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4-10-21王俊杰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18期

王俊杰

[摘要]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在肱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肱骨骨折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为治疗1组,26例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为治疗2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1组优良率显著优于治疗2组(P<0.05)。与治疗2组比较,治疗1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早、住院时间短(P<0.01)。 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钢板内固定;肱骨骨折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8-170-03

肱骨骨折常发生于肱骨外科颈、肱骨干、肱骨髁上、肱骨髁间、肱骨外髁、肱骨内上髁。根据骨折情况,肱骨骨折可选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包括外科颈骨折、合并肱骨头粉碎性骨折等。手术方法有钢板内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交锁髓内钉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牢固等优点[1]。本研究对46例肱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肱骨骨折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25~68岁,平均(37.3±5.8)岁。其中车祸伤27例,坠落伤15例,重物砸伤4例。25例患者为肱骨上1/3骨折,14例患者为肱骨中1/3骨折,7例患者为肱骨下1/3骨折。其中18例患者为开放性骨折,28例患者为闭合性骨折。所有患者均明确诊断。其中20例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为治疗1组;26例患者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为治疗2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手术方法

1.2.1 治疗1组 消毒后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全程操作在C臂机下进行。在肩峰前侧以肱骨头为中心,沿皮肤纹理长轴方向做约3~5cm切口,分离三角肌。于大结节内侧顶部、肱二头肌腱后方约5mm处进针。扩髓,置入髓内钉。在C臂机下观察骨折复位满意,髓内钉位置良好,固定远端和近端近。

1.2.2 治疗2组 消毒后在全麻下进行手术。切开皮肤,分离肌肉,保留骨折端部位,在C臂机下复位骨折,复位满意后,根据选择的钢板剥离骨膜,安放钢板,将骨折端加压靠拢,固定骨折固定器,使钢板与骨折部位临时固定。然后钻孔,拧入螺钉。

1.3 评价方法

手术疗效评定根据肩和肘关节活动度进行评价[2]:肩关节外展、肘关节伸曲范围为0°~150°为优,0°~100°为良,0°~90°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例数。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开支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临床疗效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1组优良率显著优于治疗2组(P<0.05)。见表2。

2.2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治疗1组住院之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治疗2组(P<0.01)。见表3。

2.3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与治疗2组比较,治疗1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

3 讨论

肱骨骨折由直接暴力或者间接暴力导致,直接暴力指外侧打击力击打肱骨干,导致横型或者粉碎性骨折,间接暴力是指手部着地捉着肘部着地,导致力向上传导,加上身体倾倒产生的剪应力,导致肱骨骨折。肱骨近端的骨折较少合并血管损伤,相对来说腋动脉损伤的发生率较高。老年患者因为血管硬化、血管壁弹性差,更容易发生血管损伤。动脉损伤导致局部血肿形成,可出现显著疼痛,肢体苍白、发绀、皮肤感觉异常的症状。肱骨近端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以腋神经最多受累,肩胛上神经、肌皮神经和桡神经损伤也偶有发生[3-6]。腋神经损伤时,肩外侧皮肤感觉丧失,但测定三角肌纤维的收缩更为准确、可靠。腋神经损伤时,可采用肌电图观察神经损伤恢复的进程。绝大多数病例在4个月内可恢复功能,如伤后2~3个月仍无恢复迹象时,则可早期进行神经探查。高能量所致的肱骨近端骨折时,常合并多发损伤,应注意除外肋骨骨折、血胸、气胸等。本次纳入的研究对象为仅肱骨骨折,无合并伤。

理想的内固定器应该符合骨折部位生物力学的要求,设计合理,在骨折愈合的过程中能够允许骨折面靠拢,并且同时能够保持骨折部位稳定。近年来学界提出骨折的生物学固定原则,髓内钉内固定逐渐成为长管状骨干骨折的首选方法。交锁髓内钉同时保留了普通髓内钉的优点,又克服了普通髓内钉只适合用于长管状骨中1/3以上的短斜形、横形、短螺旋型骨折的缺点。交锁髓内钉具有防止骨折缩短和旋转的作用,对粉碎性、长斜型、长螺旋型折两端骨折,多段骨折以及骨缺损等均可达到坚强的固定作用。交锁髓内钉适应症比较广泛,包括单纯性骨折、多段骨折、粉碎性骨折以及骨折后骨缺损等[7-9]。尹鹏等[10]研究显示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和带锁髓内钉(locked intramedullary nail,IMN)内固定治疗B、C型肱骨干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崔伟等[11]研究结果显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在治疗NeerII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疗效相当,但肱骨近端髓内钉手术创伤更小,有利于骨折愈合。张敏等[12]研究结果显示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微创、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简单、有效的方法。

本次研究对46例肱骨骨折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例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26例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交锁髓内钉治疗的患者总体优良率高于钢板内固定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术后骨折愈合更快。交锁髓内钉对骨折面骨膜以及软组织的损伤少,这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在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似,这与农洪升[13]的研究结果不同,在他的研究中,交锁髓内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钢板内固定的患者,这可能与本次研究纳入的样本数量较少有关。

综上所述,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骨折愈合早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康.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在肱骨干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111-112.

[2] 顾玉东,王澍寰,侍德.手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王文政.早期桡神经探查与保守治疗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效果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6):771-772.

[4] 周海清.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3,8(4):305-306.

[5] 刘战江.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33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7):59-60.

[6] 李涛,田宝方,刘俊宾,等.32例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研究和探讨[J].2014,12 (10):38-40.

[7] 宋炬,张天浩,董英海,等.肱骨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观察[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6):637-639.

[8] 张锦锋,刘国东,叶登花,等.带锁髓内钉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5):576-577.

[9] 孙文波,王鹤楠.交锁髓内钉治疗眩骨骨折30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164-165.

[10] 尹鹏,毛智,张立海,等.锁定加压钢板与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B、C型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3,27(12):1457-1461.

[11] 崔伟,吕杨训,贺行文,等.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1):41-43.

[12] 张敏,徐执扬,任龙喜,等.可膨胀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34-35.

[13] 农洪升.交锁髓内钉在肱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955-956.

(收稿日期:2014-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