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质的教育研究方法

2014-10-21马晓玲

读与写·上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定量研究教育研究

摘要:为促进教育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和提高教育研究的质量。本文对质的教育研究的概念、理论基础、特征及局限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为它与定量研究向结合来弥合其自身的局限性提出了尝试性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研究;质的教育;定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9-0023-01

近年来,质的研究方法在实践中展现其优势的同时,也逐渐的将其自身的局限性暴露出来。因此,教育研究者们需要准确把握住质的教育研究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通过与其他的研究方法相结合来弥补质的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更好地促进教育研究方法向着更深层次发展。

1.质的研究方法的概念以及理论基础

1.1 质的研究方法的概念。质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新形式的定性研究,它是在原来的定性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和发展起来的与原来的定性研究方法相近但又有所区别的一种质性研究方法。作为最早将质的研究方法引进国内的陈向明先生,她给质的研究方法下了一个定义:"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1.2 质的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在以质的研究、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教育史研究和口述史为关键词检索中国学说期刊文献分析表明,大多数研究者都把质的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概括的定位于现象学的解释主义。实际上,质的研究实际上起源于很多不同的学科,收到各种不同思潮、理论和方法的影响,根源于多种理论和研究传统,并且处于这些理论的张力之间。例如:现实学、阐释学、扎根理论、象征互动主义等理论都从不同角度丰富了质的研究方法的理论大厦。

2.质的教育研究方法的特征

基于对质的研究方法理论基础的分析和概括,研究者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质的研究方法的特征进行了描述,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对质的研究的特征达成了共识:

2.1 质的研究具有情境性。质的研究强调研究者必须亲自到被研究的人群、地点、环境和组织之中,以观察自然环境下的行为,并获得研究对象社会实际生活的第一手资料。

2.2 质性研究主要采用描述-归纳的方法。一般采取质化研究,通常是因为没有理论或者现有的理论不能够有效地解释被研究的对象。质化研究者通过观察和从田野中获取直觉理解来构建理论。

2.3 质性研究具有"平民意识",体现出"人文关怀",因而具有独特的魅力。从质性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来看,质性研究的对象更为关注处于"边缘化"状态中的人群。

2.4 质的研究具有整体性。质的研究是对研究对象的整体和全局的认识,它将现场里的人与事物看作是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且,研究者重点关注整个情境,并由此形成整体观念。

3.质的研究方法摘教育研究中的适用领域以及局限性

3.1 质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适用领域。质的研究策略是一种具有洞察力的研究策略,其在教育研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适用范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1 质的研究方法适合在微观层面对教育现象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描述和分析;适合于小样本进行个案调查。

3.1.2 质的研究方法强调在自然情境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在自然情境中收集资料。因此它适合于了解研究对象的经历和事件,了解事件发生的动态的、连续的过程。

3.1.3 在质的研究方法过程中,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根据倾听、记录被研究者对特定问题自由表达的看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因此它适合于对研究者不熟悉的教育现象进行探索性研究。

3.2 质的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运用的局限性。

3.2.1 质的研究方法建构起来的只是小范围的理论,其研究成果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因此,不适合进行宏观层面的研究,不适合对教育现象的平均情况进行研究。

3.2.2 在教育研究中,运用质的研究方法收集的资料是有关具体的教育情境、人物行为表现的描述或者是与被研究者的谈话,这些资料的收集工作费时费工,所得结果又往往繁乱复杂、不便于运用统计程序进行处理。

3.2.3 研究结论易受研究者的主观态度和价值取向的影响,不能对象量的研究那样对研究结果的效度和信度进行工具性的、准确的测量。同时,对整个研究的质量评价也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

4.质的教育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与定量研究的整合

在教育研究领域中定量研究和质的研究的单独使用,都无法解释和回答所有的问题。为了全面准确、系统深刻地揭示、掌握和沿用教育规律,提高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和教育研究的质量,应把两者研究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至于二者如何结合,可以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4.1 从研究主体的角度来探讨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这两种研究方法都需要研究主体具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才能更好地进行更为深刻的教育研究。因此,教育研究者不断提高自身对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理论认识以及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掌握两种研究范式的各种具体的方法与技巧,做到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在主体层面的结合,这是提高我国教育研究水平的关键。

4.2 在具体的教育研究设计中,一些专家学者们对于在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具体设计层面的结合提出了一下有效的结合途径,如:"主从式结合"和"主主式结合"。 由于教育现象往往具有复杂性、多元性和模糊性,因此在教育研究中不能简单地套用。要根据质的研究方法和量的研究方法可能在不同問题的情况下,各自具有不同的结合方式,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的需要,灵活的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设计出适合于具体研究的最优的方法组合。

参考文献:

[1]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 莎兰.B.迈瑞尔姆著.于泽元译.质化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个案研究的扩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3] 刘献军主编.教育研究方法高级讲座[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4] 卢国燕.质的教育研究方法解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7).

作者简介:

马晓玲(1989-)女,汉,山东德州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定量研究教育研究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汉江上游径流变化影响的定量研究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汉江上游径流变化影响的定量研究
幼儿教师如何进行教育研究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民族舞蹈的研究前沿与热点的对比分析
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