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处处“匠心”,说出风采

2014-10-21马桂萍

关键词:风俗习惯匠心队员

马桂萍

口语交际课是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途径之一,是实施口语交际评价的主要空间和舞台。要上好口语交际课,教师要时时留意,处处“匠心”,选择合适的话题,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让他们有话想说。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笔者有以下几点做法与体会。

一、坚实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口语交际的训练应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在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必不可少,我们要充分利用它来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与应对能力。口语交际是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进行的双方互动的信息交流活动,课堂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际时空。我们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时刻不忘口语交际教学目标,把握契机,注意融合。

例如,课堂上的互问互答方式,既可以是学生问教师答或学生问学生答,又可以是一问多答或抢答。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培养,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二、抓住机会进行专题训练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口语交际的专题活动,比如抓住生活中的“母亲节”、“教师节”“中秋节”等“节日”这些话题做文章,设计出口语交际的专题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生生、师生的对话。下面是我设计的一次关于“中秋节”的口语交际专题训练案例:

【课前延伸】

让学生充分了解各地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

【发展目标】

通过這次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活动指导】

这次活动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活动的节目,中秋故事演讲等等。

第二阶段,进行“月儿圆,心儿甜”的班会活动。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进一步研究中秋的风俗习惯,传说故事等,在此基础上扩大研究范围,可研究关于月球的小知识,中秋的食品等,使学生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队员带来快乐与幸福。

【交际内容】

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世界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在班会上交流。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3.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交际过程】

1.中秋节的由来

师:谁知道中秋节的来历?

学生:介绍

小结:队员们都说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月亮圆满,象征团圆,所以也叫团圆节。它起源于魏晋时期,在唐朝初年成为我们国家固定的节日,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传统节日。中秋的另一个说法是: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刚好是稻子成熟的时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报的遗俗。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1)中秋节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可是非常重要的佳节。“月圆人团圆”,那是一个温馨和谐、及富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节最有名的传说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现在就让老师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嫦娥奔月》

师:有谁能来讲讲有关中秋节的传说,中秋节的起源及一些民间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引导队员讲出不同版本的传说,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等。(展示嫦娥奔月动画图片。)

师(小结):看来中秋节是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

(2)队员扮演嫦娥姑娘来介绍其他中秋节的习俗

师引:好,听了我给你们讲的故事,你们一定意犹未尽吧。现在我们请嫦娥姑娘来给我们介绍中秋节有趣的传统习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3)继续介绍关于中秋节的神话故事

好,听了嫦娥姑娘的给我们的介绍,我们觉得中秋节真是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节日啊。它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呢。(《月中玉兔》《吴刚伐桂树》)

(4)奖励。(对课前收集资料的队员进行表扬和奖励<奖卡>)。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师: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团圆节这份思念当然会更密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期,诗人就会用诗词来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队员发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对了,几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个夜晚,正是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你还知道哪些呢?

学生背诵:《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三、匠心设计多种训练方式

口语交际的训练可和读写训练相结合,可在课堂中进行,也可在课外活动或日常生活中进行。如果只采用单一的形式,缺乏新意,就不能让学生“说”兴大发,乐于表达。 这就要求教师独具匠心,设计不同的训练方式,例如课前演讲,学生可以讲故事,可以背诵诗歌,可以汇报读书心得体会,可以播报新闻,新闻内容可以是国内外大事,也可以是校园新事,还可以是身边的好人好事,演讲形式可以个人讲,可以小组讲。通过这样的方式,唤起学生“说”的兴趣,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总之,当前口语交际的教学,教师必须时时留意话题,处处“匠心”设计,是口语交际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大胆实践,自主发展。只有这样口语交际课堂才能生机无限,学生才能大胆“说”出来,“说”出自己的风采。

(作者单位:山东省昌乐县新城中学)

猜你喜欢

风俗习惯匠心队员
传接球跑位练习五则
边路进攻战术训练方法
提升传接球射门技术训练四则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论彩礼问题
老艺人的匠心
少数民族作文教学改进优化措施探析
探索满族中的风俗习惯之——猎鹰文化
匠心制造来自走心的细节专注
新工艺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