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革”时期的一首“反动儿歌”

2014-10-21雷辉志

文史博览·文史 2014年8期
关键词:王师傅大跃进绣球

雷辉志

“文革”十年,让全国的中小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快乐”时光。

1969年,原四川(今重庆)奉节吐祥中学一位姓顾的初一同学边念歌谣,边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的家伙,歌谣是这样的:“大字不出头,两边挂绣球,三天不吃饭,饿的团团转。给我六分钱,一天花三分。吃了一截藕,长了肚子手,吃了一颗药,长了两只脚…… ”

黑板上出现一个赤条条、可笑的家伙,手大脚大,四肢摊开。男孩子高声叫嚷着,女孩子看见羞红了脸,纷纷捂住眼睛,也有女生高声叫骂。

预备铃声刚响过,学校工宣队的王师傅被吵闹声惊扰。那时 “工人阶级领导一切”,所以学校机关都配备了几名思想觉悟高的工人来指导工作,叫“工宣队”。王师傅从窗户里看见黑板上的画,怒火直冒,冲进教室,大声追问:“是谁画的?怎么这么不懂事,你们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怎么干出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傻事情?这不仅仅是立场问题,是对社会主义的看法问题,是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

顾同学被这突来的变故吓懵了。这时,隔壁邻班也发出很大动响,王师傅不由掉头张望,一直站在门口的梅老师迅速走上讲台,把小人擦得一干二净。等王师傅再进教室,他恼羞成怒地说:“你怎么把黑板擦了?”

梅老师一脸无辜地回答:“我准备上课啊!”王师傅气得抛下一句:“好好把你的学生往正道上引。”就拂袖而去。

梅老师不是一个严厉的老师,但这次他眼睛瞪得像餐馆的汤包一般大小,酱紫着脸与回锅肉一个颜色,半天说不出话来。后来,他马后炮似的拍了一下桌子怒斥:“到底是谁干的?”

顾同学磨蹭半天才从座位上站起来,说:“梅老师,您放过我一回吧!”

后来梅老师气消了,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你们还年轻,有些问题还不太懂。我不能怪你们。在中国,不关注政治问题的人就是最大的白痴。你们现在还是一张白纸,要画上红的,还是要画上黑的,都是你们自己的选择。人的一生如同下棋,关键的地方只有几步,一旦走错,你将遗恨终身。”

这堂课顾同学没有心思听讲,心里七上八下。下了课,顾同学去办公室,腿都好像找不到了。

在办公室里,顾同学哭得很伤心。走出来时,梅老师跟在后面说:“好好对王师傅检讨,诚恳一点,绝对没有下次!”顾同学哭丧着脸说:“我保证……”

原来那首儿歌本是一个人体图的绘画程序,“大字不出头”是两道眉毛和鼻梁,“两边挂绣球”是两只眼珠,但却被人解读为简体字的“灭”字;“三天不吃饭”,本是绘图中人体的“嘴巴”,又被人污蔑是抵毁“大跃进、总路线、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同时还暗示了“大跃进”运动导致全国人民“没有饭吃”。说这首儿歌是一小撮阶级敌人利用孩子的无知诋毁社会主义的一个花招,上级于是明文规定不允许再唱这首反动儿歌,一旦发现,将追究到底。

虽然那时的学生们对这首儿歌都能画、能唱,但唯有顾同学运气差,撞到了工宣队师傅的枪口上。endprint

猜你喜欢

王师傅大跃进绣球
井 道
维权遭反诉
捆绑10年
感受巴黎——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走进威尼斯——绣球的欧洲艺术之旅
绣球抛上天
“大跃进”运动与中国卷烟生产和消费的常态化
幸福每一天
“大跃进”后的产能过剩与城市工业的增效改革
“绣球 ”,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