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经济区建设背景下河南省服务贸易研究

2014-10-21金鑫

对外经贸 2014年9期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服务贸易河南省

[摘要]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背景,分析河南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服务贸易总量小、逆差项目多、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落后等,提出建立河南省国际服务贸易协会、调整服务贸易结构、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积极拓展河南省服务外包业务等扩大河南省服务贸易的对策。

[关键词]服务贸易;河南省;中原经济区

[中图分类号]F75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4)09-0036-03

[作者简介]金鑫(1966-),男,河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 国际经济与贸易。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项目(项目编号:132400411033)。一、服务贸易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中原经济区(CPER)地处中国中心地带,即以河南省为主体,包含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省部分地区的综合性经济区。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至此建设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作为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域,位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京广通道纵轴的交会处,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具有承接东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是沿海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中部崛起的重要基地,是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四大经济区之后又一新的经济增长板块。中原经济区既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也是全面实施国家发展大局中地位和作用的战略选择。中原经济区是中原崛起、河南省振兴的载体和平台,是河南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开展对外服务贸易的载体和平台。

对外服务贸易是以国际市场为基础的服务业外向化的各种交换活动。当今服务贸易占世界总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服务出口占世界出口贸易的比重为20%,发展服务贸易日渐成为世界各国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提高国际分工地位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服务贸易也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2013年,服务贸易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进出口总额首破5000亿美元,稳居世界前列;河南省服务贸易连续几年都有较大的进展,尽管进出口总额2013年只有366446万美元,但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一再创新高,2013年度同比增长198%。与沿海地区相比,中国中部的市场、劳动力、要素成本等有较大优势,对外开放的体制、政策、环境等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正在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板块,而河南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规模最大的省份,人力资源丰富,交通区位优越,开放平台也趋于完善。因此,发展对外服务贸易不但市场空间巨大,而且也将极大促进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增长,有利于扩大货物贸易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带动产业升级等。

二、河南省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服务贸易增速较快,但总量依然较小

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2 年,河南省服务贸易跨境收支总额305874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10%,其中,跨境收入增长 1855%,跨境支出增长 1172%;2013 年,河南省服务贸易跨境收支总额3664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80%,跨境收入增长 3225%,跨境支出增长 688%(见表1)。

(二)服务贸易逆差持续减少,但总体结构不合理

2011年以前河南省服务贸易一直处于较大逆差,2010年的逆差是557581万美元,2011年是29794万美元,而到了2012年服务贸易跨境收支开始出现了顺差,其顺差为56498万美元,到2013年顺差达到455652万美元,顺差同比增长70649%。而2011—2013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差额均是逆差,其差额分别为5492万美元、896万美元和11846万美元,见表2。

(三)旅游项下跨境收入增幅快于支出,入境收入持续增加

河南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中国旅游看三南(云南、海南、河南)之说,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呈稳定增长。但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人均收入低,出境人员少,外汇支出少。因此,旅游外汇收支保持顺差,2013年河南省接待国际旅游人数达 19077万人,其顺差为7899万美元,见表3。

(一)成立河南省国际服务贸易行业协会

河南省可以借鉴上海的经验,成立河南省国际服务贸易行业协会,其宗旨是依照河南省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整合资源,建立河南省服务贸易协调、促进平台,协助河南省商务厅制定和完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引导和协助本省服务业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开展国际交流,参与国际竞争,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河南省服务品牌,提升河南省服务业的国际影响力,发挥河南省作为联系中原经济区和国际经济贸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从而推动河南省对外经济贸易的开放发展。该协会的法人应由河南省省级服务贸易行业委员会等分支机构和各地市级国际服务贸易分会自愿组成的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非营利性的行业性社会团体组成,为企业提供信息、培训、咨询、认证、展览、商务联络、广告等服务,并可承担政府部分课题,培训服务贸易领域紧缺人才,组织各类国际交流活动等。

(二)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提高服务贸易产业竞争力

优化服务贸易产业结构意味着将服务贸易结构由资源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转变,由低附加值的传统服务贸易占较大比重向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贸易占较大比重转变。从对河南省服务贸易结构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运输、旅游、建筑、安装及劳务承包、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在服务贸易结构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通讯服务、保险、金融、体育、文化、娱乐等则处于次要地位,即使在主导地位的项目中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又是支出多、收入少。因此,要努力调整服务贸易结构,重点发展通信、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特许经营等部门,尽力培育体育、文化、咨询等部门;对于劳务输出和旅游产业等优势产业,应该继续加大开放力度,争取更多外汇收入;对于金融、保险、通讯、信息等目前实力尚不雄厚,但具有战略意义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部门,应该采取加大财政政策支持、优先保障服务业用地、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予以扶持,以提升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

(三)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贸易核心竞争力

要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尤其是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和保护。首先,确定服务贸易人才培养对象,服务贸易研究人员、企业家、金融家、会计师、审计师、律师及工程设计承包商是从事现代服务贸易的中坚力量,对他们加强培训,使其成为服务贸易高端人才;其次,要在大学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专业中加开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有条件的院校要积极筹建国际服务贸易专业,加紧培养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第三,加强对现有相关人员的短期培训,使其尽快了解和熟悉《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和业务程序;第四,利用优惠政策引进海外和省外服务贸易优秀人才,同时要防止河南省人才流失,以提升河南省服务贸易的核心竞争力。

(四)充分把握全球“30时代”到来机遇,大力拓展河南省服务外包业务

目前,全球服务外包已进入“30时代”。“30时代”的服务外包业指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兴起而开启的服务外包新阶段。它与以简单降低成本为目的的服务外包有本质区别,对企业来说是巨大发展机遇,同时要求企业在技术、业务领域和业务模式上不断创新。首先,要选好重点国别和地区。目前美国、欧盟、中国香港和日本是购买国际服务的主要发包市场,河南省应该多选择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进行服务外包合作,重点培育技术先进型服务外包企业,加强发展信息技术外包(ITO)、商业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PO)业务。其次,积极学习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先进经验。2014前5个月我国商务部确定的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签订离岸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占全国的919%和907%,表明示范城市产业集聚和引导作用较为突出。第三,要创新融资渠道,形成一批外包龙头骨干企业。河南省的服务外包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投入较低,必须鼓励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做大做强,并且加大对服务外包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培育河南省服务外包行业领军企业。

[参考文献]

[1]雷瑛河南省服务贸易出口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J]对外经贸,2013(1)

[2]柏雪冬,杨彬以服务贸易促进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思考[J]西部金融,2013(10)

(责任编辑:乔虹)

猜你喜欢

中原经济区服务贸易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中原经济区崛起的金融风险防范探讨
中原经济区旅游业金融支持研究
对中原经济区发展的几点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武术产业发展的助推力及资源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