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中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2014-10-21杨辉
杨辉
摘 要: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多年,倡导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仍未改变。而其中的“美”所指的美育对培养综合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美育有利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的提高,美育有着其他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独特性。从初中阶段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关键词:素质教育;美育;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在实践中进行了微观调整。在初中教学阶段,各学科担负着不同的教学任务,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美术课是中学阶段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同时,还要注重跨学科学习,因此,通过初中美术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十分必要。那么,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呢?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来提出几点教学意见,仅供参考。
一、课程导入,关注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课程导入阶段往往是被忽视的教学步骤。殊不知,导入对课堂整体教学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中学阶段,学生思想懵懂,逆反心理严重,同时也在接受着多元化的信息,他们的兴趣广泛,但不易被激发,这就需要教学工作者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兴趣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寻找恰当的课堂导入内容和形式,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例如,教师在讲到“你、我、他”,这课的重点是要学生抓住人物特征画一幅肖像画,教师从学生平日的交谈中得出他们对学校校长较为感兴趣,于是教师就可以把校长的肖像画贴在黑板上,要学生猜猜他是谁?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这是校长!”教师问:“从哪看出来的?”学生回答:“从发型、从眼睛”等等,于是,在此时教师则可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我们之所以能判断出这个人是校长,是因为我抓住了他五官的特征,然后讲“画人物一定要抓住特征,才能画得像”。这样,在课堂一开始,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对人物的把握来学习。
二、创设情境,增加学生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法是近年来应用较为普遍的教学方法,而且该方法也适用于各个学科,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局限在教材上,而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种情境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很难得到培养,学生兴趣也受到制约。因此,在新课标的倡导下,美术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营造一定的教学情境,包括一定的文化情境、语言和多种形式的活动等,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学生会对美术学习产生巨大的兴趣,进而鼓励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例如,在講到“傲雪梅花”时,教师可以发现这一课的切入点是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因此,梅花自古以来就被中国人视为有着坚韧不拔精神的植物,也是英雄人物的象征。教师可以将课程设计为:赏梅—咏梅—画梅,通过运用多媒体,首先展示大量的梅花图片让学生欣赏,详细观察梅花的外形特征;接着播放一些咏梅的诗词,如毛泽东的《卜算子》、王冕的《墨梅》,让学生在诗歌的感染下,深入理解梅花高洁不屈的精神;最后,一边播放古典名曲《梅花三弄》的音乐来渲染气氛,一边讲解梅花的画法,这样,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刺激下,对课程教学更感兴趣,课堂学习效果显而易见。
三、平等师生关系,打破传统教学
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主导,学生是教学主体,二者的关系对于课堂教学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要加强教学中师生的双边关系,既重视教师的教,也重视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对于美术课而言,学生兴趣是第一位的。美术应区别于语数外等学科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有着独具一格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努力改变“传道、授业”的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可以将自己置身于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参与讨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情,还有利于学生对美的欣赏。又例如,教师可以打破教室教学的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去操场、图书馆、教学楼,这样不仅延展了教学内容,还打破了师生间的冷漠关系,学生对美术教师刮目相看,对美术课的学习更加感兴趣,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之,美育是人们全面发展的需要,它能够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愉悦身心。同时,美育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认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以及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总之,美育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给予的情感体验,需要教学工作者不断实践。
参考文献:
巫风旭.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学苑教育,2011(19).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