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社区管理模式 增强社区治理能力——招远市社区社会管理创新调查与思考

2014-10-21刘雯雯

基层建设 2014年8期
关键词:形成原因现存问题

刘雯雯

招远市委党校

摘要: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各种社会矛盾的聚集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并且要求统筹城乡社区建设,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深化城乡居民自治,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对于化解社会矛盾和问题、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和谐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现存问题;形成原因;建议与意见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招远市社区社会管理工作始于2007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工作,使社区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社区管理运行机制初步形成,社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社区人居环境不断优化,社区自治得到了长足推进,社区功能得到一定体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或不足:

(一)准行政化的管理模式,社区管理精力不足

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政府和居委会关系应该是指导与协助关系。可是,我市多数社区居委会基本上都将主要精力消耗在完成政府部门或派出机构交办的任务上,社区的运行机制开始向行政化回归。准行政化的管理模式表现在为:行政性事务不断增加,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居民及住区单位的联系更多的是政府性的工作联系,真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活动则相当贫乏;工作程序也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来实施。该管理模式模糊了社区自身的自治型,弱化了社区自我发展的动机,使社区和办事处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行政性依赖关系。

(二)社区队伍素质偏低,社区管理专业性不强

社区社会工作者队伍虽然已得到不断充实和加强,但从现有组成机构来看,初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9%。同时素质结构不够合理,城市社区中居委“老大妈”式的人员占较大比例;农村挂靠村委班子进行综合治理的情况普遍存在。缺乏专业的社区工作知识和能力素养,使得社区工作者缺乏社区治理能力,工作开展的难度较大。

(三)社区社会资本观念薄弱,社区管理合力不大

招远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中一些公共性社会资源相当丰富,关键是如何去开发和利用。但大多居民和社区工作者传统意义上理解的社区社会资源只有优质矿山等自然资源和发展较好的企业实体,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相对于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一种增值性资源形态,也就是一种社会网络资源,这种资源是社区建设的重要依凭,例如社区内的优秀文化工作者,社区内具有感召力的精神领袖等。由于这种资源开发利用的不充分,造成了社区居民和单位参与不足。

招远社区中居民民主自治意识情况不容乐观,主流人群关心、了解、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社区内一些单位对社区事务也理解、支持、参与、配合不够,非营利性民间组织的成立尚不成气候,社区资源共有共享、社区单位共驻共建的格局尚未形成,社区建设缺乏合力。

(四)社区文化凝聚力稍显不足,良好的社区氛围尚未形成

文化活动大多局限于爱好文艺的特定范围和特定人群,近年来的健身运动发展迅速,而且得到了居民的喜爱和认同。但是,居民在活动中的交流并不多,文化凝聚力明显不足。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社区中新型社区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多,这就给培育社区文化带来了更多挑战。如何利用文化活动消除社区居民之间的陌生感,让社区居民在文娱活动中接受先进文明,增强社区文化凝聚力是社区工作的一大重点,更是难点所在。

二、建议与意见

(一)转变政府职能,规范社区工作范围

政府各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在推动社区自治中,首先要提高相关部门、广大居民和居委会成员对《居委会组织法》的认识,自觉尊重社区居民依法自治的权利。政府部门要从管理主导型转变为服务主导型,为社区提供有效服务和指导。

实行行政事务进社区申报准入制度,凡是部门工作要进社区的,必须先申报、后进入。把行政职能和社区事务区分开来,属于行政管理、行政执法的职能,由政府各部门、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独立完成,不能下派到社区。确实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必须通过县区的统一组织协调,落实到社区,不能乱摊派,以保障社区居委会“落实自治权、履行协管权、行使监督权”,切实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给予社區一定的办事经费,使社区有能力有财力解决好社区事务。

(二)整合社区资源,培育社区关系网络

社区作为社会基层“细胞”,蕴含着丰富社会资源,特别是近年来,社区党员明显增加,人口流动加快,社会人才更加集聚,“两新”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及各类社区服务机构不断涌现。社区社会资源丰富,为培育社区关系网络加强社区服务带来了良好契机。

首先,抓好社区工作队伍建设。通过直选方式选出能真正代表人民群众利益,有热情、有能力履行好职责的社区居委会成员,并定期向居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居民的监督。通过广泛招聘的方式选拔出具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实务操作能力强的人加入到社区工作队伍中来,更好更专业地提供服务、评估服务质量、监督服务效果等,实现社区工作质的提升。适时提高社区工作者的补贴标准,保持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基本稳定,实现职业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其次,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共建单位等社会力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驻共建,使广大居民从社区自治中得到实惠,进一步激发社区居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创建与驻社区单位的“共驻共建”发展平台,通过合作程度、利民效果、企业员工参与度等指标对驻区单位进行综合评判,年末评出优秀公益奖,并且提供优惠的社区发展政策。社区居委会与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签订《资源共享、服务群众》合作承诺书,坚持把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共同发展放在第一位,企业内的服务资源尽量开放,打破自我封闭、内部运转的状况,把能够服务群众的资源社会化、产业化。

(三)打造先进社区文化,引领道德风尚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层组织,必须充分发挥好社会“软约束”的治理手段。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解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充分发挥社会自我调整、自我规范和自我节制的能力。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推进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行业规则、社会组织章程为基本方式的社会规范建设,通过自律、他律、互律使社区居民能够树立正确道德观和价值观,充分引导社区道德风尚。

挖掘社区内的优质文化资源、文明典型,打造优秀的社区文化。例如,有的社区发展成熟,邻里间互帮互助关系融洽,该社区就可评为“邻里和睦型”社区;有的社区成员知识文化程度较高,社区内文化氛围浓,该社区就可评为“文化型”社区。此外,“生态型”社区、雷锋”社区等等,通过典型事迹的挖掘,进一步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

(四)深化城乡居民自治,完善社区自治体制

积极适应新形势、顺应居民新期待,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建立健全社区自治组织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社区居民选举制度、社区民主决策制度、社区服务承诺以及社区工作评议制度等,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议事会议都做明确界定,从政策上加以明确界定居民主人翁地位。

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为主要形式的基层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治理事件,设立公开栏、居民接待日、社区对话等途径,及时接受居民的监督,从而引导居民自觉参与社区自治。

猜你喜欢

形成原因现存问题
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现存问题及改革探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存问题和改进措施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问题及对策
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职校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研究
高校跨学科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
中职学生学习现状调查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