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吉他大合奏的若干思考
2014-10-21凌晨曦
凌晨曦
【摘要】作为世界三大乐器之一的古典吉他,以其美妙的音色,丰富的和声,完美的表现力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当今世界流传国家最广,弹奏人数最多的樂器。近些年来,我国优秀的年轻演奏人才不断涌现,但其中大多数都是在独奏方面的造诣很高,而对吉他重奏以及室内乐方面的研究较少。国内优秀的吉他重奏团体屈指可数,而吉他大合奏的演出形式更是凤毛麟角。即使是在音乐学院的专业教学领域,对于吉他大合奏的涉及与国外相比也是比较落后的。因此,笔者认为,进一步地提高吉他大合奏的水平,加强这种演奏形式的推广,对于我国吉他音乐的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吉他;大合奏;教学
中图分类号:J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5-181-02
一、吉他大合奏在专业教学领域的作用
(一)参加大合奏的排演不仅能丰富演奏者的演奏经验,还能从各方面完善和提高演奏技巧
众所周知,要成为一个高水平的吉他演奏家,除了需要演奏者天生具有一定的生理条件,和后天规范及勤奋的训练基础以外,还需要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良好的音乐感觉与敏锐的音乐听觉,这样才能拥有十分全面的演奏水平,胜任不同风格类型的曲目要求。而吉他大合奏对于提高演奏水平的方方面面无疑是作用颇深的。
第一,吉他大合奏有助于提高演奏的音乐表现力。与独奏相比,大合奏在其演奏技术层面上的要求相对简单。因此在这种演出形式中,演奏者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发挥自身特点,不被技术要求所制肘,对音乐的诠释自然更加到位。如果训练得当,大合奏能使每个吉他演奏者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样既丰富了其音乐表现力,又使不同水平的吉他演奏者有了更多演奏上的选择。
第二,吉他大合奏有助于提高对不同音色的把握和对节奏的控制。由于大合奏声部的分离以及演奏的音符比独奏相对简单,所以在大合奏中,演奏者对每个音符的音色把握以及节奏的控制必须更加的精准考究。排演吉他大合奏作品时,演奏者必须能够选择并使用合适的音色,确保自身演奏节奏的准确与稳定,才能使各声部音乐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有机完整的作品。通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实际演出的经验积累,大合奏对演奏者音色和节奏上的影响不言而喻。
第三,吉他大合奏有助于提高音乐听觉能力。在大合奏的排练中,对吉他演奏者听觉方面的训练与提高是十分明显的。由于乐器本身的音量所限,吉他并不在交响乐的常规编制中,因此普通的吉他演奏者很难参与到交响乐队的排演中去。如果只是一味地埋头苦练,其对于音乐听觉的训练机会就相对较少了。吉他大合奏在声部分配上尽量模仿传统的交响乐队,所以在排练时要求每一个声部的成员都非常明确并熟悉彼此在音乐中的分工。这样的练习也就势必要求吉他演奏者在大合奏的演奏过程中,仔细聆听同伴演奏的每一个音符,然后对自己的演奏做出相应的调整。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吉他演奏者的音乐听觉自然会更加敏感,在日后进行室内乐或是协奏曲的排演中也能适应得更好。
另外,在吉他大合奏里经常需要弹奏一些特殊的音响效果,所以乐谱中会出现很多特殊的演奏技巧,例如拍板、自然泛音、人工泛音、拨奏技巧等等。长时间的练习与运用这些特殊技巧,对演奏者本身的独奏水平也可谓是一种提高。
所以,笔者认为,经常参加大合奏的排演对演奏者综合演奏水平的提高能起到显著作用。并且,在日常学习中,大合奏的练习和独奏的练习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一个演奏者能将在大合奏排演中获得的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多样的音色、准确的节奏控制以及敏锐的音乐听觉等灵活运用到其独奏上,那么他将取得单一独奏训练所不能给予的训练效果与长足的进步。
(二)大合奏的练习能使吉他演奏者接触更多类型的音乐作品
由于吉他大合奏多声部的的特点,演奏者不仅可以改编演奏众多经典的吉他音乐,还可以更多的改编其他种类的音乐——无论是传统的交响乐作品、室内乐作品,甚至很多现代流行音乐,都能用吉他大合奏的演奏形式表现出来。例如:巴赫(Bach)的《勃兰登堡协奏曲》、久石让(JouHisaishi)的《风之丘》、披头士乐队(Beatles)的《Yesterday》都曾被成功改编成了吉他大合奏作品。由于声部的增加,大合奏在改编作品时就产生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表现空间。从实际的演奏角度上来说,很多无法改编成吉他独奏的作品都可以在大合奏的改编中得以实现。
另外,通过吉他大合奏的改编和演奏,吉他演奏者能够更多地接触和了解其他种类的音乐。通常,吉他学习者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对吉他独奏作品的研究上,对于其他类型音乐的了解则相对较少。而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吉他演奏者对于不同种类音乐的审美能力,扩大音乐审美的眼界范围,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
二、吉他大合奏可以更好地普及与传播吉他音乐
吉他大合奏能起到广泛地传播吉他音乐、吸引更多业余爱好者的作用。著名的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Issac Stern 1920.7.21 - 2001.9.22)曾经说过:“让一百个孩子学习小提琴,其中一个可能成为演奏家,剩下的九十九个可以成为很好的听众。”在业余的吉他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作为重点;把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作为学习吉他的首要目的;再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进行训练,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学习吉他的乐趣。吉他大合奏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在以上这两个发面都能发挥出独到的作用。
首先,传统的一对一教学模式相对较枯燥乏味,导致儿童不一定愿意接受,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在吉他大合奏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能够更好的进行互动交流。这样相互交流与探讨的模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练琴的动力,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吉他的兴趣。另外,教师可以安排难度较低的曲目给初级水平的学生进行排演。如此,学生们通过团队协作、集体努力演奏出自己排练的作品,也有利于增强其成就感。
其次,从普及吉他音乐的角度而言,吉他大合奏具有先天的优势。由于吉他合奏团人数相对较多,这种形式可以试用于中小学的业余教学领域以及大学的学生社团,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非常适合吉他普及教育工作。多开展吉他大合奏的排演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地培养和发展吉他爱好者的群众基础,让普通民众更加接近和了解吉他,丰富其业余生活。
第三,在业余吉他教学中,吉他大合奏具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的作用。在排练大合奏时,学生在演奏技巧上面临的难度较低,从而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音乐的处理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技巧上相对简单的合奏曲目,加深其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理解,加强对音乐内容的把握,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三、吉他大合奏排演中的实际问题
吉他大合奏与吉他重奏或室内乐相比人数较多,同一声部常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演奏者。为了演出的整体性,通常而言,吉他大合奏的排演需要一个演奏者担任指挥角色。吉他合奏团所需要的指挥不仅需要在演出时控制整个乐团,而且在乐团平时的排练中还要讲解音乐背景、感情变化、力度处理等等。所以吉他合奏团的指挥至少需要了解指挥和吉他两个方面的知识,才能带领合奏团排演出好的作品。
排练吉他合奏还需要编订正确的统一的指法。吉他是一种音色十分多变的乐器,同一个音在不同的弦奏出的音色是不同的,所表达的情感也有所差异。例如:E音在一弦空弦,二弦第五品或者是四弦十四品奏出的音色就截然不同。右手的触弦位置和触弦方式同样也会对音色产生很大影响:在音孔附近奏出的音色较柔和,在琴桥附近的则比较明亮。这些因素都会对吉他合奏整体的音乐性产生极大影响,所以在排练大合奏时需特别注意指法的编订。应根据不同音乐的特点编订统一的、合理的指法,在同一声部内左右手都要使用相同的指法来演奏,这样才能保证合奏的整齐性。
在实际排练的时候,每个成员的水平可能会出现差距较大、参差不齐的情况,最好能了解每个成员的技术特点,将其分配到相应的声部。在分配声部时应根据演奏者水平的差异进行搭配,尽量做到声部之间的平衡。
在大合奏时,十几把甚至几十把吉他同时演奏,弦的音准无疑是重中之重的事情。哪怕事先用校音器调好琴弦,有时也会因为一点点误差而造成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后果,所以合奏团应设置一个合奏团首席,在演出前负责逐一核对每根弦的音高。在人数较多的合奏时,也可在每个声部都设置一个声部首席,先由其校对音准后再与自己声部的成员核对。把音调准是大合奏成功的最基本的要求。
四、吉他大合奏编制的创新
虽然吉他具有比较宽广的音域和多变的音色,但是无论是从音乐色彩的丰富性还是从音乐表现的张力上来说吉他大合奏仍具有一定局限性。而且演出时全部乐器相同,也容易给观众造成听觉疲劳。所以,吉他合奏团在以吉他为主的编制下可以增加一些其他的乐器以丰富整个音乐的色彩。
吉他合奏完全可以效仿提琴家族,衍生出弹法类似但音域不同的高音吉他和低音吉他——也就是俗称的贝斯。新掘宽己合奏团所创作的一首吉他六重奏《S-Blues》就采用了一把高音吉他四把普通吉他和一把低音吉他的编制,突破了传统吉他的音域,极大地加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除了改良传统的吉他之外,还可以适当的借用其他乐器来增加大合奏的层次感和丰富度。例如打击乐、小提琴、长笛等乐器都能与吉他很好地搭配,只要在编曲合适的情况下这些乐器都能融入吉他大合奏中,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日本音乐家藤井真吾创作的《帕萨加亚》就使用了吉他合奏团协奏、小提琴和吉他担任独奏的演出形式,这样的尝试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吉他合奏音乐的创作开辟了不同的道路。
五、吉他大合奏在我國的发展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吉他音乐起步晚,吉他大合奏在中国的发展还相对比较缓慢。
我国关注并了解吉他合奏的音乐家太少,在吉他合奏方面缺乏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和优秀的演出团体。在亚洲吉他水平最高的日本,吉他音乐家新掘宽己组织的合奏团(Niibori guitar ensemble)已经将近有五十年的历史,至今仍是日本乃至世界一流的吉他合奏团体,这个团体的存在对日本吉他音乐的推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的日本吉他音乐家、作曲家藤井真吾(Shingo Fuji)为吉他大合奏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有《帕萨加亚》(PASSACAGLIA)、《天使协奏曲》(Concerto de Los Angels)。这些优秀作品的成功演出,让人们近一步地感受到了吉他合奏音乐的魅力。
在中国,关于吉他合奏音乐的乐谱和专业性的资料数量太少。要排练出好的吉他合奏音乐肯定需要大量的吉他合奏音乐作品作为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的音乐作品水平再高的人也无法弹出好的音乐。另外,关于大合奏的训练方法也没有系统的教材和资料,想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只能靠自己摸索,就会走很多的弯路。缺乏高质量的乐谱和专业性的资料是阻碍中国吉他合奏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吉他教学领域,吉他大合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使在专业吉他的教学课程中,一般也都只重视独奏能力的培养而没有把大合奏的训练当成常规的学习内容。业余吉他教学对于吉他大合奏就更加缺乏了解和重视,业余吉他教学中大部分的老师还是坚持一对一的授课形式,少有集体合奏课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了很多的学生具有较高的独奏水平,但是缺乏大合奏的经验,所以在组织大合奏的排练时也显得十分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