角色是什么,应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何表现自己、关注他人。学生只有明白了什么是合作学习,怎样合作学习,才能在小组活动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才能有序、有效地进行。

三、小组合作学习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完成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看到了比较频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的安排,但学生的交往共处、合作探究能力并没有得到很有效的培养,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很多教师没有认真思考什么内容、哪个环节适合合作学习,以什么形式(二人小组、四人小组、六人小组、师生合作等)合作学习,怎样指导和调控学生的合作学习。我们认为,抓住以下契机,适时组织合作学习,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当学生人人都想参与的时候,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当急需要与人沟通的时候,也可以安排合作学习。当需要协作完成的时候,及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还有些教学内容,学生一个人操作,单调重复,费时低效,这时也可以小组活动协作完成。当然,当学生遇到困难需要及时帮助时,我们也应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一来孩子的积极得到了及时的肯定,大大增强了合作意识,对合作效果也有很大个改观。

五、要通过适时的评价促进小组发展

对小组的成长来说,及时恰当的评价非常必要。在小组的使用中,教师要注意给各个小组相对均等的参与机会,对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面向各个小组的评价,即建立“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评价机制。在这里“激励”是及时评价小组发展的一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载体。实践中我发现,用“激励”评价小组活动的即时情况,效果比较好。

总之,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这里合作、交往、共享、共处是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应掌握的重要内容。学会合作交流是新课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如何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是我们教师一直追寻摸索的大课题。

(作者单位: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杨木镇九年一贯制学校)

猜你喜欢

团队精神意识探究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设问引导探究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编者的话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消防意识
浅析大学生团队精神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