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麻饼
2014-10-21张叉
昨天,娃娃他妈从茶几上、壁柜中清理出一大包长期无人食用的面包、饼干、水果糖等东西扔到垃圾桶,这让我想起少东西可吃的三十多年前半个麻饼的事来。
那是1970年初期,我上小学,正值“文化大革命”在全国如火如荼地进行,政治上十分热闹,经济上却非常寒冷。那时候,工人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俗称“工人老大”“工人老大哥”,地位最高。农民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俗称“农民老二”“农二哥”,地位排在第二,但这只是从政治上来说的,至于其经济地位,则属于非常低的那一类。农民的日子过得极其艰难,青黄不接、吃了上顿没下顿并不是个别现象。我和代新是同班同学,在家庭背景上具有一些相似性。我们两家都是农民编制,同种庄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当然也就具备了“贫穷”这一全国农民的共同特征。但是,两家又同一般的农民家庭略有不同:都住在公社唯一的那条街上,我父亲租店当裁缝,经营着全公社唯一的一家裁缝店,挣的钱交给生产队,手里偶尔也有些散钱。代新父亲做公社邮递员,张罗着全公社唯一的一家邮递业务,由国家发放微薄补贴,兜中有时也有些碎银。正是由于有这样的便利,所以如果遇到大人心情好的时候,娃娃就可以得到些好处,我和代新也就可以不时买点零食吃。
说起吃的,那时盐亭县章邦公社的整条街上只有两个买处:一家馆子,一家供销店。家乡人所说的馆子就是书面语中的食店,供销店就是由供销社出面办的干杂店。馆子与供销店的面积都不宽,馆子有四五十平方米,大约是供销店的两三倍。这两家买处由编制为城市居民的江家人打点,说得更具体一些,由夫妇二人、三子、一女共六人共同经营,夫妇唱主角,子女唱配角。馆子和供销店墙挨着墙,供销店隔壁又是江家的住房。馆子里卖干饭、炒菜、蒸菜、拌菜、卤菜、稀饭、油条、热面、凉面、凉粉、馒头、甜花卷、咸花卷、糖包子、肉包子、花生、烧酒,等等。那毛边锅上的蒸笼一层一层的,有时候重得很高很高。锅底下是串着火苗的红彤彤的煤炭,锅上面是周身热气腾腾的蒸笼。那蒸笼中溢出的肉包子香气飘得很远,人还在场口上,鼻子就已经捕捉到香气了,十分诱人。如果我和代新进馆子,肉包子也就成了首选。供销店卖盆子、刷子、帽子、手套、毛巾、袜子、花椒、胡椒、辣子、煤油、豆油、酱油、盐巴、醋、茶叶、白糖、红糖、冰糖、水果糖、饼干、麻饼,等等。我和代新喜欢的是水果糖、饼干、麻饼,其中特别喜欢麻饼。
一天,代新的父亲一早下生产队,挨家挨户给社员送信、送报,久久没有回来。财神爷没有回来,代新也就两手空空,一文不名。父亲给我的钱不多,只够买一个肉包子。
“买个肉包子!”
我站在灶台边叫了一句,那小公鸡般的声音透过蒸笼漫出的蒸汽,传到了灶台后面江姑爷的耳中。江姑爷平时寡言少语,为人一贯低调。他一声不响地接过钱,从热气腾腾的蒸笼里取出一个热气腾腾的肉包子放到我冷冰冰的手板心上。
那时,我并不懂成年人经常挂在嘴邊那句“有难同当、有福共享”的涵义,但包子一到手,我就不假思索地扳成两半,一半留归自己,一半交给了代新。包子放到嘴里一咬,油水就开始往外流了,整得满手都是。于是,赶忙拿舌头去舔舐手上的油水。说起吃包子舔手,给我印象很深的是袁如孝老辈子在我们家做客时饭桌上讲的一个经典故事:一年夏天的一天,一大队三生产队的袁作斗赤着脚丫穿着裤衩打起个光胴胴走进馆子,买了一个刚刚出笼的红糖包子。等到他把包子放到嘴里一咬,那滚烫的糖水就流出来了,顺着手指流到手掌,继而顺腕而下。他下意识地抬起手臂舔舐手腕上的糖水,哪晓得那剩余在包子里面的糖水一下子又流溢而出,径直洒落到背上,把他背烫得绯红。话说我与代新吃包子,一口咬下去,虽然也有汁液流溢而出,但是毕竟是肉包子,汁液却是没有红糖包子那么厉害的,完全在可控范围之内。最诱人的是,那包子里面有一块像汤圆一样大小的圆圆的猪肉丸子,纯肉而无蔬菜,内拌葱花儿、盐巴、花椒、胡椒等,所有佐料,应有尽有。两人说说笑笑,边吃边朝学校走。学校离馆子不远,但我们脚还未踏进校门,包子已经吃下肚子,连手都舔完了。
又一天,因为裁缝店生意不好,我没有从父亲那里争取到活动经费,结果就只有代新手里捏了几分钱。这次,我们没进馆子,而是在供销店柜台前刹了一脚。那柜台是木制的,但横在我们面前就像一道铜墙铁壁,高不可攀。十多年后我长大成人回老家,发现这家店子还在,一切都还是老样子,只是那柜台原来是那样的矮小,只有齐胸高。
“江三孃,买个麻饼!”
代新踮起双脚,把钱举过头顶,就这样喊了一句,他那清脆的童音飘过了柜台。供销店的女主人原本姓张,大人习惯用她丈夫的姓来称呼她江三姐,小娃娃就顺着喊她江三孃。江三孃走到柜台边接过钱,很快就从我们头顶上递过一块东西,性格明显比灶台后面的江姑爷开朗得多:
“娃儿,拿到!麻饼。”
就像我分包子一样,代新也给我分了一半麻饼。两人有说有笑,一路吃,一路走,脚还没跨进教室,麻饼已经吞下肠胃了。麻饼上面的芝麻颗粒尽管很小,但是在嘴里却特别经得起咀嚼。小小一粒芝麻,在牙舌之间慢慢玩弄,余香不尽,耐人寻味。
后来,我们还分吃过麻饼,但是具体怎样分吃的,那味道又如何,我都没有印象了。唯有那第一次分到半个麻饼的情形,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作者简介]张叉,男,1965年生,四川盐亭人,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