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编辑需要提升的三种能力
2014-10-21郭立群李建新
郭立群 李建新
[摘 要] 数字时代对编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战。如何面对数字时代的编辑出版工作是每一个编辑出版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数字时代的编辑除了要秉持并深度开掘传统出版积淀下来的一系列科学的理念与做法之外,还应该从提升“与人打交道”的能力、提高对“数”的敏感力、提高对创意产品的认识和制作传播的能力三方面提高编辑的自身素质和职业修炼,并以此为抓手提高出版物质量,为赢得数字时代出版市场的发展机遇进行不懈的努力。
[关键词] 编辑 数字化 受众 出版 传播 信息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4) 05-0028-03
Three Abilities Editors Need to Improve in the Digital Era
Guo Liqun Li Jianxin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Shanghai,200001)(School of Flmand Television Art & Technology,Shanghai University,Shanghai,200272)
[Abstract]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digital age, some new requirements and challenges are put forward to editors.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in the digital publishing era, editors must keep scientific concepts formed in traditional publishing practice.Meanwhile they must improve three abilities: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to improve the“number” sensitivity, and to enhance creativity. By pursuing all three, editors shall improve their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the quality of publications, and win the market opportunities in the digital publishing era.
[Key words] Editor Digitization Audience Publishing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编辑是信息工作者,做的是收集、检验、加工、传递信息的工作”[1]。当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庞杂是显著特征。能够选择好的信息并经过恰当的编辑处理然后使之以恰当的方式传播,是当代编辑的职责。为实现这个目标,当代编辑在已经具备传统编辑应该具备的知识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地提升自己。
当代出版业与传播业由于媒介融合之后诸多元素的加入而变得复杂,其可操作性与可控性变大。从媒介更替的规律看,尽管目前数字出版发展势头甚猛,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但它不会也无法取代传统出版。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平衡,形成相互支持、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的共生态势。不过,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代编辑需要新变化、新境界来适应工作环境的改变,目的是保证出版与传播的质量、方向性、服务性等,以编辑工作竞争能力的擢升为依托带动整个出版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1 提升“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编辑出版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属性决定这个行业的一切工作是围绕“有意识”的人进行的。在编辑出版的整个环节或者链条中,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同类型的人在值守或者把关,要过关,就需要做好与人打交道的工作。
信息传播过程基本上是传者—媒介—受者。在整个过程中都有人的因素存在,所以编辑工作不能忽略对人的关注,编辑应该着力培养与提高“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人们对编辑的普遍认同是“为做嫁衣春夏秋,红笔描白少年头”,认为编辑工作主要是伏案加工文稿。这其实是个误会。编辑是一个与人打交道的职业,编辑工作更多地是处理与人的关系[2]。编辑的工作是“来料加工”,“料”的提供者是人;编辑工作完成之后,接受编辑的劳动成果、评判编辑的工作绩效的是人,享受编辑成果的也是人。在编辑流程的诸多环节中,编辑与人打交道的时候居多,所以,要做好编辑工作,需要编辑提升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编辑要有较高的“人性洞察力”,应经常从服务和满足两端市场的需要出发反思编辑工作。比如,从人性的角度看,人类对出版的要求是什么?什么样的出版物可以提升人的境界、情操、修养并使人向善?编辑所关注的是不是人所关注的?编辑能给予的是不是人所渴求的?作者为什么会选择我?受众对我有什么样的需求?
编辑打交道最多的对象可能非作者莫属。从选题设计、组稿、审读、编辑加工到复制发行,编辑都需要与作者合作,所以,与作者打交道是编辑与人打交道的重要方面。“一篇作品既是人和笔关系的产物,又是人和人关系的产物”,“正确处理这中间的人与人的关系,至关重要”[3]。在编辑与作者的合作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相互人格化的关系[4],如编辑指导和作者被指导的人格化,作品供求关系的人格化,个体创造和整体完成、个体和整体关系的人格化,作者发展和编辑发展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人格化等。编辑要从整个传播系统的高度以及新闻出版工作“个体创造,整体完成”这样一个特点出发来看待这些人格化关系,建立理想的编作关系,如作者能及时提供编辑需要的稿件,编作之间能保持持续的合作关系等。
编辑主要服务于出版社、期刊社等出版机构或者新闻媒体,工作特点决定编辑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工作是否与所在媒体的战略相匹配,要善于接受领导和同行的指导、建议和批评,能够主动与领导及他人沟通,与同事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编辑与人打交道的又一个方面。endprint