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保证沥青路面的平整度

2014-10-21李开颜

基层建设 2014年25期
关键词:压路机平整度摊铺

李开颜

摘要:本文对沥青路面平整度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控制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平整度

沥青路面起着抵抗车轮磨耗,增强防水性能,提高平整度,改善路面行车舒适性的作用。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很多,路面的平整度与施工单位施工管理、路基施工质量、路面底基层及基层施工质量、路面施工技术等有关。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提高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构建和谐交通,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在路基施工中,由于路基是路面的基础,路基不均匀沉降必然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1.1赫章县通乡油路一般都是沿着老路进行改造,只有极少部分路基进行加宽(主要是改线或原路基宽度不足处),路基纵坡进行适当调整。由于老路原为泥结碎石路面,主路面宽一般在4~5米,经过改造后变为6.5米,所以必须对路肩全部进行挖换,挖换深度根据地质条件确定,填料以5~8厘米碎石或砂砾为原料填筑,应压实到原路面的强度。

1.2对于部分半挖半填加宽路段结合的处理必须高度重视,若路基压实不够,容易出现沉陷和龟裂,在施工半填地面自然坡度陡于1: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0毫米,宽度不应小于1米,做到分层碾压,以保证路基压实度和强度。

1.3对特殊路段进行施工时,根据所测弯沉,适当提高路基高度,局部特别严重路段进行挖换补强处理。

1.4施工中应完善路基排水设施,为了能保证路基能经常处于干燥或半干燥状态、坚固和稳定状态,必须将影响路基强度的地面水予以拦截,并将其排到路基范围以外。

2填土路基压实度问题

2.1碾压前应排除原地面积水,清出树根、杂草、淤泥等,妥善处理好坟坑、井穴、树根的坑槽,分层压实到原地面高,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能。

2.2 路基  填筑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并通过试验路段来确定不同填料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相应的碾压遍数和压路机类型来保证路基的压实度,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和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压路机最快速度不超过4公里/小时,最后碾压采用不少于12t级的压路机,以避免引起路基不均匀沉降,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3基层施工

3.1路面基层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底基层和基层施工,以确保基层厚度、横披、强度、平整度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3.2加强基层养护,在基层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洒水进行养护,并应严格控制行车。若出现坑槽松散,应及时采用相同材料进行修补压实。

3.3严格控制基层平整度,面层铺筑前用3米直尺进行平整度检测,平整度差或大于《施工技术规范》时应进行整平。面层铺筑前应将路面清扫干净,确保基层整洁,没有松散的浮料和杂质。

4面层施工分为层铺法和热拌铺装法两种,所以在分层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4.1层铺法施工

4.1.1层铺法施工时要洒底油以加强与基层的粘接性,沥青要洒布均匀,不应有空白和堆聚现象出现,以免产生松散或拥抱和推挤等病害。洒布沥青后应趁热迅速铺撒矿料,按规定一次撒足。矿料要求摊铺均匀,局部有缺料或过多时,应适当找补或扫除,矿料不应有重叠或漏空现象,否则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4.1.2铺撒矿料后立即用6~8t双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及时碾压。碾压应从一侧路缘向路中心进行,弯道处从内侧向外侧进行。碾压时,每次轮迹重叠30厘米,压路机行走速度开始为2公里/小时,以后可适当提高。

4.1.3碾压结束后即可开放交通,但应禁止车辆快速行驶(不超过2公里/小时),要控制车辆行驶路线,使路面全幅宽度获得均匀碾压,使处治层反油稳定成型。对局部泛油、松散麻面等现象应及时进行修补,对于达不到相关要求的,要及时挖补达到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4.2热拌铺装法(分人工摊铺和机械摊铺)

4.2.1人工摊铺时,应以扣铲方式均匀摊铺在路上,不得扬铲远甩,避免造成粗细集料分离,一边摊铺一边用刮板刮平。摊铺时不得中途停顿,并尽快碾压。刮平时做到轻重一致,往返刮2~3次,达到平整即可,防止反复多次刮使粗粒料刮出表面。摊铺时随时检查摊铺厚度、平整度和路拱,若发现不符合要求及时修整。人工摊铺时,松铺系数控制在1.25~1.5。

4.2.2机械摊铺必须熟练掌握摊铺机的性能,松铺系数控制在1.15~1.35,为料减少摊铺沥青混合料的离析,布料器两侧应有不少于布料器2/3高度的沥青混合料。铺机必须缓慢、匀速、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摊铺机应提前0.5~1小时进行预热,使其温度不低于100℃,摊铺速度应控制在2~6米/分钟,当发现沥青混合料面层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及时予以清除。

4.2.3沥青混合料摊铺平整后,应趁热及时碾压。碾压的温度应控制在110~140℃。沥青混合了碾压分为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初压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和坡道上则由低处向高处碾压。使混合料得以初步稳定后,随即用10~12t双轮压路机复压4~6遍,时速控制在5公里/小时,复压阶段碾压至稳定无明显轮迹为止,终压是在复压之后用6~8t双轮压路机以3公里/小时的速度碾压2~4遍,以消除碾压过程中产生的轮迹。用双轮压路机时每次重叠30厘米,轮胎式压路机应重叠碾压。碾压时层厚较大的采用高频大振幅,层厚较小的采用低振幅,以防止骨料破碎。

4.2.3接缝施工,路面接缝必须紧密、平顺,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毫米(热接缝)或300~400毫米(冷接缝)。相邻两幅横向接缝均应错开1米以上,应采用3米直尺检查,以确保平整度。青路面的各种施工缝(包括纵、横缝等)处,往往由于压实度不足,容易产生裂缝、松散等病害影响路面的平整度,所以在施工施工应处理好纵、横缝的衔接。

4.2.4压路机不能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上轉向、掉头、加水和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施工机械和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及杂物不能立即开放交通,为料保证沥青路面平整度及使用寿命,沥青路面应等到路面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时才能开放交通。

总之,作为施工单位应做到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意识,使路面平整度达到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满足行车舒适性标准,为了保证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应该从路基施工准备阶段就开始重视,强化施工过程管理,完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才能从源头上,根本上解决沥青路面平整度的质量问题,从而使沥青路面平整度得到保证,提高行车舒适性和经济性,最大化地降低公路使用成本。

猜你喜欢

压路机平整度摊铺
压路机技术发展浅析
沥青路面双横坡一次摊铺施工技术研究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标准化施工中3D摊铺技术的应用
身体压路机
3D摊铺技术在路面施工中的运用
基于RC6—9控制器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控制系统开发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双层摊铺技术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应用
浅析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因素
路基路面平整度测试及技术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