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对策

2014-10-21张小伟

素质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对策英语教学

摘要:学好英语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英语课程标准》的理念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方法,让学生这个主体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英语;教学;对策;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学习并促进学习。新课改革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目的在于使学生拥有的丰富的直接经验。课堂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是要通过学生的大脑起作用的。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既有接受信息的一面,又有发出信息的另一面。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双向传递信息和反馈信息的交流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科学地而不是随意地参与,要在接受來自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控制和调整这个教学过程,使学生这个主体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新课程标准也要求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上,不能只看课讲得如何生动,如何熟练,更要看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何。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否调动起来,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能力是否真正得到提高,学生的方法是否正确,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学生的智力是否得到开发,如果不把学生看作主体,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无从谈起。目前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主宰课堂教学的现象仍很普遍,还是传统的老一套,过多地分析词法、句法,有的甚至大教词源,可以说旁征博引大论滔滔不绝。自己唱“独角戏”,把学生看作“观众”,这种注入式,满堂灌的落后的教学方法使本来应成为主体的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接受地位,学生潜在的能力和情感因素难以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实践证明,没有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师生就不能互动,就不存在信息的反馈和交流,学生能做到的只是记笔记,背笔记,死记硬背,机械套用。久而久之便成为瓶中的“跳蚤”,再也跳不高了。这些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使得中学英语教学难以迅速提高。因此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就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

转变教学模式,采用任务型教学模式。“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这里,英语只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工具、一种技能,而不是仅仅作为一门知识来学习。

有效的预习引导。有效的引导学生预习,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尤为重要是能使学生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培养学生预习的兴趣,把竞争意识引入到预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精心布置预习内容,要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在布置预习内容时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少而精”的原则。让学生预习内容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以解决下一堂课的重难点为主。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指导学生预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注重情感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由被逼去学到愿意去学,将会调动学生的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自己的教学有更大的成果,学生有更大的进步。情感是人的行为的动力系统,是一种很强的内动力,学生是学习英语的主体,教师在学习英语中起主导作用。师生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是建立在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之上的。

落实主体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在教师的“导演”下,让学生去参与整个教学活动。教师应想尽办法让学生动起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练习,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和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思维的欲望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起到指导和激励作用,而学生则是活动的主体。

创设情境,善用语境教学。语言的学习最好的方式是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感知语言,并在感知的过程中自己领会到语言的真谛。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也进一步强调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提供一个逼真的语言情景,使静态的或动态的画面场景声像并茂地映入学生的眼帘,进入学生的耳中,强化和丰富学生的听力理解与记忆。学生会运用学到的知识,从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品尝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增强认知的效果,把新学到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去。

激励、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组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要灵活的使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通过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在任务型教学模式的驱使下,使每个学生每节课都能有所获,在任务中不知不觉感受英语,喜欢上英语课堂。

参考文献:

[1] 段军霞.交际法产生的英语教学误区[J].安阳大学学报,2004(02).

[2] 彭社芬.中国当前英语教学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0(10).

[3] 周邦友.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反思[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作者简介:张小伟 ,男,(1982年10月——),贵州仁怀人,单位:贵州省仁怀市光华小学,职称:小学一级

猜你喜欢

对策英语教学
诊错因 知对策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